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缺少什么?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1 03:45
- 提问者网友:温旧梦泪无声
- 2021-11-10 04:26
中国动漫缺少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11-10 05:13
动漫产品数量剧增,进而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我国动漫产业核心产品直接产值从“十五”期末不足20亿元,到2009年已经达到64.3
亿元,
2010年突破80亿元。看到这些庞大的数据我们不禁感到中国动漫产业有广大的市场前景,可是对于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国家,其中4-18岁的少年儿童达
3.2
亿,儿童的数据就远远超过仅仅只有1亿多人口的日本。这样的数据就类似于中国的GTP总量不足称道。从我们身边的很多感受可以看到,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动漫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影响了我们的观众、制作人甚至是导演,这种影响是空前的。因为几乎大部分的孩子包括成年人看的最多的、喜爱的是日本动画片、日本漫画,觉得日本的动漫形象帅气、漂亮、可爱,故事大胆、想象力丰富。不仅如此,很多年轻的漫画家也深受日本动漫的影响,动漫的形象也变成了日本动漫中的固有形象,或许故事是发生在中国,可是人却是日本人,令人觉得好笑又无奈。近期上影院的《魁拔》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故事很好、制作的也很精细,可是不免让人第一印象加上了日本动漫的影子。不知道我国的漫画鼻祖看到了会有怎样的感想,真是一言难尽哪。当然从上面的数据可以显示中国的动漫具有了非常大的业绩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这要归功于中国动漫人一代又一代的辛苦努力,期间涌现出很多经典动画、著名漫画家、著名导演。只是如今到底哪里出了错,让我们犯下了如此大的错误呢?使中国动漫既缺少了了民族特色,又缺少了精神内涵呢?中国动漫曾经的辉煌哪里去了呢?我们没有抓住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东西,而是去追捧日本和美国的动漫,从而不知不觉的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以至于丢掉了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中国民族文化和底蕴。与此同时时代在变、文化在变,中国人也在变,我们不能一味的吸收也不能一味的排斥,怎样的民族文化和底蕴是适合当下的中国人的?我们的动漫以怎样的形象和故事去呈现是最适合中国人的?我们的动漫加入的中国元素是不是紧跟时代潮流又能一枝独秀?我们的动漫如何加入国际元素又不会影响到本土特色?我们的动漫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残酷现实中如何制定最完美的经济体系、销售体系和管理体系从而使整个动漫运作有序?而本文要研究的只有一个问题,也是与上述问题息息相关,那就是中国动漫缺少的是什么?不讲那些宽泛之词,我个人认为中国动漫最缺的是优秀的作品,大量优秀的作品。中国动漫大多都太急于求成,以至于大部分的作品都粗制滥造,说教意味严重,让国人看着伤心。所以只有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才能提高国民对动漫的信心、保证票房、收视率、其他衍生品的生产、销售等等,才能产生良性循环,才能有后续更长远的发展。下文主要分析二维动画的制作流程,详细对动画的策划、剧本、角色设计、场景设计与绘制、配音和动画音乐的研究和提出个人的看法。2.前期策划前期策划是一个总体把关、整体分析整个动画各个部分的关键准备步骤。在一般的影视作品中要筹划一部新片,需要投资人、编剧、导演、动画制作负责人、市场营销人员等相关的人员一起讨论,共同探讨这部新片的故事大纲,确定新片的风格,确定主要角色造型,评估制作费用、完成的大概时间和上映时间。前期策划需要考虑更全面、更周到,所以作为核心的导演和编剧需要对市场、对受众人群有更敏锐、更细致的判断,这样确定整体的影片的风格才更准确。但笔者更认为导演和编剧更应该有一种超前的意识、大胆的构思,巧妙的设计。而所有其他的人员不应该加入太多的意见或约束,更应该协助导演和编剧的工作,从而避免整个影片较商业、龙套。3.剧本
