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隐性知识实例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12:34
- 提问者网友:凉末
- 2021-04-05 19:00
求关于隐性知识实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狂恋
- 2021-04-05 19:16
谈隐性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常熟市电化教育馆 徐渭源
知识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存在形态,显性知识指格式化、文本化了的知识,它的传播比较容易,而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人的脑子里,它可以表现为一种智慧、经验甚至感觉,传播难度大。20世纪60年代,波兰伊(Michael Polanyi)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提出和研究了隐性知识的概念,指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他认为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是源于经验的。
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时间是用于对书本教材的备课,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整理好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循序渐进的、适合学生接受的知识教学过程,通常叫做教案。因为教案是教师个体对知识教学过程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的好与差,将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案准备得是否充分,一般是与教师个体的阅历、经验以及世界观、认识观有直接关系。那么,如何评价一个教案是好,是差,本人认为,完全可以看教师是如何研究和分析 “隐性知识”的存在,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完全性、合理性以及为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而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措施,形式来衡量、评价。
我在这里所说的“隐性知识”,不是指知识转化成的认知、情感、信仰、经验和技能之类,而是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既没有文字的表术,也没有相应的教材内容,而在知识的描述过程中处于知识点与知识点、A知识与B知识、甲知识与乙知识的衔接、过渡、“变形”时处于垂直上升的跃阶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图示观察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
知识增量 教学效果知识增量教学效果
时间增量时间增量
图⑴ 知识点平滑过渡图⑵ 知识螺旋增长
知识增量 教学效果知识增量 教学效果
时间增量 时间增量
图⑶ 知识点过渡断链图⑷ 知识点跃阶提升
从以上图示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图(1)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条非常平滑的上升曲线,这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学工作者所期望的理想效果。图(2)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一个相对阶段的教学过程,是一条平滑的螺旋上升的曲线,这也是学校教育各个阶段编排教材的基本规律。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深入钻研教材,寻找和分析教材知识的折返点和知识的上升矢量,以便把握教学的进程。图(3)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条断链的上升曲线,也就是说,教师在组织和讲授知识时,缺少了知识点的相互关联,或者老师认为知识已经有了关联,但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可能存在着知识“过渡”和“迁移”的不理解。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构建产生空洞,长此以往,就会产生继续学习的困难。图(4)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条有明显跳跃的上升曲线,它会比图(3)的关联缺失更会产生严重后果,会使学生对新知识形成的基础产生及其糊涂的概念。
根据以上的分析,现在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一堂课,教学过程是这样:
一、复习计算平行四边形及梯形面积的条件;
二、进入新课
1、教师在黑板上平贴一面少先队中队旗。
2、结合实物引出“多边形”,板书“求多边形面积”。
3、教师通过引导,由学生上讲台说出计算这面旗帜的方法如图:
学生说:在旗帜的两个尖端划一条线连接起来,先算出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算出小的三角形的面积,然后,用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减去小三角形面积,得出的就是这面旗帜的面积。
1、老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算法,并表扬他的创新精神。
2、重复小结,板书:(1)添上一条线(2)减…
3、师:另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了?
(把一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可以计算面积的图形)
师:小结:① 分割成几个我们已经会求面积的图形;
② 把所求得的面积相加
三、总结:(板书) ①把一个多边形添上一部分.
②把一个多边形分割成几部分.
