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寿衣与唐装的区别在那里

答案:5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7 00:27
  • 提问者网友:情歌越听越心酸
  • 2021-02-06 10:17
如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2-06 10:41
寿衣与唐装的区别在于:
1、二者的功能不同
唐装属于日常服饰类的一种。而寿衣是装殓死者的衣服。
2、二者的特点不同
“唐装”,其款式结构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立式领型;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直角扣,即盘扣,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份组成。
另外从面料来说,则主要使用织锦缎面料。这种“唐装”不是唐代的服装,而是改良过的马褂。
寿衣是指为亡人穿戴的衣服,老年人生前就做好死后要穿的衣服,美称寿衣,寓为健康长寿之意。目前市面上分古装、现代装以及一些地区特有的款式,布料一般采用呢子、印花布、丝绸等,做工精美,是中国文化习俗的不可或缺一部分。
3、购买场合不同
一般唐装在商场等普通的场合可以购买,而寿衣则偏向寿衣店,比较有局限性。



扩展资料:

唐装是马褂的改良品。它继承了马褂的特点,使马褂重新登上了时尚舞台。 现有”唐装“已经进行了很多改良。比如中式服装很少用连袖,因为连袖就等于服装没有肩部,也不能用垫后,那样肩部就不够美观:
传统中式服装是不收腰的,女士穿着缺乏曲线美,中式服装都改成收腰的了:过去的裙子下摆非常窄,走路只能迈碎步,现已把裙摆做大了,便于活动;还有像旗袍,清代的开襟特别高,现代人尽管比过去开放得多,但穿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以开襟就低多了。
唐装的面料已不再局限于织锦缎面料,真皮满式”唐装“已面市并开始在白领阶层慢慢流行开来。真皮与满式”唐装“的结合不仅保留了原有的雍容华贵、富态休闲的韵味,同时皮质面料和制作工艺使其显得挺括。”
唐装“被赋予了一些西式特征,使”唐装“得以走出工作场所、节日服装的小空间,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都能穿,拓宽了唐装的穿着场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寿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2-06 14:22
寿衣是给死人穿的 唐装是给活人穿的
  • 2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2-06 13:45
寿衣:装殓死者的衣服   是指为去世人员准备穿戴的衣服。   目前市面上分古装、现代装以及一些地区特有的款式,布料一般采用泥子、印花布、丝绸等,做工精美,是中国文化习俗的不可或缺一部分。   中国的习俗   人死了要将身体洗净,然后穿上新的干净的衣服,也就是穿上寿衣。在闽南一带,在给死人穿寿衣时,老人的亲属要先来个象征性的试穿。试穿之后用一根没有秤锤的秤来秤一下,并在人面前说一句:“这是子孙用钱买来的。”表示子孙的孝心。   死人穿的寿衣通常都是奇数的,上下相差二,如上七下五或上九下七,最多是上十一下九,即穿十一件上衣,九条裤子(女的可用裙子代裤)。夭寿者,亦即不到五十多岁而死的人,一般只能穿三件。死者的年龄愈大,愈可多穿,表示有福有寿。   老人死了为什么要穿那么多的衣服呢?这因为,过去人死了总是先装在棺材里,而棺材往往要在家里停放一些时候。大体死者年岁愈大的停放时间愈久。有的因为坟地未选择好,一时无法安葬,一直放在家里停几年的都有。这就必然出现一个问题,棺材里面的尸体久了会腐烂,会流出液体来,并还可能透过棺材渗漏出来。为了防止渗漏,除了在棺村里面放上草木灰、草纸一类吸水的东西,还要多穿衣服,亦为了能吸水分。人的内脏在上身,腐烂时水分比下身更多些,因此上身要比下身多穿些。夭寿者通常在死后很快埋葬入土,所以可以少穿衣服。后人相袭成俗,一直沿用下来。   如今所谓寿衣,或说原是明代一般人平时穿用的衣裤,后来因清朝统治者不让汉人穿明代的服装,人们只好改变原来的习惯。据说有人向清政府提出“生变死不变”的要求。即生时穿清朝的衣服,死时穿明代的衣服。清政府见民众要求强烈,只好答应下来,于是明代服装便成了死人的寿衣了,后来虽然清政府被推翻了,以明代衣服为寿衣的习俗却一直传下来。   大多绣五蝠捧寿图案。寿衣颜色,一般为蓝、褐色,年轻妇女用红、粉或葱白色。此外,还配以被褥,通常铺黄、盖白(意为铺金盖银),被面常绣“八仙”。少数乡村还沿用这类寿衣,但多数农村和城市移风易俗,办丧事一般给死者穿整齐干净的日常生活服装,习惯上仍称寿衣。 “唐装”通常有两种解释,最自然合理的解释是“唐朝的服装”;另外一种比较牵强的解释是“唐人街华人的中式着装”。后一种说法的由来,有些“出口转内销”的味道,西方国家称“中华街”为“china town”英文发音很像“唐”于是译为“唐人街”,于是就把这些华人街的“唐人”所着的中式服装叫做“唐装”。现在大陆流行的“唐装”,即是这种清末的中式着装风格的服装,也即是“唐人街华人的中式着装”,这种服装事实上是满清马褂的延续与改良,属于满服的范畴,与“唐朝的服装”(汉服)在风格、款式上面并无丝毫相似之处。  