在动画中,剧本包括文字剧本、文字分镜头剧本、画面分镜头剧本,由编剧和导演协作完成。
剧本大概包括一下七个部分:创意、题材、主题、角色塑造、情节、叙事结构、剧本的语言。
一个剧本的好坏一大部分已经决定了这个动画的可看性。而
好的剧本可以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来超越现实生活的羁绊,天马行空,创造出一个现实世界所没有的想象世界,并最终成为能够给予人们审美体验的精神之花。
[1]所以重中之重在于剧本。中国动画最缺的就是好的剧本,好的故事。
《梦回金沙城》的制片人苏晓虹感慨说:“中国的电影编剧不少,但专业做动画编剧的人没有;故事片还有张艺谋、冯小刚,但动画导演缺少大牌;学习动画和从事动画的人很多,但真正的原画作者凤毛麟角。他们大部分都是加工型人才,长期为国外公司代工,因此出来的作品不是仿好莱坞就是仿日本,缺少原创精神和民族特点。”这些话绝对道出了中国动画剧本的滞后和缺乏。那么怎样的剧本才拥有原创精神和民族特点,这要看的就是我们的动画编剧、动画导演了还有原画作家了。笔者认为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动画编剧、动画导演或原画作家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很强的动画素养、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熏陶、各方面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美术功底等等。中国古代画论中有“外师造化,中得新源”之说,其意思是艺术创作必须来自现实生活,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但这种现实美要转化为艺术美就必须由画家个人独特审美趣味的熔铸与重构,最后呈现出的作品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感交融的产物。
[2]我国的动漫正处于一个快速的发展期,但人人都有些急躁心理,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况且像日本能出个宫崎骏也绝对是很了不起很难得的事了。中国的动漫还需慢慢地酝酿,耐心的等待,真正的动画天才总有一天会站出来的。4.角色设计
角色是动画中的活动执行者,它不仅有形象,还有一定的背景和精神内涵。角色的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角色设计是根据剧本故事里的不同人物设计出的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的设计。包括角色的标准造型、转面图、结构图、比例图、服饰图和口型图。笔者认为要为一个故事创造一些典型的形象需要设计师对剧本有一个很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对每一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活动事件也把握的清楚,这样设计出的形象更具有可感性、与角色的性格特征融合度好。例如
在《我为歌狂》的动画片中,叶峰的角色设计就相当的出色,长长得头发,帅气的样子,很符合一个爱玩音乐、不爱学习的酷酷的男生形象。可以说《我为歌狂》是一部中国很出色的动画作品,人物的角色设计都很到位。设计人物都是符合中国人的相貌。是少有的不带有日本味的优秀动画片。笔者看了很多日本动画,他们的角色设计已经产生了一种通用的设计形象,这不愧是日本动画的一大特色和一大优势。女生都是可爱的大眼睛,小小的嘴巴,非常漂亮,男生也有大大眼睛或是小小的很犀利的眼睛,总是头发乱飞,但很酷很漂亮。笔者不得不说,这是日本动漫的最为贵人和聪明之处,这似乎已经成了日本动漫的品牌形象,像是注册了版权。如果我们也画他们那样的形象必定会被打上冒牌。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找到我们的出路,创造我们自己的形象代言人出来,打上中国字样。怎么办?笔者认为方法就是打破或直接摒弃掉现有秩序,创造另一种新的秩序。当然这是不容易的,对于一个已经太习惯模仿的民族,创造另一种秩序太困难了。可是不创造,就不会有出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甘愿成为日本第二。5.