四、课堂练习:
两位学生上黑板演示计算,并解释计算的方法。
五、家庭作业:
从以上教学环节看,似乎很顺当,找不出什么不适的地方,老师还使用了直观教具,使用了电教手段,把学生的作业当堂投影给大家看。但是,这位老师对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不妨来分析一下:
1、本堂课的知识点是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是从二年级学了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四年级学了面积的计算,五年级时在学这部分知识时已经学过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现在再学习“组合图形的计算”从教材的编排上是不存在问题,符合认知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
2、再从本节课知识点教学过程来看,安排也不成问题,从引入谈话、复习旧知到通过直观教具引入新课,还引入了新课程教学的新理念,尽量让学生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个一个环节都编排得津津有条。
3、我们再从知识点的性状和难易程度来看,小学阶段,学生认识图形和计算图形面积到目前为止都是图形的实体,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具体的物,这也是认知的初级阶段。而这节课却引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图形,它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一个虚拟的物体,它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联想后才能构建的一个认知物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两个知识点的衔接就出现了如上面图(4)所示的知识点的“跃阶”,这样的从具体物体到物外体的跳跃,从大量教学实践经验告所我们,它会使知识的受体对象产生分化,如果教师不能把这个垂直跳跃通过比喻、着色观察、重复认知或者举一反三得以巩固,定会对部分学生的知识构建产生“空洞”,对今后进一步学习产生困难。升入初中后的几何学科的学习,添加辅助线后的证明,立体几何、物理学科等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建立都会因起步阶段的根基不牢而产生影响。
在这里本人把上面所分析的知识点的跃阶,认为是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当然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教学经验的体现。显性知识的教学固然重要,隐性知识的教学也绝对不能忽视。就说上面一堂课,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计算,两个人思考的方法还是对的,但化了较多的时间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两人都有错误。从大部分学生当堂进行燕尾槽面积计算的结果看,错误率估计有两成,到下课铃声响的时候,不少学生还没有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不是太理想,与本节课知识点的跃阶造成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落伍是有一定关系的。
再举个例子,有位老师告所我他听了一堂数学课,课的内容是认识四边形,首先老师出示了一个四边形(中间没有填色),为了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指着这个四边形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其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看到了四条线。当然,这个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的要求,就请该学生坐下了。不少学生踊跃举手,又起来一个学生回答说,我看到了一个四边形。老师高兴地表扬说,你说得很对,这是一个四边形。接下去,老师进入正常教学,再没有对那位回答不合老师要求的学生的说法进行分析。实际上这位学生回答错误的实质也反映了知识点过渡中隐性知识的空洞。我们知道,“四条线”是具体的物,而有四条线围成的一个封闭图形,是一个面。线是具体的物,而面(在没有填色时)是一个空间,这是知识点与知识点过渡后的绝然不一样的两种性状,这与上面的例子是同出一辙,说明这位学生在学习四边形定义的时候没有掌握这两个知识点的过渡,在教师的教学效果上看,已经形成了系统知识的缺损。这时,老师应该敏锐地意识到,这位学生所反映的是一种隐性知识的空洞,追其原因,很可能是老师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同样忽视了“线”到“面”知识点过渡时存在跃阶上升的隐性知识的技术处理。其实,在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今天,这样的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如给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填上颜色,划上阴影,重复举例等方法加深印象达到牢固掌握的效果。
同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大量存在着类似的隐性知识的教学。如有位老师在教五年级语文“可爱的草塘”时,采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美丽景色的描述。师生有一段讨论谈话,老师说:你读了这一段课文,说说草塘是怎样的美?美在哪里?
生说:草塘里的水很清澈。
师问:课文中哪里说?
生:读课文中的小段“我举目四望,茫茫的一片草塘,哪里有什么河呀?小丽紧走几步,拨开眼前的芦苇。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师:随即在黑板上写上“倒映”和“倒影”两个词,及时让学生自己来辨别它们的不同。在再次欣赏了课文中三个并列的“倒映”句式后,老师用非常真情的带有期盼的神情说:希望在你今后的文章中能用这个词! 继而,又着重地说:“请记住这几句句子,今后写可爱的家乡,请把这几句话写进去!”。到这里,老师还没有结束,接着,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弯弯的小河,两岸飘逸的垂柳,一座小桥…。说,这是我们江南水乡的景色,请用“倒映”的词,来说一段话。
生:争着仿照课文的句式发言,有的还有不少的创新。站起来说的学生心中塌实,所有听的同学从课文中的美丽景色迁移到了对家乡美好感受。
此时的课堂学习效果达到了最佳,学生记住了,学会了。这位教师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把课文中的知识点阐述清楚了,而且经过老师巧妙的安排,把课文中佳句应用的指针指向了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就在知识与生活之间设置好了固定的关联,学生的收获就可想而知的了。