唐代妇女服装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1、窄袖衫襦、长裙;   2、胡服;   3、女着男装。   这三种不同特点的服装,构成了盛唐女装的主流。妇女衣胡服、着男装,更是盛唐的一大特点。现代的“唐装”——改良的马褂现在的“唐装”只是源自满族的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品。它吸取了清代以降传统服装具文化韵味的款式和面料,同时采用了西式服装立体式剪裁,使源自满族的马褂又重新登上了时尚舞台。   这种“唐装”业已经历了很多改良。比如现在的中式服装很少用连袖,因为连袖就等于服装没有肩部,也不能用垫后,那样肩部就不够美观:传统满式服装(旗袍、马褂)是不收腰的,女士穿着缺乏曲线美,现在的中式服装都改成收腰的了:过去的裙子下摆非常窄,走路只能迈碎步,现在把裙摆做大了,便于活动;还有像旗袍,传统的开襟特别高,现代人尽管比过去开放得多,但穿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以开襟就低多了。   在中国经济处于上升时期的当前,“唐装”的兴盛似乎可以看做中华文明复兴的一种征兆,失落了自己的文化特色的中国人迫切的想找会自己民族的东西,将改良马褂称为“唐装”,是病急乱投衣的表现,是集体焦躁的病态表现。改良马褂窃居“唐装”之名,使得很多人对“唐装”的提法大惑不解:以中华之大,唐代以降,岂无装可穿?而“唐装”在文化领域则更是饱受置疑:中国人的衣服,为何要由外国习俗来命名,本非唐朝的服装,却因外国人称之为唐装,而中国人自己便人云亦云的也称唐装,岂不滑稽?   其实,传说始自黄帝,可考起自商周,到唐代人穿真正唐装,至最后明代的袍服,都是一脉相承。细节虽然有略微变化,但是形制却是永恒。“交领右衽,隐扣系带,褒襟广袖,峨冠博带”,其中,“褒襟广袖,峨冠博带”仅为礼服特征,而“交领右衽,隐扣系带”的特征则为礼服、常服所共有,也就是说,真正的唐装除了作为主体款式的礼服外,还有作为补充的“窄衣窄袖”的常服。这些服装自唐以来就有“汉服”或“汉装”的正式称谓(意为“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或“汉族的民族服装”),经历将近四千年,一直自成体系,一脉相承,并深远影响了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其中,日本的“和服”(汉服中的深衣款式),朝鲜(韩国)的“韩服”(汉服中的襦裙款式)便是汉服在这些国家的正常延续。真正唐装的宽衣大袖的礼服更适合于祭祀、成人礼等庄重场合,而其“窄衣窄袖”的常服则更适合于劳动耕作及日常场合。但是今天,大多数华夏的后代忘却了几千年来自己民族的外衣。现代的人们对祖先衣冠的只存一些模糊认识,将之称为统混为“古装”,实在是这个民族的悲哀。
  • 3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2-06 12:26
一、二者的功能不同。 唐装属于日常服饰类的一种。而寿衣是装殓死者的衣服。 二、二者的特点不同 1、唐装,大部分情况下是指以清朝中期的满族马褂改良而来的服饰,特征是立领。清中期到清末国人在旗装马褂等服饰的基础上装上立领元素经过多次改良才有的产物。在圆领旗装、马褂等服饰的基础上变为一寸多高的立领,这种领子在清末被汉族新兴的弧形高领(弧形立领)代替,从而形成了旗袍、唐装等服饰,这种弧形领子即后世俗称的旗袍领的鼻祖,和唐朝或唐人的服装无任何关系。 2、寿衣是指为亡人穿戴的衣服,老年人生前就做好死后要穿的衣服,美称寿衣,寓为健康长寿之意。目前市面上分古装、现代装以及一些地区特有的款式,布料一般采用呢子、印花布、丝绸等,做工精美,是中国文化习俗的不可或缺一部分。 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唐装款式的寿衣,给大家带来了困扰。 目前流行的唐装是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追思和回忆,身着唐装,体现着一种儒雅和厚重,而被大家接受。 而寿衣确有多种选择,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中山装、制服,也可穿着传统的服饰,大多绣五蝠捧寿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寿衣也不同,没有具体的规定。 简单些,在商场购买的唐装类服饰,完全可以在日常穿着,不必在意别人的议论。为老人购置寿衣,可以到寿衣店,寿衣的穿着,要适当的顾及当地的风俗。
  • 4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2-06 11:40
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有讲究了.你可注意一下两种衣服上的字符和图案,是绝对不一样的,别看都是一个个圆圈,里面的笔画不一样的,寿衣上的是寿字,而唐装上的大部分是福字和喜字,是注意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不是一会事的.还有就是材质也不同,寿衣一般看着光彩夺目但是不经穿的,但是唐装的手感和美观上都是上等的,比一比就知道了,不过不要去问卖货的,一是被笑话,二是可能上当受骗.不知我说清了没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