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批工件 我干的时候都在0-1丝之间 ,质检 检查时候从新对表《内孔是35的》检查也是0-1丝之间 ,但是发黑处理入库后 ,仓库质检怎么检验出一大半的都加到了5丝 这是怎么回事啊 ?我想应该是发黑处理 过程造成的吧?不知道对不?有明白的吗?
我昨天做了一个实验。 把好的 铸铁内控 在去发黑 结果 内控公差发生了 2丝的变化 比原来大了2丝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铸造件 铸造的时候密度问题吧 我个人觉得 还是铸造的密度 发黑后密度变小 才发生 公差的变化。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车工 不会讲大道理。
热处理 发黑 影响精度吗?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9 22:44
- 提问者网友:杀手的诗
- 2021-03-19 10:47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03-19 12:17
一般来说发黑处理对产品的尺寸精度影响不大(0.005mm以内),应该出现在测量方面的问题,发黑前后是否是同一把量具、同一个人测量,测量的零件是否有编号等。建议你做一个测试,找20个零件编号,发黑前后测量20个工件,对比前后的变化量就知道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3-19 14:44
发黑?是不是磷化啊,负责任的告诉你,可以。但必须把热处理后的零件表面氧化层等等处理干净,要露出金属本色。
- 2楼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3-19 14:11
发黑过程中的脱脂和上油,都会造成影响。你最好在发黑之前,先预作一个提前误差。发黑后正好纠正过来。
- 3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3-19 13:15
发黑处理是氧化剂和氢氧化钠与金属铁相互作用,生成亚铁酸钠(Na2FeO2)和铁酸钠(Na2Fe2O4)两者再相互反应,生成磁性氧化铁薄膜,在发黑过程开始时,金属表面的铁在碱溶液里溶解,发生化学反应,在金属与溶液的接触相界面形成了Fe3O4的过饱和溶液,Fe3O4的浓度因为已达到过饱和,就要产生结晶,在金属的表面上某些点生成了Fe3O4的晶核,并从过饱和溶液中不断补充Fe3O4分子而逐渐长大,直至形成一层连续成片的氧化膜。当氧化膜将金属完全覆盖后,使溶液与金属的作用隔绝,铁的溶解速度与氧化膜生成速度随之降低。由此可见,发黑处理就是在钢件表面形成氧化膜,氧化膜有一定的厚度,所以你的尺寸就变大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