场景的设计与绘制
场景在动画中可以基本决定整个动画的美术风格和故事的感情基调。
场景设计是根据剧本内容和导演构思创作的动画片场景设计稿。包括影片中各个主场景色彩气氛图、平面坐标图、立体鸟瞰图、景物结构分解图。它给导演镜头调度、运动主体调度,视点、视距、视角的选择以及画面构图、景物透视关系、光影变化、空间想象提供依据,同时,也是镜头画面设计和背景绘制的直接参考物,起到掌握整体美术风格、保证叙事合理性和情境动作准确性的作用。
[3]笔者认为在动画中,在符合剧本的前提下,场景设计的越精美、越细致有些越真实,直接提高整个动画的质量、可欣赏度。例如:宫崎骏大师的动画,每一部经典动画的场景设计都是非常精美、细致,最可贵的是它散发出一种美好、和谐的芬芳,给人无穷的美妙的精神体验。所以说,要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对场景的设计应该高标准、高质量。6.配音
因为动画本身是图片的连续播放,因此没有声音,这就需要配音演员对角色进行配音,从而使动画角色与声音融合,使整个角色活灵活现。现在配音演员有一个新的称呼叫声优,源于日本,这个新的称呼也让我们发现,现在的声优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幕后工作者,他们同样是艺人,
贯穿台前幕后。笔者认为将声优带到台前来是一大进步,加大媒体的介入,这样可以加强声优的影响力,从而给他们更多的自信,也为动画配音吸引人才做更好的保障。与此同时,现在在中国出现了一种现象,有更多的影片邀请明星来配音。专家表示,在中国动漫界,与屡被提起的故事创意、制作技术、画面效果、宣传营销等环节相比,动画配音常常只被当做一个宣传噱头,明星配音看起来是最立竿见影的营销手段,但明星配音不只是借明星来宣传影片,也不是简单地照明星的长相或声线来塑造人物,而应尽可能让明星以其本人特有的演技参与到动画创作中。
[4]中国动漫界的急功近利让明星与角色缺乏高度统一,只是“星声大拼盘”
。李扬就认为:“明星的加入会给影片带来眼球效应,也可以给媒体提供话题,但是如果明星的声音并不符合角色,实际上既损害了影片的质量,也同样损害了明星自己的形象。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找明星可以,但一定要符合这个角色的要求,实在不符合,还不如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5]笔者认为,其实出现这种现象,与中国动漫市场的急躁心理有很大的关系,欲速则不达,其实道理很简单。同时,这样也很大程度打击了专业的声优,真是得不偿失。7.动画音乐
将动画音乐作为一个单独的讲,笔者是认为,音乐在动画中起到的作用绝对是显而易见的。当我们看着美丽、感人的画面,耳旁忽然萦绕美丽动人的旋律,我们会更加容易进入情境里,也更容易受感动。音乐有着无穷的魅力,不同感觉的声音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在动画中音乐就像调味剂,一个无声的场景,加入音乐就变得很不一般。不同的音乐也确定了整个动画的感情色彩,或悲、或喜,或激昂、或阴冷,很多情感,不需要言语,音乐可以传达的淋漓尽致。音乐就是这么有魅力。笔者认为在一个动画中,加怎样的音乐,哪里加,延续的时间等等问题一定要琢磨清楚。优秀的作品它的音乐绝对也是优秀的甚至更优秀,观众可能已经记不清看过的哪些画面,但总能哼出几段曲子。8.结论本文通过对组成动画的几个方面的一些阐述和笔者的一些看法,论述了一个问题关于中国动漫缺少什么。答案是优秀的作品、大量优秀的作品。很多是关于这样的研究:中国动漫的市场、投资前景,中国动漫存在的问题等。实施的办法大多数都太虚渺化了,大多是应该怎么可以达成怎样,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办法。笔者认为与其研究那些飘渺的东西,不如就看看我们最为真实、具体的动画,它就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应该想破脑筋,怎样策划、写故事、角色设计、场景设计、配音、合成、审核等等。做些切实可行的事,真正拿出优秀的作品出来。我想也许一部优秀的作品,没能提高我们国人对动漫的信心,那么很多很多部,就可以的呀。所以切勿太急功近利了,想想做出来的东西都上不了荧屏,得不到大众的心,好意思说前景有多好多好。当然,每个人都会犯错,会改正错误就是个“好孩子”。我们对中国动漫还是是很有信心的,比方说,笔者不得不提得就是缔造了很多经典动画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它就好比美国的迪斯尼、好莱坞,无论怎么说,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敬意的公司,一个为中国动漫做出突出贡献的地方。笔者想对美影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能不能把动画的受众人群扩宽些,多做些不仅小孩爱看,大人们也爱看的动画或者就做些更倾向于青年人爱看,思想更有深度想象力更为丰富的动画。笔者和大家都在期许并耐心等待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出炉。