椐课后对该班学生的作文浏览,每一篇作文,学生之间没有雷同,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段落分明,语句流畅,达到甚至超过了该年级段学生的写作水平。难怪该校学生的习作,频频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本人认为,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书本知识只是无数知识点的排列和堆砌,教师只有巧妙地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时有效地把学生所学的点、线、面、词、句、章、段的知识的应用指针指向学生未来的应用实际,这才是一个教师有效的教学过程。其实,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中学阶段同样大量存在着这样大问题),显性知识的学习相对不难,难的是怎样使知识点相互连接,通过互相结合而产生新的知识集合,这就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知识转化为智慧与才能的过程。
就此,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研究知识点衔接和迁移过渡中的跃阶现象,研究学科知识点应用指针的指向,教师必须把知识、知识点以及连同它们的指向规律(隐性知识)一起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不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连续空洞,一定会使知识所造成的大厦坍塌。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构成知识的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要开展对隐性知识的研究。与显性知识相比,从某种程度上说,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对学习者的学习更为重要。
常熟市电化教育馆 徐渭源
知识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存在形态,显性知识指格式化、文本化了的知识,它的传播比较容易,而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人的脑子里,它可以表现为一种智慧、经验甚至感觉,传播难度大。20世纪60年代,波兰伊(Michael Polanyi)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提出和研究了隐性知识的概念,指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他认为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是源于经验的。
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时间是用于对书本教材的备课,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整理好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循序渐进的、适合学生接受的知识教学过程,通常叫做教案。因为教案是教师个体对知识教学过程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的好与差,将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案准备得是否充分,一般是与教师个体的阅历、经验以及世界观、认识观有直接关系。那么,如何评价一个教案是好,是差,本人认为,完全可以看教师是如何研究和分析 “隐性知识”的存在,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完全性、合理性以及为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而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措施,形式来衡量、评价。
我在这里所说的“隐性知识”,不是指知识转化成的认知、情感、信仰、经验和技能之类,而是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既没有文字的表术,也没有相应的教材内容,而在知识的描述过程中处于知识点与知识点、A知识与B知识、甲知识与乙知识的衔接、过渡、“变形”时处于垂直上升的跃阶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图示观察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
知识增量 教学效果知识增量教学效果
时间增量时间增量
图⑴ 知识点平滑过渡图⑵ 知识螺旋增长
知识增量 教学效果知识增量 教学效果
时间增量 时间增量
图⑶ 知识点过渡断链图⑷ 知识点跃阶提升
从以上图示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图(1)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条非常平滑的上升曲线,这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学工作者所期望的理想效果。图(2)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一个相对阶段的教学过程,是一条平滑的螺旋上升的曲线,这也是学校教育各个阶段编排教材的基本规律。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深入钻研教材,寻找和分析教材知识的折返点和知识的上升矢量,以便把握教学的进程。图(3)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条断链的上升曲线,也就是说,教师在组织和讲授知识时,缺少了知识点的相互关联,或者老师认为知识已经有了关联,但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可能存在着知识“过渡”和“迁移”的不理解。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构建产生空洞,长此以往,就会产生继续学习的困难。图(4)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条有明显跳跃的上升曲线,它会比图(3)的关联缺失更会产生严重后果,会使学生对新知识形成的基础产生及其糊涂的概念。
根据以上的分析,现在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一堂课,教学过程是这样:
一、复习计算平行四边形及梯形面积的条件;
二、进入新课
1、教师在黑板上平贴一面少先队中队旗。
2、结合实物引出“多边形”,板书“求多边形面积”。
3、教师通过引导,由学生上讲台说出计算这面旗帜的方法如图:
学生说:在旗帜的两个尖端划一条线连接起来,先算出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算出小的三角形的面积,然后,用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减去小三角形面积,得出的就是这面旗帜的面积。
1、老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算法,并表扬他的创新精神。
2、重复小结,板书:(1)添上一条线(2)减…
3、师:另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了?
(把一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可以计算面积的图形)
师:小结:① 分割成几个我们已经会求面积的图形;
② 把所求得的面积相加
三、总结:(板书) ①把一个多边形添上一部分.
②把一个多边形分割成几部分.
