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围田和梯田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9 18:18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01-28 19:01
围田和梯田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1-28 19:51
我简要说下:与水争田,与山争地——围田和梯田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然而,土地面积又是有限的.农业起源之后,一些自然条件较好,适合于农业的土地首先得到了开发和利用,这些地方一般来说,土壤都比较肥沃,植被较好,水源比较方便.但是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耕地面积就开始显得不足,需要扩大耕地面积,把原来一些不太适合农耕的土地,经过一定的改造,使它种上庄稼.围田和梯田就是人们力图扩大耕地面积的成功范例.围田,又叫做圩田.圩,即堤的意思.围田、圩田就是筑堤以绕田的意思.长江中下游地区,许多地方由于临近江河湖海,地势低洼,容易被水淹浸,不利农作,于是需要筑堤挡水.是有圩田的出现.春秋末年,以越族为主体建立的吴国和越国,就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开始围田了,当时的苏州城附近都有大片围田的分布.楚灭越以后,春申君在吴国故地继续发展围田.至秦汉时期又进一步推广.然而围田的大规模发展却是在唐宋以后.唐宋以后的围田已不是简单的筑圩围水,还有河渠、门闸等水利设施.加上这些水利设施之后,筑圩的作用已不再是简单地挡水,还可以在干旱时开闸引江水进行灌溉,使圩田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给农民带来很大的利益.(附《数书九章》围田图)圩田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每一区圩田方园都达数十里至数百里,就如大城市一般,如,永丰圩圩岸周围长二百余里;太平州当涂县的广济圩岸长九十三里;太平州黄池镇的福定圩,周围四十余里;无为州庐江县的杨柳圩周围五十里;宣成县的化成、惠民两圩圩岸共长八十余里;芜湖的万春、陶新、政和三圩圩岸共长一百四十五里.如宣州宣城县的化成圩,水陆田达八百八十余顷;建康府溧水县的永丰圩,有田九百五十余顷;太平州芜湖县的万春圩,一千二百八十顷.(王祯农书围田图)还有一种规模较小的圩田,叫做“柜田”,柜田和围田一样,通过修筑围堤来保护农田免受洪水之害,它的特点是比围田小,围堤的四面都高有排水口,形制上如同柜子,这样做一是便于耕种.二是遇有水荒时,由于规模较小也便于采取办法,一是加固加高围堤,拒绝外水流入;三是田内积水也可以车干.而且由于规模较小,修筑起来也比较方便一些.(王祯农书柜田图)两宋时期,圩田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地区.圩田的发展,扩大了耕地面积,早在宋代有些地方圩田的面积就达到了水稻种植面积的90%,这对于稻米总产量的增加和人口的增长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人估计宋代的时候中国的人口总数就上亿了,这与水稻产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水稻产量的形成又主要来自圩田.宋代出现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便与圩田的发展分不开,因为苏州、湖州一带正是圩田最为集中的地区.明清时期,圩田更由长江下游向长江中游发展,在鄱阳湖和洞庭湖流域都有大片圩田(在洞庭湖地区称为“垸田”)的分布,使得这些地区成为新的粮食供应基地,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至今圩田地区仍然是水稻的主产区.梯田是在山区丘陵区坡地上,筑坝平土,修成许多高低不等,形状不规则的半月形田块,上下相接,象阶梯一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功效.梯田最早起源于何时不得而知,有人认为《诗经》中的“阪田”就是原始型梯田.唐代云南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已经开发出了梯田.这样梯田用山泉进行灌溉,能够做到旱涝保收.梯田之名,始见于宋代,南宋诗人范成大在《骖鸾录》中记载了他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市)所看到,丘陵山坡上都是水稻田,一层一层的直到山顶上,称为梯田.当时闽、江、淮、浙、蜀等地都有许多梯田的分布.福建梯田最多,安徽也有许多梯田,浙东多于浙西,江西的抚州、袁州、信州、吉州、江州等地都有梯田分布.元代王祯不仅给出了梯田的概念,而且还最早总结了梯田的修造方法.根据王祯的记载可以看出,梯田的开辟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土山,这种情况只需要自下而上,裁为重磴,即可种艺;二是土石相半,有土有石的山,就必须垒石包土成田;三是如果山势非常陡峭,似乎就不能按照常规去开辟梯田,则只好耨土而种,蹑坎而耘.不管是那种梯田,只要有水就可以种植水稻,没有水则只能种旱地作物,如粟,麦等.(王祯农书中的梯田图)梯田由于地势较高,主要依靠天然雨水灌溉,因此,有的地方称梯田为“雷鸣田”.由于靠天吃饭,一旦天不下雨,或雨季提前、推后,都容易造成干旱,为了利用有限的水源,宋代以后人们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这便是修筑陂塘,选择地势较高,而水源又相对集中的地方,按照约十亩即拿出二、三亩的比例,开挖池塘,用以蓄水.池塘的堤岸要求高大些,而池塘里面则要求深广,这样做有许多好处,首先,池塘深广,可以容纳更多的水,为梯田提供灌溉水源,发大水时,也不至于泛滥成灾.其次,高大的堤上,可以种植桑、柘,桑柘可以系牛.牛在夏天时可以得到凉荫,而堤经过牛的践踏而坚实,桑、柘又可以得到牛的粪便等.除修筑陂塘以外,还采用高转筒车引水上山来解决梯田缺水问题,有时山势太高,一架筒车还不能将水运到目的地,便用两架筒车来接力,在两架筒车之间开挖一个池塘.由于水源问题得到了解决,所以梯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尽力耕”的情景.(池塘和高转筒车图)解决梯田干旱的另一种办法就是从品种上去做文章,选择生育期短的品种种植,因为生育期短的品种,对水的需要量也小,如宋代时就有一种所谓的“高田早稻”品种,这个品种自种至收,不过五、六个月(现在看来五、六个月的生育期已不算短),在这五、六个月期,不过灌溉四五次,因此可能确保丰收.宋真宗时还曾从福建引种一种原产于今越南的水稻品种“占城稻”,散发给江淮两浙地区种植.这个品种的特点是早熟而又耐旱,它的引进可以解决“高仰之地”稍旱即水田不登的问题.而早熟稻引进的意义又远远超出了梯田本身.梯田,自唐宋出现以后,一直沿用至今,今天在一些山区仍然有大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如潦草
  • 2021-01-28 21:30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