亿元,
2010年突破80亿元。看到这些庞大的数据我们不禁感到中国动漫产业有广大的市场前景,可是对于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国家,其中4-18岁的少年儿童达
3.2
亿,儿童的数据就远远超过仅仅只有1亿多人口的日本。这样的数据就类似于中国的GTP总量不足称道。从我们身边的很多感受可以看到,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动漫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影响了我们的观众、制作人甚至是导演,这种影响是空前的。因为几乎大部分的孩子包括成年人看的最多的、喜爱的是日本动画片、日本漫画,觉得日本的动漫形象帅气、漂亮、可爱,故事大胆、想象力丰富。不仅如此,很多年轻的漫画家也深受日本动漫的影响,动漫的形象也变成了日本动漫中的固有形象,或许故事是发生在中国,可是人却是日本人,令人觉得好笑又无奈。近期上影院的《魁拔》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故事很好、制作的也很精细,可是不免让人第一印象加上了日本动漫的影子。不知道我国的漫画鼻祖看到了会有怎样的感想,真是一言难尽哪。当然从上面的数据可以显示中国的动漫具有了非常大的业绩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这要归功于中国动漫人一代又一代的辛苦努力,期间涌现出很多经典动画、著名漫画家、著名导演。只是如今到底哪里出了错,让我们犯下了如此大的错误呢?使中国动漫既缺少了了民族特色,又缺少了精神内涵呢?中国动漫曾经的辉煌哪里去了呢?我们没有抓住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东西,而是去追捧日本和美国的动漫,从而不知不觉的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以至于丢掉了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中国民族文化和底蕴。与此同时时代在变、文化在变,中国人也在变,我们不能一味的吸收也不能一味的排斥,怎样的民族文化和底蕴是适合当下的中国人的?我们的动漫以怎样的形象和故事去呈现是最适合中国人的?我们的动漫加入的中国元素是不是紧跟时代潮流又能一枝独秀?我们的动漫如何加入国际元素又不会影响到本土特色?我们的动漫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残酷现实中如何制定最完美的经济体系、销售体系和管理体系从而使整个动漫运作有序?而本文要研究的只有一个问题,也是与上述问题息息相关,那就是中国动漫缺少的是什么?不讲那些宽泛之词,我个人认为中国动漫最缺的是优秀的作品,大量优秀的作品。中国动漫大多都太急于求成,以至于大部分的作品都粗制滥造,说教意味严重,让国人看着伤心。所以只有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才能提高国民对动漫的信心、保证票房、收视率、其他衍生品的生产、销售等等,才能产生良性循环,才能有后续更长远的发展。下文主要分析二维动画的制作流程,详细对动画的策划、剧本、角色设计、场景设计与绘制、配音和动画音乐的研究和提出个人的看法。2.前期策划前期策划是一个总体把关、整体分析整个动画各个部分的关键准备步骤。在一般的影视作品中要筹划一部新片,需要投资人、编剧、导演、动画制作负责人、市场营销人员等相关的人员一起讨论,共同探讨这部新片的故事大纲,确定新片的风格,确定主要角色造型,评估制作费用、完成的大概时间和上映时间。前期策划需要考虑更全面、更周到,所以作为核心的导演和编剧需要对市场、对受众人群有更敏锐、更细致的判断,这样确定整体的影片的风格才更准确。但笔者更认为导演和编剧更应该有一种超前的意识、大胆的构思,巧妙的设计。而所有其他的人员不应该加入太多的意见或约束,更应该协助导演和编剧的工作,从而避免整个影片较商业、龙套。3.剧本