四、课堂练习:
两位学生上黑板演示计算,并解释计算的方法。
五、家庭作业:
从以上教学环节看,似乎很顺当,找不出什么不适的地方,老师还使用了直观教具,使用了电教手段,把学生的作业当堂投影给大家看。但是,这位老师对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不妨来分析一下:
1、本堂课的知识点是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是从二年级学了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四年级学了面积的计算,五年级时在学这部分知识时已经学过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现在再学习“组合图形的计算”从教材的编排上是不存在问题,符合认知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
2、再从本节课知识点教学过程来看,安排也不成问题,从引入谈话、复习旧知到通过直观教具引入新课,还引入了新课程教学的新理念,尽量让学生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个一个环节都编排得津津有条。
3、我们再从知识点的性状和难易程度来看,小学阶段,学生认识图形和计算图形面积到目前为止都是图形的实体,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具体的物,这也是认知的初级阶段。而这节课却引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图形,它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一个虚拟的物体,它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联想后才能构建的一个认知物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两个知识点的衔接就出现了如上面图(4)所示的知识点的“跃阶”,这样的从具体物体到物外体的跳跃,从大量教学实践经验告所我们,它会使知识的受体对象产生分化,如果教师不能把这个垂直跳跃通过比喻、着色观察、重复认知或者举一反三得以巩固,定会对部分学生的知识构建产生“空洞”,对今后进一步学习产生困难。升入初中后的几何学科的学习,添加辅助线后的证明,立体几何、物理学科等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建立都会因起步阶段的根基不牢而产生影响。
在这里本人把上面所分析的知识点的跃阶,认为是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当然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教学经验的体现。显性知识的教学固然重要,隐性知识的教学也绝对不能忽视。就说上面一堂课,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计算,两个人思考的方法还是对的,但化了较多的时间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两人都有错误。从大部分学生当堂进行燕尾槽面积计算的结果看,错误率估计有两成,到下课铃声响的时候,不少学生还没有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不是太理想,与本节课知识点的跃阶造成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落伍是有一定关系的。
再举个例子,有位老师告所我他听了一堂数学课,课的内容是认识四边形,首先老师出示了一个四边形(中间没有填色),为了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指着这个四边形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其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看到了四条线。当然,这个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的要求,就请该学生坐下了。不少学生踊跃举手,又起来一个学生回答说,我看到了一个四边形。老师高兴地表扬说,你说得很对,这是一个四边形。接下去,老师进入正常教学,再没有对那位回答不合老师要求的学生的说法进行分析。实际上这位学生回答错误的实质也反映了知识点过渡中隐性知识的空洞。我们知道,“四条线”是具体的物,而有四条线围成的一个封闭图形,是一个面。线是具体的物,而面(在没有填色时)是一个空间,这是知识点与知识点过渡后的绝然不一样的两种性状,这与上面的例子是同出一辙,说明这位学生在学习四边形定义的时候没有掌握这两个知识点的过渡,在教师的教学效果上看,已经形成了系统知识的缺损。这时,老师应该敏锐地意识到,这位学生所反映的是一种隐性知识的空洞,追其原因,很可能是老师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同样忽视了“线”到“面”知识点过渡时存在跃阶上升的隐性知识的技术处理。其实,在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今天,这样的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如给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填上颜色,划上阴影,重复举例等方法加深印象达到牢固掌握的效果。
同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大量存在着类似的隐性知识的教学。如有位老师在教五年级语文“可爱的草塘”时,采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美丽景色的描述。师生有一段讨论谈话,老师说:你读了这一段课文,说说草塘是怎样的美?美在哪里?
生说:草塘里的水很清澈。
师问:课文中哪里说?
生:读课文中的小段“我举目四望,茫茫的一片草塘,哪里有什么河呀?小丽紧走几步,拨开眼前的芦苇。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师:随即在黑板上写上“倒映”和“倒影”两个词,及时让学生自己来辨别它们的不同。在再次欣赏了课文中三个并列的“倒映”句式后,老师用非常真情的带有期盼的神情说:希望在你今后的文章中能用这个词! 继而,又着重地说:“请记住这几句句子,今后写可爱的家乡,请把这几句话写进去!”。到这里,老师还没有结束,接着,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弯弯的小河,两岸飘逸的垂柳,一座小桥…。说,这是我们江南水乡的景色,请用“倒映”的词,来说一段话。
生:争着仿照课文的句式发言,有的还有不少的创新。站起来说的学生心中塌实,所有听的同学从课文中的美丽景色迁移到了对家乡美好感受。
此时的课堂学习效果达到了最佳,学生记住了,学会了。这位教师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把课文中的知识点阐述清楚了,而且经过老师巧妙的安排,把课文中佳句应用的指针指向了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就在知识与生活之间设置好了固定的关联,学生的收获就可想而知的了。
