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设计问题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15:03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1-26 00:59
如何设计问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1-26 01:29
问题设计的基本法则
我们经常强调语文课堂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感悟,让学生自主探究,但这并不是全面否定课堂上的提问。相反,如果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恰到好处,画龙点睛,还会起到引领作用,在思考的瓶颈处助学生一臂之力。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家不妨试一下,我总结的这几条问题设计法则。
一、提纲挈领的问题
一个问题如果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自然可以引发学生对全文进行整体阅读、综合思考。学习《艾滋病小斗士》(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称恩科西为艾滋病小斗士?学生通读全文,自己总结得出:恩科西的身体非常虚弱,随时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此时,学生对全文的内容,可以说已经全面把握,而整篇课文的教学即可由此展开。潘文彬老师曾执教《生命的林子》,开篇他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玄奘究竟是去还是留,为什么?提纲挈领,使学生马上由此展开对全文的思考,从而整体把握全文。之后围绕这个问题对课文进行了深入地研读,课堂教学深入、深刻、浑然一体,
二、串联上下文的问题
很多教师上课的时候,为教学的过渡发愁,如何由这段的教学导入下一段。其实很多时候,如果教学中能用文中的句子来提问,同时答案要联系上下文才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可解决难题,课堂教学也会变得浑然天成而不致生硬。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云房子》为例,老师设计了问题:为什么天空会有这么多的白云?这个问题学生就要认真地读前文,然后从前文中找出。小鸟都造了什么样的云房子?学生就要深入地读后文,然后进行概括总结,有的像南瓜,有的像高楼,有的像礼堂,还有小的只能住一只小麻雀。两个问题就把前后文的教学很自然地串联到了一起,既联系了课文,又做好了过渡,一举两得。
三、能给学生提示思考方向的问题。
有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而有的问题就有思考的难度,甚至可能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设置分层问题,通过一个问题为另一个问题的解决搭设台阶。王崧舟老师在《长相思》中设计的两个问题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没有像我们一样,一上来就让学生谈感受,提问题,而是通过读词先让学生思考作者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从而体会作者的身心两碎,继而让学生随《长相思》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回到纳兰性德的故乡,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问题逐渐引向深入:你想问一问纳兰性德什么问题,学生的问题很有深度,可以说直扑主题:纳兰性德,既然你那么思念家乡,那你为什么不回家乡呢?所以说问题与问题之间前后要有联系,前一个问题要为后一个问题铺路,从而把思考引向深处。
四、能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问题
设计问题的初衷并不是要解决多少的问题,而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能力。所以通过问题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很重要,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一点。《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中,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同学们读这段文字,通过“三天前”和“终于”这两个词,你想象到了什么?学生联系课文,结合插图,大胆进行想象,有的说这三天的时间,法布尔一直在捉昆虫,有时不小心被树枝绊倒,磕破了胳膊,他也不在乎。有的说,这三天的时间,法布尔早出晚归去捉昆虫,早晨,露水打湿了衣服他也不怕。学生给出了很多种可能,这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发展了想象力。
五、语言训练的问题
语文语文,就是要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所以对于一些文辞比较优美的文章,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的问题。比如《莫高窟》中“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就可以出一个填空题,这些彩塑------------,-----------。有-----------的菩萨,有------------的天王,还有--------------的力士。让学生在练习中积累内化。同样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教师要抓住文章的写作特点,引领学生展开练习。
正如,教学有方而无定方一样,问题的设计也需要我们老师深入研读、品味文本,真正体会文章的内涵,然后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不同的学情灵活设计。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