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辨析(节选)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5 00:54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12-24 03: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辨析(节选)  荀子和孟子二人,荀子主性恶,孟子主性善,荀孟的不同不在于儒家“仁”的思想的差异,也不在于儒家逻辑论证方法的差异。孔孟荀三人所以能并列为早期儒家大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孔孟荀三人在思想和方法论上的一致。荀孟所以不同,是因为二人在儒学的理想与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表面上看性善、性恶正相反对,实际上却更加反映了荀孟二人极为一致的儒家本色。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不是决定一切的,所以所谓性善性恶,先天后天,原也就无所谓善恶,性善性恶只是二人逻辑论证的不同前提而已。孟子的“义”出乎心性。仁义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先天虽有的,后天也有可能会失去。荀子的仁义虽在生性天情之外,但君子“化性起伪”,“强学而求有之”。先天没有的,后天也可以具备。所以先天有没有并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看后天能不能拥有。所以说,性善论与性恶论是同样归结为儒家“仁政”理想和“求”与“学”的实践原则,在此一点上二者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孟子和荀子既然一致,为什么会有一人主张性善、一人主张性恶?其原因即在于二人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对此,司马迁早有指出。《史记》将孟子与荀子合传,是有其充分考虑的。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孟子说:“当是之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又说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孟子的学说主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太远,孟子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荀子说:“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荀卿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所谓“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说明到荀子时社会现实更趋恶化,更不容提出过高的理想。  孔孟荀三人的身世环境属于同一类型,都有所谓是非淆乱、老而发愤的经历。但孔子生当春秋末年,孟子生当战国前期,社会政治状况毕竟要好一些,使人感觉尚有药可救。而荀子生当战国末年,作为春秋战国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学术大师,所感受到的社会环境的险恶,以及来自儒家统系的责任感和心理压力,都在孔子孟子之上。所以荀子专意著作了《性恶》一篇,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  孟子讲仁义,把仁义概念建立在对人的心理分析之上。为了强调仁义,所以深自树立,高自标榜,以求激励人心,要求人在后天行事中保持其本心,是俗语所说的“唱红脸”。表面上讲性善,实际上重在后天行事。荀子讲仁义,但荀子生当战国末年,当时的情况已是人人争于利欲,君子与小人同恶,固不宜倡言心性之善,于是只有深明其恶,以求人能反躬自救,要求人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厉行改造,是俗语所说的“唱白脸”。孟荀二人性善论与性恶论态度虽然相反,但“仁”的主张一致,强调后天实践一致。  社会政治格局是有变化的,学术的发展也是有变化的。儒家的发展,有一个由“仁”向“义”、“礼”,直至向法家的“法”过渡的流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性善论与“义”相联系.性恶论与“礼”相联系,核心是“仁”。“义”与“礼”仍然是仁,之所以有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不同,则是源于历史环境的变化。(1)“孟子讲仁义”,“是俗语所说的‘唱红脸’”,“唱红脸”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说“荀孟的不同不在于儒家‘仁’的思想的差异,也不在于儒家逻辑论证方法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为什么荀孟“二人在儒学的理想与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下列属于荀子思想和孔孟儒家思想的重大区别的三项是[  ]A.在天人关系上,孔孟强调“天人合一”,荀子主张“天人相分”。B.在历史观上,孔孟主张“法先王”,荀子强调“法后王”。C.在政治思想方面,孔孟主张“王道”,反对“霸道”,荀子提倡兼用王道霸道。D.在人性论问题上,孔孟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其善者伪也”。E.孟子性善、荀子性恶,实际上更加反映了荀孟二人极为一致的儒家本色。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甚了了
  • 2021-12-24 04:31
答案:解析: (1)孟子要求人在后天行事中保持其本心。或“表面上讲性善,实际上重在后天行事”。(2)①荀孟二人儒家“仁政”理想,本质是相同的。②性善性恶只是荀孟二人逻辑论证的不同前提而已。③荀孟不同,是因为二人在儒学的理想与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能力。“不在于”是否定形式,要理解二者的实质,可以整合第一、二段信息作答。(3)①孟子生当战国前期,社会政治状况要好一些;荀子生当战国末年,社会环境的险恶,以及来自儒家统系的责任感和心理压力大。②孟子的理想是“述唐虞三代之德”,荀子的政治思想是重视“礼”学的。③孟子讲仁义,要求人在后天行事中保持其本心;荀子讲仁义,要求人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厉行改造。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荀孟二人在儒学的理想与实践的不同,有外在的时代原因,也有内在的个人因素。 (4)ACD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封刀令
  • 2021-12-24 05:19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