椐课后对该班学生的作文浏览,每一篇作文,学生之间没有雷同,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段落分明,语句流畅,达到甚至超过了该年级段学生的写作水平。难怪该校学生的习作,频频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本人认为,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书本知识只是无数知识点的排列和堆砌,教师只有巧妙地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时有效地把学生所学的点、线、面、词、句、章、段的知识的应用指针指向学生未来的应用实际,这才是一个教师有效的教学过程。其实,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中学阶段同样大量存在着这样大问题),显性知识的学习相对不难,难的是怎样使知识点相互连接,通过互相结合而产生新的知识集合,这就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知识转化为智慧与才能的过程。
就此,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研究知识点衔接和迁移过渡中的跃阶现象,研究学科知识点应用指针的指向,教师必须把知识、知识点以及连同它们的指向规律(隐性知识)一起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不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连续空洞,一定会使知识所造成的大厦坍塌。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构成知识的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要开展对隐性知识的研究。与显性知识相比,从某种程度上说,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对学习者的学习更为重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04-05 19:34
谈隐性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常熟市电化教育馆 徐渭源
知识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存在形态,显性知识指格式化、文本化了的知识,它的传播比较容易,而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人的脑子里,它可以表现为一种智慧、经验甚至感觉,传播难度大。20世纪60年代,波兰伊(Michael Polanyi)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提出和研究了隐性知识的概念,指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他认为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是源于经验的。
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时间是用于对书本教材的备课,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整理好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循序渐进的、适合学生接受的知识教学过程,通常叫做教案。因为教案是教师个体对知识教学过程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的好与差,将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案准备得是否充分,一般是与教师个体的阅历、经验以及世界观、认识观有直接关系。那么,如何评价一个教案是好,是差,本人认为,完全可以看教师是如何研究和分析 “隐性知识”的存在,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完全性、合理性以及为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而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措施,形式来衡量、评价。
我在这里所说的“隐性知识”,不是指知识转化成的认知、情感、信仰、经验和技能之类,而是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既没有文字的表术,也没有相应的教材内容,而在知识的描述过程中处于知识点与知识点、A知识与B知识、甲知识与乙知识的衔接、过渡、“变形”时处于垂直上升的跃阶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图示观察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
知识增量 教学效果 知识增量 教学效果
时间增量 时间增量
图⑴ 知识点平滑过渡 图⑵ 知识螺旋增长
知识增量 教学效果 知识增量 教学效果
时间增量 时间增量
图⑶ 知识点过渡断链 图⑷ 知识点跃阶提升
从以上图示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图(1)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条非常平滑的上升曲线,这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学工作者所期望的理想效果。图(2)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一个相对阶段的教学过程,是一条平滑的螺旋上升的曲线,这也是学校教育各个阶段编排教材的基本规律。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深入钻研教材,寻找和分析教材知识的折返点和知识的上升矢量,以便把握教学的进程。图(3)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条断链的上升曲线,也就是说,教师在组织和讲授知识时,缺少了知识点的相互关联,或者老师认为知识已经有了关联,但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可能存在着知识“过渡”和“迁移”的不理解。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构建产生空洞,长此以往,就会产生继续学习的困难。图(4)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条有明显跳跃的上升曲线,它会比图(3)的关联缺失更会产生严重后果,会使学生对新知识形成的基础产生及其糊涂的概念。
根据以上的分析,现在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一堂课,教学过程是这样:
一、复习计算平行四边形及梯形面积的条件;
二、进入新课
1、 教师在黑板上平贴一面少先队中队旗。
2、 结合实物引出“多边形”,板书“求多边形面积”。
3、 教师通过引导,由学生上讲台说出计算这面旗帜的方法如图:
学生说:在旗帜的两个尖端划一条线连接起来,先算出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算出小的三角形的面积,然后,用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减去小三角形面积,得出的就是这面旗帜的面积。
1、 老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算法,并表扬他的创新精神。
2、 重复小结,板书:(1)添上一条线 (2)减…
3、 师:另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了?
(把一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可以计算面积的图形)
师:小结: ① 分割成几个我们已经会求面积的图形;
② 把所求得的面积相加
三、总结:(板书) ①把一个多边形添上一部分.
②把一个多边形分割成几部分.