在动画中,剧本包括文字剧本、文字分镜头剧本、画面分镜头剧本,由编剧和导演协作完成。
剧本大概包括一下七个部分:创意、题材、主题、角色塑造、情节、叙事结构、剧本的语言。
一个剧本的好坏一大部分已经决定了这个动画的可看性。而
好的剧本可以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来超越现实生活的羁绊,天马行空,创造出一个现实世界所没有的想象世界,并最终成为能够给予人们审美体验的精神之花。
[1]所以重中之重在于剧本。中国动画最缺的就是好的剧本,好的故事。
《梦回金沙城》的制片人苏晓虹感慨说:“中国的电影编剧不少,但专业做动画编剧的人没有;故事片还有张艺谋、冯小刚,但动画导演缺少大牌;学习动画和从事动画的人很多,但真正的原画作者凤毛麟角。他们大部分都是加工型人才,长期为国外公司代工,因此出来的作品不是仿好莱坞就是仿日本,缺少原创精神和民族特点。”这些话绝对道出了中国动画剧本的滞后和缺乏。那么怎样的剧本才拥有原创精神和民族特点,这要看的就是我们的动画编剧、动画导演了还有原画作家了。笔者认为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动画编剧、动画导演或原画作家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很强的动画素养、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熏陶、各方面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美术功底等等。中国古代画论中有“外师造化,中得新源”之说,其意思是艺术创作必须来自现实生活,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但这种现实美要转化为艺术美就必须由画家个人独特审美趣味的熔铸与重构,最后呈现出的作品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感交融的产物。
[2]我国的动漫正处于一个快速的发展期,但人人都有些急躁心理,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况且像日本能出个宫崎骏也绝对是很了不起很难得的事了。中国的动漫还需慢慢地酝酿,耐心的等待,真正的动画天才总有一天会站出来的。4.角色设计
角色是动画中的活动执行者,它不仅有形象,还有一定的背景和精神内涵。角色的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角色设计是根据剧本故事里的不同人物设计出的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的设计。包括角色的标准造型、转面图、结构图、比例图、服饰图和口型图。笔者认为要为一个故事创造一些典型的形象需要设计师对剧本有一个很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对每一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活动事件也把握的清楚,这样设计出的形象更具有可感性、与角色的性格特征融合度好。例如
在《我为歌狂》的动画片中,叶峰的角色设计就相当的出色,长长得头发,帅气的样子,很符合一个爱玩音乐、不爱学习的酷酷的男生形象。可以说《我为歌狂》是一部中国很出色的动画作品,人物的角色设计都很到位。设计人物都是符合中国人的相貌。是少有的不带有日本味的优秀动画片。笔者看了很多日本动画,他们的角色设计已经产生了一种通用的设计形象,这不愧是日本动画的一大特色和一大优势。女生都是可爱的大眼睛,小小的嘴巴,非常漂亮,男生也有大大眼睛或是小小的很犀利的眼睛,总是头发乱飞,但很酷很漂亮。笔者不得不说,这是日本动漫的最为贵人和聪明之处,这似乎已经成了日本动漫的品牌形象,像是注册了版权。如果我们也画他们那样的形象必定会被打上冒牌。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找到我们的出路,创造我们自己的形象代言人出来,打上中国字样。怎么办?笔者认为方法就是打破或直接摒弃掉现有秩序,创造另一种新的秩序。当然这是不容易的,对于一个已经太习惯模仿的民族,创造另一种秩序太困难了。可是不创造,就不会有出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甘愿成为日本第二。5.
