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到明是如何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的。
答案:5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8 08:33
- 提问者网友:星軌
- 2021-03-27 16:46
从秦到明是如何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03-27 16:53
秦始皇始设宰相,上辅皇帝,下统百官,位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汉初,武帝设中外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令其任尚书令、侍中等职,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魏晋南北朝时,三省逐渐形成,至隋唐,又得到很大发展。三省互相监督和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宋初,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行相权,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以削弱相权;元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宰相权,至元后期,相权愈来愈大,甚至可左右皇位的继承;至明时,太祖废宰相,皇权进一步加强。不过,皇权达到顶峰,是出现在清雍正帝设军机处时,而不是太祖废相制时。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3-27 19:42
秦始皇,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和九卿,设立皇帝制度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分割了部分相权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避免中央官员垄断
唐太宗,设立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制,分割相权;进一步扩大科举制
宋太祖,设立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三分相权
元世祖,重用丞相,造成相权扩大
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度
清康熙,南书房
清雍正,军机处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分割了部分相权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避免中央官员垄断
唐太宗,设立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制,分割相权;进一步扩大科举制
宋太祖,设立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三分相权
元世祖,重用丞相,造成相权扩大
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度
清康熙,南书房
清雍正,军机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