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08:07
  • 提问者网友:相思似海深
  • 2021-12-22 14:22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在受到毒素、紫外线、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过,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内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 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 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这个实验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2001年年底,美国的大卫??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平斯基改变了一些老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HO-1的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只有10%。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下列不能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是 ( ) A.让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 B.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 C.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在一星期之内可以幸存。 D.对缺少制造HO-1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都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 下列对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氧化碳对大肠的收缩和胃的排空有帮助作用。 B.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O-1所能完成的任务。 C.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医药界不应该拒绝它的治疗潜力。 D.人体在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时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氧化碳如果使用不当,对人类的危害一般不明显。 B.美国一些著名的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特别理想的效果。 C.一氧化碳在人类器官移植手术中作用明显,不再需要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评估。 D.科学家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使用一氧化碳有可能提高人类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者煙囻
  • 2021-12-22 15:30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小题1】B (这是一氧化碳危害人体的情况) 【小题2】C(这是乔和贝奇研究后得出的看法,并非一氧化碳可以救命的原因) 【小题3】D(A、从第三段看,危害是明显的,B、原文结尾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C、从最后一段看,希望将其“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就有必要进评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12-22 15:40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