场景的设计与绘制
场景在动画中可以基本决定整个动画的美术风格和故事的感情基调。
场景设计是根据剧本内容和导演构思创作的动画片场景设计稿。包括影片中各个主场景色彩气氛图、平面坐标图、立体鸟瞰图、景物结构分解图。它给导演镜头调度、运动主体调度,视点、视距、视角的选择以及画面构图、景物透视关系、光影变化、空间想象提供依据,同时,也是镜头画面设计和背景绘制的直接参考物,起到掌握整体美术风格、保证叙事合理性和情境动作准确性的作用。
[3]笔者认为在动画中,在符合剧本的前提下,场景设计的越精美、越细致有些越真实,直接提高整个动画的质量、可欣赏度。例如:宫崎骏大师的动画,每一部经典动画的场景设计都是非常精美、细致,最可贵的是它散发出一种美好、和谐的芬芳,给人无穷的美妙的精神体验。所以说,要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对场景的设计应该高标准、高质量。6.配音
因为动画本身是图片的连续播放,因此没有声音,这就需要配音演员对角色进行配音,从而使动画角色与声音融合,使整个角色活灵活现。现在配音演员有一个新的称呼叫声优,源于日本,这个新的称呼也让我们发现,现在的声优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幕后工作者,他们同样是艺人,
贯穿台前幕后。笔者认为将声优带到台前来是一大进步,加大媒体的介入,这样可以加强声优的影响力,从而给他们更多的自信,也为动画配音吸引人才做更好的保障。与此同时,现在在中国出现了一种现象,有更多的影片邀请明星来配音。专家表示,在中国动漫界,与屡被提起的故事创意、制作技术、画面效果、宣传营销等环节相比,动画配音常常只被当做一个宣传噱头,明星配音看起来是最立竿见影的营销手段,但明星配音不只是借明星来宣传影片,也不是简单地照明星的长相或声线来塑造人物,而应尽可能让明星以其本人特有的演技参与到动画创作中。
[4]中国动漫界的急功近利让明星与角色缺乏高度统一,只是“星声大拼盘”
。李扬就认为:“明星的加入会给影片带来眼球效应,也可以给媒体提供话题,但是如果明星的声音并不符合角色,实际上既损害了影片的质量,也同样损害了明星自己的形象。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找明星可以,但一定要符合这个角色的要求,实在不符合,还不如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5]笔者认为,其实出现这种现象,与中国动漫市场的急躁心理有很大的关系,欲速则不达,其实道理很简单。同时,这样也很大程度打击了专业的声优,真是得不偿失。7.动画音乐
将动画音乐作为一个单独的讲,笔者是认为,音乐在动画中起到的作用绝对是显而易见的。当我们看着美丽、感人的画面,耳旁忽然萦绕美丽动人的旋律,我们会更加容易进入情境里,也更容易受感动。音乐有着无穷的魅力,不同感觉的声音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在动画中音乐就像调味剂,一个无声的场景,加入音乐就变得很不一般。不同的音乐也确定了整个动画的感情色彩,或悲、或喜,或激昂、或阴冷,很多情感,不需要言语,音乐可以传达的淋漓尽致。音乐就是这么有魅力。笔者认为在一个动画中,加怎样的音乐,哪里加,延续的时间等等问题一定要琢磨清楚。优秀的作品它的音乐绝对也是优秀的甚至更优秀,观众可能已经记不清看过的哪些画面,但总能哼出几段曲子。8.结论本文通过对组成动画的几个方面的一些阐述和笔者的一些看法,论述了一个问题关于中国动漫缺少什么。答案是优秀的作品、大量优秀的作品。很多是关于这样的研究:中国动漫的市场、投资前景,中国动漫存在的问题等。实施的办法大多数都太虚渺化了,大多是应该怎么可以达成怎样,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办法。笔者认为与其研究那些飘渺的东西,不如就看看我们最为真实、具体的动画,它就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应该想破脑筋,怎样策划、写故事、角色设计、场景设计、配音、合成、审核等等。做些切实可行的事,真正拿出优秀的作品出来。我想也许一部优秀的作品,没能提高我们国人对动漫的信心,那么很多很多部,就可以的呀。所以切勿太急功近利了,想想做出来的东西都上不了荧屏,得不到大众的心,好意思说前景有多好多好。当然,每个人都会犯错,会改正错误就是个“好孩子”。我们对中国动漫还是是很有信心的,比方说,笔者不得不提得就是缔造了很多经典动画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它就好比美国的迪斯尼、好莱坞,无论怎么说,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敬意的公司,一个为中国动漫做出突出贡献的地方。笔者想对美影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能不能把动画的受众人群扩宽些,多做些不仅小孩爱看,大人们也爱看的动画或者就做些更倾向于青年人爱看,思想更有深度想象力更为丰富的动画。笔者和大家都在期许并耐心等待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出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