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何典故?哪首诗可以表达?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30 03:43
  • 提问者网友:精神病院里
  • 2021-03-29 11:29
六尺巷位于市区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巷道南侧原为清大学士张英府邸,北边为吴氏宅。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5年,桐城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市人民政府拨款在其遗址进行复建与扩建。现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西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石等,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景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0-02-03 11:44
清代礼部尚书张英。其家人修建府第,因地界问题与邻居发生了争执后,张英写的。
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也叫仁义胡同,有六尺多宽,百米来长。传说巷旁原住张吴(一说方姓,一说叶姓)两家,张家之子张英(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吴家越地而用,张家驰书京城,张批诗后寄回。家人见信后照办,让地三尺,吴家亦感张诗有理,也让地三尺,形成了六尺之巷。

张英批诗一首寄归。诗云“千里送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遂退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让三尺,故成六尺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慢性怪人
  • 2019-11-18 08:58
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 六尺巷牌坊   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   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惟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