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自然地理学的简答题:海底扩张说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9 18:33
  • 提问者网友:杀生予夺
  • 2021-04-29 00:47
自然地理学的简答题:海底扩张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4-29 01:48
海底扩张说(sea-floor spreading hypothesis)是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学说,是对大陆漂移说的进一步发展。 它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H.H赫斯和R·S·迪茨分别提出的。追答存在问题

江发世在《地球新论》一文指出了海底扩张说存在的问题与错误。
海底地形否定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地壳是由大洋中脊向两侧扩张形成的。已经形成的大洋中脊不会消失,以海底扩张说大洋地壳形成理论,海底地形应全为大洋中脊,而实际不是这样的。

大西洋的海沟怎么解释

大西洋波多黎各海沟:最深9219米,位于大西洋北部,波多黎各岛北9218公里,长约1550公里,平均宽度120公里。

太平洋新赫布里底海沟:最深9174米,位于万那杜岛(新赫布里底岛)与新喀里多尼亚岛之间的珊瑚海边缘。长约1200公里,平均宽度70公里。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西洋在洋中脊处扩张,大洋两侧与相邻的陆地一起向外漂移,大西洋不断展宽。那么对于大西洋的两条海沟如何解释?

大洋海底钻探结果否定海底扩张说

我们没有见到大西洋海底钻探的岩心,只能从其介绍资料中了解。据梁元博、于连生译,197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美〕F.P.谢帕德著《海底地质学》359页,关于大西洋48个钻孔总结:“不过往往发现基底岩石是岩床而不是熔岩流,并可能有着很厚的下伏沉积岩。”另外,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海底钻探均钻探出中生代时期的煤。说明该地区在中生代时期为陆地。

在两条大洋中脊交汇处无法扩张

大西洋中脊与印度洋中脊呈“⊥”型连接,两条大洋中脊向外扩张的方向是“对抗”的,无法扩张。

在印度洋的大洋中脊呈“入”字型连接,两条大洋中脊向外扩张的方向也是“对抗”的。无法扩张。论文

1962年,赫斯教授发表了他的著名的论文--《大洋盆地的历史》。这篇论文被人们称为“地球的诗篇”。其中,赫斯教授以先人之见,首先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
“海底扩张”说,恰好可以解释当年魏格纳无法解释的大陆漂移理论。我们知道,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的。地幔的厚度达2900千米,是由硅镁物质组成,占地球质量68.1%。因为地幔温度很高,压力大,像沸腾的钢水,不断翻滚,产生对流,形成强大的动能。大陆则被动地在地幔对流体上移动。形象地说,当岩浆向上涌时,海底产生隆起是理所当然的,岩浆不停地向上涌升,自然会冲出海底,随后岩浆温度降低,压力减少,冷凝固结,铺在老的洋底上,变成新的洋壳。当然,这种地幔的涌升是不会就此停止的。在继之而来的地幔涌升力的驱动下,洋壳被撕裂,裂缝中又涌出新的岩浆来,冷凝、固结、再为涌升流动所推动。这样反复不停地运动,新洋壳不断产生,把老洋壳向两侧推移出去,这就是海底扩张。

在洋底扩张过程中,其边缘遇到大陆地壳时,扩张受阻碍,于是,洋壳向大陆地壳下面俯冲,重新钻入地幔之中,最终被地幔吸收。这样,大洋洋壳边缘出现很深的海沟,在强大的挤压力作用下,海沟向大陆一侧发生顶翘,形成岛弧,使岛弧和海沟形影相随。

海底扩张说的诞生,可以解释一些大陆漂移说无法解释的问题。当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被赫斯教授的“海底扩张”学说所代替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60年代后,被人们一度冷落的“大陆漂移”学说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