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的别称有什么
答案:4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14:40
- 提问者网友:绫月
- 2021-03-25 17:15
“书信”的别称有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3-25 18:35
在中国古代书信有别,书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称书札为书信是后来的事。换句话说,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左传》记载:“叔向使诒子产书。”著名的书信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在现代汉语中“书”仍保留了“书信”的意思,如“家书”等。现将古代书信的别称介绍如下:
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
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3尺,一般书信宽不过1尺,故将书信称为尺牍。
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贴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素古代称白绢为素。用白绢(或绸)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
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据《文选》“古诗十九首之十七”有这样的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现仍通用“信札”一词。
书信的上述别称都和我国古代写信用的材料有关。除了上述别称外,古代书信还有一些别称。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所以,后来用鸿雁代称书信。
鲤鱼也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一种称为“双鱼”,如宋人《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另一种称为“双鲤”,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诗:“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韩愈《寄卢仝》诗中也有“更遣长须致双鲤”的诗句。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诗中有“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有的直接说成“鱼书”,唐代诗人韦杲《忆玉箫》诗:“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如秦。”因为常用鲤鱼代替书信,所以古人往往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汉乐府诗中有“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幔中书。”
书简也代指书信。书简原指盛书信的邮筒,古代书信写好后常找一个竹筒或木筒装好再捎寄。李白诗中便有“桃竹书筒绮秀文”之句。后来书筒也成了书信的代称。如宋赵蕃诗中有这样一句:“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八行书也是信札的代称。旧时信件每页八行,故称为八行书。《后汉书·窦章传》李贤注引马融《与窦章书》:“孟陵奴来,赐书,见手迹……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温庭筠词曰:“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
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3尺,一般书信宽不过1尺,故将书信称为尺牍。
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贴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素古代称白绢为素。用白绢(或绸)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
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据《文选》“古诗十九首之十七”有这样的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现仍通用“信札”一词。
书信的上述别称都和我国古代写信用的材料有关。除了上述别称外,古代书信还有一些别称。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所以,后来用鸿雁代称书信。
鲤鱼也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一种称为“双鱼”,如宋人《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另一种称为“双鲤”,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诗:“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韩愈《寄卢仝》诗中也有“更遣长须致双鲤”的诗句。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诗中有“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有的直接说成“鱼书”,唐代诗人韦杲《忆玉箫》诗:“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如秦。”因为常用鲤鱼代替书信,所以古人往往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汉乐府诗中有“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幔中书。”
书简也代指书信。书简原指盛书信的邮筒,古代书信写好后常找一个竹筒或木筒装好再捎寄。李白诗中便有“桃竹书筒绮秀文”之句。后来书筒也成了书信的代称。如宋赵蕃诗中有这样一句:“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八行书也是信札的代称。旧时信件每页八行,故称为八行书。《后汉书·窦章传》李贤注引马融《与窦章书》:“孟陵奴来,赐书,见手迹……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温庭筠词曰:“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3-25 20:42
书简
- 2楼网友:平生事
- 2021-03-25 19:58
书札又称手札、信札、尺牍,就是现在的书信
- 3楼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3-25 19:42
唐代诗人杜甫有两句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有人以为杜甫家里藏书很多,价值万元。殊不知这“家书”,就是指家人写来的书信。
“书”,最早并不作“书本”之解,而是作动词用,是“写”的意思。后来才作名词用,以后演变为书信,例如白居易的《与元九书》等。
“简”,是一种竹片
,后来也作书信用。例如《西厢记》有“酬简”,就指张生与莺莺互通的书信。
“札”,是一种小木简,后来也演变为“信札”之用。
“牍”,是书版、木板,后来也指书信,或称“尺牍”。
“素”,原属丝织一类,可代纸。把信写在丝织品上,便称为“素”或“鱼素”。
“笺”,古称小幅而华贵的纸为“笺”,后来演变为书信之用。今天也称信纸为信笺。
“函”,古时封套为“函”,后来写信多放在封套内,免被他人看到,故也称书信为“函”,尊称别人的信叫“大函”。
另外,古时候,函的两面刻有鲤鱼图案,又传说鸿雁可以替人们传信,故有诗句:“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书。”因此,“双鲤”、“鱼素”、“鱼雁”、“来鸿”等,也是书信的别名。
“书”,最早并不作“书本”之解,而是作动词用,是“写”的意思。后来才作名词用,以后演变为书信,例如白居易的《与元九书》等。
“简”,是一种竹片
,后来也作书信用。例如《西厢记》有“酬简”,就指张生与莺莺互通的书信。
“札”,是一种小木简,后来也演变为“信札”之用。
“牍”,是书版、木板,后来也指书信,或称“尺牍”。
“素”,原属丝织一类,可代纸。把信写在丝织品上,便称为“素”或“鱼素”。
“笺”,古称小幅而华贵的纸为“笺”,后来演变为书信之用。今天也称信纸为信笺。
“函”,古时封套为“函”,后来写信多放在封套内,免被他人看到,故也称书信为“函”,尊称别人的信叫“大函”。
另外,古时候,函的两面刻有鲤鱼图案,又传说鸿雁可以替人们传信,故有诗句:“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书。”因此,“双鲤”、“鱼素”、“鱼雁”、“来鸿”等,也是书信的别名。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