四、课堂练习:
两位学生上黑板演示计算,并解释计算的方法。
五、家庭作业:
从以上教学环节看,似乎很顺当,找不出什么不适的地方,老师还使用了直观教具,使用了电教手段,把学生的作业当堂投影给大家看。但是,这位老师对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不妨来分析一下:
1、本堂课的知识点是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是从二年级学了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四年级学了面积的计算,五年级时在学这部分知识时已经学过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现在再学习“组合图形的计算”从教材的编排上是不存在问题,符合认知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
2、再从本节课知识点教学过程来看,安排也不成问题,从引入谈话、复习旧知到通过直观教具引入新课,还引入了新课程教学的新理念,尽量让学生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个一个环节都编排得津津有条。
3、我们再从知识点的性状和难易程度来看,小学阶段,学生认识图形和计算图形面积到目前为止都是图形的实体,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具体的物,这也是认知的初级阶段。而这节课却引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图形,它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一个虚拟的物体,它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联想后才能构建的一个认知物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两个知识点的衔接就出现了如上面图(4)所示的知识点的“跃阶”,这样的从具体物体到物外体的跳跃,从大量教学实践经验告所我们,它会使知识的受体对象产生分化,如果教师不能把这个垂直跳跃通过比喻、着色观察、重复认知或者举一反三得以巩固,定会对部分学生的知识构建产生“空洞”,对今后进一步学习产生困难。升入初中后的几何学科的学习,添加辅助线后的证明,立体几何、物理学科等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建立都会因起步阶段的根基不牢而产生影响。
在这里本人把上面所分析的知识点的跃阶,认为是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当然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教学经验的体现。显性知识的教学固然重要,隐性知识的教学也绝对不能忽视。就说上面一堂课,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计算,两个人思考的方法还是对的,但化了较多的时间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两人都有错误。从大部分学生当堂进行燕尾槽面积计算的结果看,错误率估计有两成,到下课铃声响的时候,不少学生还没有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不是太理想,与本节课知识点的跃阶造成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落伍是有一定关系的。
再举个例子,有位老师告所我他听了一堂数学课,课的内容是认识四边形,首先老师出示了一个四边形(中间没有填色),为了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指着这个四边形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其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看到了四条线。当然,这个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的要求,就请该学生坐下了。不少学生踊跃举手,又起来一个学生回答说,我看到了一个四边形。老师高兴地表扬说,你说得很对,这是一个四边形。接下去,老师进入正常教学,再没有对那位回答不合老师要求的学生的说法进行分析。实际上这位学生回答错误的实质也反映了知识点过渡中隐性知识的空洞。我们知道,“四条线”是具体的物,而有四条线围成的一个封闭图形,是一个面。线是具体的物,而面(在没有填色时)是一个空间,这是知识点与知识点过渡后的绝然不一样的两种性状,这与上面的例子是同出一辙,说明这位学生在学习四边形定义的时候没有掌握这两个知识点的过渡,在教师的教学效果上看,已经形成了系统知识的缺损。这时,老师应该敏锐地意识到,这位学生所反映的是一种隐性知识的空洞,追其原因,很可能是老师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同样忽视了“线”到“面”知识点过渡时存在跃阶上升的隐性知识的技术处理。其实,在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今天,这样的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如给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填上颜色,划上阴影,重复举例等方法加深印象达到牢固掌握的效果。
同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大量存在着类似的隐性知识的教学。如有位老师在教五年级语文“可爱的草塘”时,采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美丽景色的描述。师生有一段讨论谈话,老师说:你读了这一段课文,说说草塘是怎样的美?美在哪里?
生说:草塘里的水很清澈。
师问:课文中哪里说?
生:读课文中的小段“我举目四望,茫茫的一片草塘,哪里有什么河呀?小丽紧走几步,拨开眼前的芦苇。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师:随即在黑板上写上“倒映”和“倒影”两个词,及时让学生自己来辨别它们的不同。在再次欣赏了课文中三个并列的“倒映”句式后,老师用非常真情的带有期盼的神情说:希望在你今后的文章中能用这个词! 继而,又着重地说:“请记住这几句句子,今后写可爱的家乡,请把这几句话写进去!”。到这里,老师还没有结束,接着,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弯弯的小河,两岸飘逸的垂柳,一座小桥…。说,这是我们江南水乡的景色,请用“倒映”的词,来说一段话。
生:争着仿照课文的句式发言,有的还有不少的创新。站起来说的学生心中塌实,所有听的同学从课文中的美丽景色迁移到了对家乡美好感受。
此时的课堂学习效果达到了最佳,学生记住了,学会了。这位教师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把课文中的知识点阐述清楚了,而且经过老师巧妙的安排,把课文中佳句应用的指针指向了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就在知识与生活之间设置好了固定的关联,学生的收获就可想而知的了。
