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研究发现,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引起收缩;作用于心肌细胞,可降低收缩频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酰胆碱经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进入,随后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特异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10:05
  • 提问者网友:龅牙恐龙妹
  • 2021-02-05 09:09
研究发现,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引起收缩;作用于心肌细胞,可降低收缩频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酰胆碱经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进入 ,随后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膜电位转变为 ,骨骼肌细胞发生兴奋而收缩。
(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主要是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临床上可采用切除胸腺的方法来治疗重度肌无力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胸腺能抑制T细胞的发育,使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从而减少免疫活性物质 的产生,阻碍患者 免疫的应答。
(3)为了探究乙酰胆碱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产生不同反应是否与两种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利用骨骼肌细胞膜上的 作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
②将上述抗体分别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
③一段时间后,用 分别作用于这两种肌细胞,观察它们收缩反应变化的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骨骼肌细胞不收缩,心肌细胞 ,则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心肌细胞的不同,表明乙酰胆碱作用特点与两种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不同有关。突触间隙 外负内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02-05 09:23
(答案→)突触间隙 外负内正 解析:(1)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膜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骨骼肌细胞发生收缩;(2)由题干可知,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主要是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切除胸腺后,T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从而使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产生减少,阻碍患者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达到治疗的目的;(3)根据题干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酰胆碱受体的不同。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可利用骨骼肌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作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分别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用乙酰胆碱分别作用于这两种细胞,观察这两种细胞的收缩反应,从而探究相关问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2-05 09:49
谢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