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后面组带颜色的词语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5 22:59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02-15 05:20
柳后面组带颜色的词语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2-15 06:52
楼主可以自己选一下,因为不知道你的用处是哪里。个人建议,柳霜 蛮好的
1
,黯形声字。从黑,音声。本义是:“深黑色”。《说文》:“黯,深黑
色也。”《广雅》:“黯,黑也。”《史记·孔子世家》:“黯然而黑。”现在
仍有“黯然”(黑暗的样子
)
等词语。常泛指黑色。
2
,赫会意字。从二赤。《说文》:“赫,火赤貌。”火赤。本义是“火烧
的颜色”,
泛指“赤色和火红色” 。
如
《诗经·邶风·简兮》
:
“赫如渥赭。
”
现在仍有“赫日
(
红日
)
,赫赤
(
深红,火红)”等词语。
3
,
黛形声字。
从黑,
代声。
《说文》
:
“黱,
画眉也。
从黑,
朕声。
”“黱”
也写作“黛”。锴本作画眉墨。本义是“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后来泛指“青黑色
”,
如杜甫
《古柏行》
:
“霜皮溜雨四十围
,
黛色参天二千尺。
”
现在仍有“黛黑”等词语。
4
,黑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
)
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说文》:“黑,火所熏之
色也。”本义是:“黑色”。《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后经常
表示“黑色”。如“黑洞洞”“黑暗”等。
5
,红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说文》:“红,帛赤白
色也。”本义是:“粉红色。”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释
名·释采帛》:“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后来也表示各种红的颜色。如白
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现在红色使用极为普遍,结合其他表示
红色的词语使用,如“绯红”“绛红”等。
6
,绯
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非声。本义是“(帛)红色”。
《说文新附》:“绯,帛赤色也。”后常表示“红色,深红色
”,如韩愈《送
区弘南归》:“佩服上色紫与绯。”现在有“绯红”等词语。
7
,
赤会意字。
甲骨文,
从大
(
人
)
从火。
人在火上,
被烤得红红的。
一说“大
火”为赤。
本义是“火的颜色”,
即红色。
《说文》
:
“赤,
南方色也。
”
《书·洪
范·五行传》
:
“赤者,
火色也。
”后指“红色”,
如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椒》
:
“色赤椒好。”
8
,朱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说文》:
“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
如《韩非子·十过》:“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庄子·达生》:“紫衣而
朱冠。”古代又称“朱”为正色,如“朱门”“朱红”等。
9
,丹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
表示那里有丹砂。
《说文》
:
“丹,
巴越之赤石也。
象采丹井。
”本义是“辰砂,
朱砂”。后表示“红色,赤色”。《周礼·考工记》:“染羽以朱湛丹秫。”
10
,蓝形声字。从艸,监声。本义是:“蓼蓝”。《说文》:“蓝,染青草
也。
”蓝在上古汉语中并不表示颜色,
一般都是表示染料“蓼蓝”,
如
《荀子·劝
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用来表示蓝色的形容词是“青”。“蓝”表
示颜色是后起义,指“暗蓝色”。如杜甫《冬到金华山观》:“上有蔚蓝天。”
现在仍有“蓝天”“蔚蓝”等词语。
11
,绿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说文》:“绿,帛青黄
色也。”本义是:“青中带黄的颜色”。如《楚辞·橘颂》:“绿叶素荣。”后
也用来表示“乌黑色
”,如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绿云:女子乌
黑光亮的秀发
)
。现在仍有“碧绿”“翠绿”“绿树”等词语。
1
,黯形声字。从黑,音声。本义是:“深黑色”。《说文》:“黯,深黑
色也。”《广雅》:“黯,黑也。”《史记·孔子世家》:“黯然而黑。”现在
仍有“黯然”(黑暗的样子
)
等词语。常泛指黑色。
2
,赫会意字。从二赤。《说文》:“赫,火赤貌。”火赤。本义是“火烧
的颜色”,
泛指“赤色和火红色” 。
如
《诗经·邶风·简兮》
:
“赫如渥赭。
”
现在仍有“赫日
(
红日
)
,赫赤
(
深红,火红)”等词语。
3
,
黛形声字。
从黑,
代声。
《说文》
:
“黱,
画眉也。
从黑,
朕声。
”“黱”
也写作“黛”。锴本作画眉墨。本义是“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后来泛指“青黑色
”,
如杜甫
《古柏行》
:
“霜皮溜雨四十围
,
黛色参天二千尺。
”
现在仍有“黛黑”等词语。
4
,黑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
)
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说文》:“黑,火所熏之
色也。”本义是:“黑色”。《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后经常
表示“黑色”。如“黑洞洞”“黑暗”等。
5
,红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说文》:“红,帛赤白
色也。”本义是:“粉红色。”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释
名·释采帛》:“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后来也表示各种红的颜色。如白
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现在红色使用极为普遍,结合其他表示
红色的词语使用,如“绯红”“绛红”等。
6
,绯
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非声。本义是“(帛)红色”。
《说文新附》:“绯,帛赤色也。”后常表示“红色,深红色
”,如韩愈《送
区弘南归》:“佩服上色紫与绯。”现在有“绯红”等词语。
7
,
赤会意字。
甲骨文,
从大
(
人
)
从火。
人在火上,
被烤得红红的。
一说“大
火”为赤。
本义是“火的颜色”,
即红色。
《说文》
:
“赤,
南方色也。
”
《书·洪
范·五行传》
:
“赤者,
火色也。
”后指“红色”,
如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椒》
:
“色赤椒好。”
8
,朱指事字。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说文》:
“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赤心木”。后用来指“朱色,大红色” 。
如《韩非子·十过》:“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庄子·达生》:“紫衣而
朱冠。”古代又称“朱”为正色,如“朱门”“朱红”等。
9
,丹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
表示那里有丹砂。
《说文》
:
“丹,
巴越之赤石也。
象采丹井。
”本义是“辰砂,
朱砂”。后表示“红色,赤色”。《周礼·考工记》:“染羽以朱湛丹秫。”
10
,蓝形声字。从艸,监声。本义是:“蓼蓝”。《说文》:“蓝,染青草
也。
”蓝在上古汉语中并不表示颜色,
一般都是表示染料“蓼蓝”,
如
《荀子·劝
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用来表示蓝色的形容词是“青”。“蓝”表
示颜色是后起义,指“暗蓝色”。如杜甫《冬到金华山观》:“上有蔚蓝天。”
现在仍有“蓝天”“蔚蓝”等词语。
11
,绿形声字。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说文》:“绿,帛青黄
色也。”本义是:“青中带黄的颜色”。如《楚辞·橘颂》:“绿叶素荣。”后
也用来表示“乌黑色
”,如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绿云:女子乌
黑光亮的秀发
)
。现在仍有“碧绿”“翠绿”“绿树”等词语。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2-15 07:48
桃红柳绿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