椐课后对该班学生的作文浏览,每一篇作文,学生之间没有雷同,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段落分明,语句流畅,达到甚至超过了该年级段学生的写作水平。难怪该校学生的习作,频频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本人认为,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书本知识只是无数知识点的排列和堆砌,教师只有巧妙地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时有效地把学生所学的点、线、面、词、句、章、段的知识的应用指针指向学生未来的应用实际,这才是一个教师有效的教学过程。其实,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中学阶段同样大量存在着这样大问题),显性知识的学习相对不难,难的是怎样使知识点相互连接,通过互相结合而产生新的知识集合,这就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知识转化为智慧与才能的过程。
就此,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研究知识点衔接和迁移过渡中的跃阶现象,研究学科知识点应用指针的指向,教师必须把知识、知识点以及连同它们的指向规律(隐性知识)一起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不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连续空洞,一定会使知识所造成的大厦坍塌。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构成知识的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要开展对隐性知识的研究。与显性知识相比,从某种程度上说,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对学习者的学习更为重要。
常熟市电化教育馆 徐渭源
知识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存在形态,显性知识指格式化、文本化了的知识,它的传播比较容易,而隐性知识存在于个人的脑子里,它可以表现为一种智慧、经验甚至感觉,传播难度大。20世纪60年代,波兰伊(Michael Polanyi)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提出和研究了隐性知识的概念,指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他认为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是源于经验的。
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时间是用于对书本教材的备课,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整理好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循序渐进的、适合学生接受的知识教学过程,通常叫做教案。因为教案是教师个体对知识教学过程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的好与差,将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案准备得是否充分,一般是与教师个体的阅历、经验以及世界观、认识观有直接关系。那么,如何评价一个教案是好,是差,本人认为,完全可以看教师是如何研究和分析 “隐性知识”的存在,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完全性、合理性以及为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而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措施,形式来衡量、评价。
我在这里所说的“隐性知识”,不是指知识转化成的认知、情感、信仰、经验和技能之类,而是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既没有文字的表术,也没有相应的教材内容,而在知识的描述过程中处于知识点与知识点、A知识与B知识、甲知识与乙知识的衔接、过渡、“变形”时处于垂直上升的跃阶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图示观察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
知识增量 教学效果 知识增量 教学效果
时间增量 时间增量
图⑴ 知识点平滑过渡 图⑵ 知识螺旋增长
知识增量 教学效果 知识增量 教学效果
时间增量 时间增量
图⑶ 知识点过渡断链 图⑷ 知识点跃阶提升
从以上图示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图(1)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条非常平滑的上升曲线,这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学工作者所期望的理想效果。图(2)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一个相对阶段的教学过程,是一条平滑的螺旋上升的曲线,这也是学校教育各个阶段编排教材的基本规律。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深入钻研教材,寻找和分析教材知识的折返点和知识的上升矢量,以便把握教学的进程。图(3)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条断链的上升曲线,也就是说,教师在组织和讲授知识时,缺少了知识点的相互关联,或者老师认为知识已经有了关联,但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可能存在着知识“过渡”和“迁移”的不理解。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构建产生空洞,长此以往,就会产生继续学习的困难。图(4)所表示的是老师在为学生组织知识及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条有明显跳跃的上升曲线,它会比图(3)的关联缺失更会产生严重后果,会使学生对新知识形成的基础产生及其糊涂的概念。
根据以上的分析,现在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一堂课,教学过程是这样:
一、复习计算平行四边形及梯形面积的条件;
二、进入新课
1、 教师在黑板上平贴一面少先队中队旗。
2、 结合实物引出“多边形”,板书“求多边形面积”。
3、 教师通过引导,由学生上讲台说出计算这面旗帜的方法如图:
学生说:在旗帜的两个尖端划一条线连接起来,先算出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算出小的三角形的面积,然后,用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减去小三角形面积,得出的就是这面旗帜的面积。
1、 老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算法,并表扬他的创新精神。
2、 重复小结,板书:(1)添上一条线 (2)减…
3、 师:另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了?
(把一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可以计算面积的图形)
师:小结: ① 分割成几个我们已经会求面积的图形;
② 把所求得的面积相加
三、总结:(板书) ①把一个多边形添上一部分.
②把一个多边形分割成几部分.
