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股市用红色表示股票上涨,用绿色表示股票下跌?

答案:3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11:43
  • 提问者网友:鼻尖触碰
  • 2021-04-02 12:25
为什么股市用红色表示股票上涨,用绿色表示股票下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逃夭
  • 2021-04-02 12:53
我国证券市场特色多多,在颜色的使用上面就和国外不同。国外一般用红色代表下跌,绿色代表上涨,我们正好相反。
也许可以说是因为我们喜欢红色,红色代表喜庆。不过红色也使人的精神容易兴奋,相反,绿色易使人平静。试想一下,一大群散户挤在交易营业厅,大块的LED屏幕将大家的脸都映得红红的,个个看起来都红光满面,精神焕发,这种兴奋剂一样的颜色刺激了大家在高涨的股市中疯狂的买进举动;如果是绿的,那么大家都平静地看着,看着自己的财富在蒸发。
然而国外则试图通过绿色使大家对上涨感到平静,对下跌则提出警告。不加思索地买进比不加思索地卖出有更大的风险!从颜色的使用上面已经对我国的股市的本质窥见一斑了,买吧买吧,红色的旗帜在指导我们前进,钱都掏出来!呵呵,支持国家现代化建设嘛!不过鲜红的军旗虽然会让一些人付出生命,但是那是为了战争的胜利,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然而股市的旗帜也真的是为了国家利益吗?在这里牺牲的人们,从来不会成为英雄。也许改变一下涨跌显示的颜色都能够使股市降降温,让大家理性一点,呵呵,这是个研究的好课题,特别是那些搞金融心理学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4-02 14:56
用红色盈利.用绿色表示亏损.一目了览.
  • 2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4-02 13:50
一、民间说法
  1、老股民徐先生:我国股市初建时规定“绿涨红跌”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开新中国股市先河。当时代表行情涨跌的颜色与国际上是“接轨”的,即绿涨红跌。后来为了区别“社会主义股市”和“资本主义股市”,管理部门决定我们用红色代表涨,绿也代表跌。用时下热门词语来形容,这叫“中国特色”成功逆袭。
  2、“记忆王”倪先生:两种配色方案媒体曾同时使用
  1993年还是1994年左右,我记得上海有两家电视台在播报股市信息时,一家是“红涨绿跌”,另一家是“绿涨红跌”。弄得一些股民一不小心,就会被混乱的涨跌显示搞得“心惊肉跳”。
  二、权威解答
  1、“红涨绿跌”并非只在中国大陆
  与人们惯常以为的情况一致,包括美国、英国和德国在内一些欧美国家证券市场,的确以绿色代表价格上涨,以红色表示价格下跌;我国香港地区也沿用了英国的这一传统。不过,综观全球证券市场,使用“红涨绿跌”配色方案的却不只有我国大陆。其实,中国台湾、日本等一些亚洲地区和国家,也采用“红涨绿跌”。
  此外,在全球范围内,代表股价涨跌的,也并非只有红绿两种颜色。比如俄罗斯股市,在不少主流国际行情的显示和交易系统中,就以蓝色表示下跌,以白色代表上涨(底色为黑色或深蓝)。而韩国股市的涨跌代表色则更加丰富:以橙黄色或红色代表上涨,以浅绿色代表下跌。一般还会在指数前面加注“+”、“-”号或向上、向下的三角箭头符号,以进一步明示涨跌。
  2、初期交易近乎原始不知可用颜色分涨跌
  一提到股市,不少人会想到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一段话:“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小平同志的这段话讲于1992年1月,其时,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和“试开市”已过去了13个月。可以说,新中国股市,是改革开放时期“摸着石头过河”的典型试验案例。据申万宏源广东路营业部(该营业部前身为上海首批券商网点)总经理王华回忆,限于当时技术条件,以彩色电脑显示屏作为股价显示工具的券商网点少之又少。“一般都是黑板加粉笔,甚至口头报价。老百姓根本没见识过原来股价涨跌还可以用颜色来区分。”王华介绍,处于“试验”状态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一开始更多呈现出纯市场的特点,并不具备太多后期才拥有的一些行政化功能。因此,诸如以“红涨绿跌”来表示股价变化,完全不在交易所对各券商的业务规定范围内。而且,直至19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官方也没有对此做出任何行政规定。
  著名财经作者吴晓波在《中国股市这17年》中这样回忆大陆股市初期的交易情况:直到1992年5月下旬,全上海只有证交所这么一个交易点,股民每天把这里挤得水泄不通。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尉文渊突发奇想,包下上海一家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文化广场,作为临时的交易场所。媒体记载:文化广场是一个露天大棚,股民席地而坐,广场每隔5分钟播报一次股票行情,委托点接受单子后,马上通过电话传入上交所处置。这个交易大棚风雨无阻,一直开了一年半才关闭。
  3、最早引进的股票软件影响了配色方案
  据吴晓波在《中国股市这17年》中进一步介绍:办了文化广场后,尉文渊又发明出“大户室”制度,那些有钱的人可以交一笔钱进入一些封闭的、有专线电话、能坐能睡能喝茶的“大户室”。这里的股票行情是即时通报的,买卖更是有优先权,比文化广场几分钟才报一次行情当然要优越得多。
  王华回忆,差不多同一时期,各地券商开始逐步推行以交易大厅“大屏幕”和“大户室”内电脑小屏幕的方式,为股民们提供实时股价信息。由于第一批用的都是从中国台湾引进的“乾隆”股票软件,台湾地区股市软件采用“红涨绿跌”的方式显示股价,包括上海在内大部分大陆券商,便自然而然地以此为标准。
  “不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长足发展,不久以后,国内从事金融投资的人发现,欧美国家的股市、期货,还有外汇报价,都是‘绿涨红跌’,和我们正好相反。于是,有少数券商网点,尝试使用欧美配色方案的股票软件,这便造成了前面倪先生产生的误会,以为我们曾规定‘绿涨红跌’”。而据王华和沪上知名财经记者贺宛男回忆,大陆股市从建设初期到发展成型,交易所和各主流券商的显示方案,一直都是“红涨绿跌”。而此后发展起来的本地软件企业,多延续了当年“乾隆”软件的风格,最终形成并确立了大陆股市“红涨绿跌”的配色方案。
  “这是个纯粹的技术问题,与行政无关。”王华说。“大智慧”和“同花顺”等多家证券软件企业认同了王华的说法。事实上,目前几乎所有主流软件,都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配色方案,无关红绿,只是习惯。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