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有关历史人物司马相如的问题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7 20:41
  • 提问者网友:你挡着我发光了
  • 2021-10-17 09:02
有关历史人物司马相如的问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10-17 10:17
司马相如简介: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西汉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少好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他称病免官,来到梁国,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等同游,著《子虚赋》。梁孝王死,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卓文君喜音乐,慕相如才,相如以琴心挑之,私奔相如,同归成都。家贫,后与文君返临邛,以卖酒为生。二人故事遂成佳话,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  武帝即位,读了他的《子虚赋》,深为赞赏,因得召见。又写《上林赋》以献,武帝大喜,拜为郎。后又拜中郎将,奉使西南,对沟通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起了积极作用,写有《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后被指控出使受贿,免官。过了一年,又召为郎,转迁孝文园令,常称疾闲居,有消渴疾,病免,卒。  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6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3篇仅存篇名。《隋书·经籍志》有《司马相如集》 1卷,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司马相如著名诗句:独处室兮无依。思佳人兮伤情伤悲。彼君子兮来何迟。日既暮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私。 ———司马相如这是他思念自己的暗恋对象,他还写了首情诗. 千古传唱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当年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打动了才女卓文君的心,“文君夜亡奔相如”,演出了一幕传唱千古的私奔佳话。这两首诗据说就是《凤求凰》的歌辞。-----------------------------------------------------------名著:司马相如是西汉的词赋名家,史有“西汉文章两司马”(另一司马为司马迁)之称。《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他的著作有29篇,但大多失传,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二世赋》6篇,其中《长门赋》、《美人赋》两篇的真伪还存在争议。《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其代表作,在这两篇赋中,典型的汉代大赋的体制得到确立.-------------------------------------------------------司马相如为爱做酒保:“相如不得已,??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原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间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看完这节,就可以知道司马相如其实是早知道“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而且“好音”的,“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由此可见,班固说司马相如“伪”不得已而强往,并没有冤枉他。      卓文君终于为相如的琴音和 “雍容间雅”的风姿所动(此处“间”音“闲”),“心悦而好之”,但作为一个新近才守寡的寡妇,又加上司马相如那“清高”的名声,却让她内心担忧“恐不得当”。      那知道这个时候司马相如却用重金买通卓府下人,主动来通“殷勤”。想当然这一来卓文君必定是喜出望外,于是马上连夜“亡奔”相如,和相如一起逃去了成都。      再接下去的事情是到了成都后,卓文君发现司马相如“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於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於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柰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卓文君一下从家财万贯的富家妇成了家居徒四壁的贫妇,久之不乐是正常的。她的想法是父亲不给钱,也许是气她私奔丢了面子,那么向兄弟叔伯借钱,那些兄弟叔伯想来不会象他老子那样没台阶下而不借,而她一旦借了想来老子自然还是会替她还的,那不是一样吗。      当下夫妇二人收拾一下又回去了临邛。      那知道到了临邛,相如却没有按照卓文君的办法行事,而是把车骑卖了,开起了酒馆,不但如此,又命令文君去做厨娘,自己却穿了犊鼻裤去和酒保一起在铺面里打杂。      这一来令卓王孙的宝贝女儿干起了粗活,女婿给人呼来喝去的,让卓王孙更没了面子。所以到最后不管是卓王孙心疼女儿也好,还是要面子也好,总之没办法乖乖地给了百万钱,还贴上了无数僮仆,大约是怕了司马相如,唯恐有天再要他女儿去干粗活吧。于是司马相如揣了钱带了人浩浩荡荡地回了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其实司马相如完全可以不让卓文君当厨娘的,按照卓文君的办法,度日是绝无问题,倘若他司马相如真是安于清贫,愈贫愈傲,又何必巴巴地赶回临邛去开酒馆,成都也一样可以开,再者,他真要爱文君,那会舍得让从未挨过苦的她去做粗活。而就算开酒馆,那也未必非要文君下厨才成,加上卓文君大约从小就是娇生惯养的,想想也知道做出来的菜式好吃也有限,难道不怕得罪客人么。   回头看看他钱一旦到手,照单全收,全不嫌多,马上回成都去买田买房做富家翁享受起来了,就知道他这个去临邛开酒馆的招数,摆明就是以让卓文君抛头露面吃苦受累做筹码向卓王孙要钱的。  可惜的是,文君卖酒后来却成了一段“才子佳人”追求爱情的千古佳话,成了追求自由恋爱的典范,以我想来,只怕文君自己未必会做如是想,倒是可能对司马相如“雍容间雅”的风姿和他这个才子的“才”有了最深刻的切身体会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