四、课堂练习:
两位学生上黑板演示计算,并解释计算的方法。
五、家庭作业:
从以上教学环节看,似乎很顺当,找不出什么不适的地方,老师还使用了直观教具,使用了电教手段,把学生的作业当堂投影给大家看。但是,这位老师对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不妨来分析一下:
1、本堂课的知识点是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是从二年级学了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四年级学了面积的计算,五年级时在学这部分知识时已经学过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现在再学习“组合图形的计算”从教材的编排上是不存在问题,符合认知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
2、再从本节课知识点教学过程来看,安排也不成问题,从引入谈话、复习旧知到通过直观教具引入新课,还引入了新课程教学的新理念,尽量让学生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个一个环节都编排得津津有条。
3、我们再从知识点的性状和难易程度来看,小学阶段,学生认识图形和计算图形面积到目前为止都是图形的实体,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具体的物,这也是认知的初级阶段。而这节课却引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图形,它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一个虚拟的物体,它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联想后才能构建的一个认知物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两个知识点的衔接就出现了如上面图(4)所示的知识点的“跃阶”,这样的从具体物体到物外体的跳跃,从大量教学实践经验告所我们,它会使知识的受体对象产生分化,如果教师不能把这个垂直跳跃通过比喻、着色观察、重复认知或者举一反三得以巩固,定会对部分学生的知识构建产生“空洞”,对今后进一步学习产生困难。升入初中后的几何学科的学习,添加辅助线后的证明,立体几何、物理学科等的空间想象能力的建立都会因起步阶段的根基不牢而产生影响。
在这里本人把上面所分析的知识点的跃阶,认为是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当然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教学经验的体现。显性知识的教学固然重要,隐性知识的教学也绝对不能忽视。就说上面一堂课,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计算,两个人思考的方法还是对的,但化了较多的时间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两人都有错误。从大部分学生当堂进行燕尾槽面积计算的结果看,错误率估计有两成,到下课铃声响的时候,不少学生还没有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不是太理想,与本节课知识点的跃阶造成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落伍是有一定关系的。
再举个例子,有位老师告所我他听了一堂数学课,课的内容是认识四边形,首先老师出示了一个四边形(中间没有填色),为了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指着这个四边形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其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看到了四条线。当然,这个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的要求,就请该学生坐下了。不少学生踊跃举手,又起来一个学生回答说,我看到了一个四边形。老师高兴地表扬说,你说得很对,这是一个四边形。接下去,老师进入正常教学,再没有对那位回答不合老师要求的学生的说法进行分析。实际上这位学生回答错误的实质也反映了知识点过渡中隐性知识的空洞。我们知道,“四条线”是具体的物,而有四条线围成的一个封闭图形,是一个面。线是具体的物,而面(在没有填色时)是一个空间,这是知识点与知识点过渡后的绝然不一样的两种性状,这与上面的例子是同出一辙,说明这位学生在学习四边形定义的时候没有掌握这两个知识点的过渡,在教师的教学效果上看,已经形成了系统知识的缺损。这时,老师应该敏锐地意识到,这位学生所反映的是一种隐性知识的空洞,追其原因,很可能是老师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同样忽视了“线”到“面”知识点过渡时存在跃阶上升的隐性知识的技术处理。其实,在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今天,这样的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如给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填上颜色,划上阴影,重复举例等方法加深印象达到牢固掌握的效果。
同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大量存在着类似的隐性知识的教学。如有位老师在教五年级语文“可爱的草塘”时,采用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美丽景色的描述。师生有一段讨论谈话,老师说:你读了这一段课文,说说草塘是怎样的美?美在哪里?
生说:草塘里的水很清澈。
师问:课文中哪里说?
生:读课文中的小段“我举目四望,茫茫的一片草塘,哪里有什么河呀?小丽紧走几步,拨开眼前的芦苇。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师:随即在黑板上写上“倒映”和“倒影”两个词,及时让学生自己来辨别它们的不同。在再次欣赏了课文中三个并列的“倒映”句式后,老师用非常真情的带有期盼的神情说:希望在你今后的文章中能用这个词! 继而,又着重地说:“请记住这几句句子,今后写可爱的家乡,请把这几句话写进去!”。到这里,老师还没有结束,接着,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弯弯的小河,两岸飘逸的垂柳,一座小桥…。说,这是我们江南水乡的景色,请用“倒映”的词,来说一段话。
生:争着仿照课文的句式发言,有的还有不少的创新。站起来说的学生心中塌实,所有听的同学从课文中的美丽景色迁移到了对家乡美好感受。
此时的课堂学习效果达到了最佳,学生记住了,学会了。这位教师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把课文中的知识点阐述清楚了,而且经过老师巧妙的安排,把课文中佳句应用的指针指向了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就在知识与生活之间设置好了固定的关联,学生的收获就可想而知的了。
椐课后对该班学生的作文浏览,每一篇作文,学生之间没有雷同,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段落分明,语句流畅,达到甚至超过了该年级段学生的写作水平。难怪该校学生的习作,频频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本人认为,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书本知识只是无数知识点的排列和堆砌,教师只有巧妙地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时有效地把学生所学的点、线、面、词、句、章、段的知识的应用指针指向学生未来的应用实际,这才是一个教师有效的教学过程。其实,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中学阶段同样大量存在着这样大问题),显性知识的学习相对不难,难的是怎样使知识点相互连接,通过互相结合而产生新的知识集合,这就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知识转化为智慧与才能的过程。
就此,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研究知识点衔接和迁移过渡中的跃阶现象,研究学科知识点应用指针的指向,教师必须把知识、知识点以及连同它们的指向规律(隐性知识)一起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不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连续空洞,一定会使知识所造成的大厦坍塌。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构成知识的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要开展对隐性知识的研究。与显性知识相比,从某种程度上说,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对学习者的学习更为重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