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在李劼人先生的笔下,明代蜀王府是什么样子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0 19:22
  • 提问者网友:火车头
  • 2021-01-19 21:26
在李劼人先生的笔下,明代蜀王府是什么样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1-19 21:32
在李劼人先生的笔下,明代蜀王府是什么样子呢?
李先生在他的历史回忆中,是这样描述的:“明代蜀王府的规模很大,几乎占去了当时成都城内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达38万平方米。北起骡马市街,南至红照壁街,东至西顺城街,西至东城根街。藩府有两道城墙,内城之中有十几座宫殿,内城之外、夹城之内为园苑。外城外是御河,河上有三道拱桥。再南又有大桥三道,跨于金河之上两侧。整个宫殿坐北朝南,建筑巍峨雄伟,金碧辉煌。园林景致优美,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其中的“菊井秋香”被誉为当时成都的八大景观之一。宫城前面有三道门洞。门外是广场和宽100余尺的御道。与门洞正对。在600余米处,是一堵20余丈长、3丈来高的砖影墙,因为它是红色的,所以名为红照壁。在门洞外250米左右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亭子,是王宫的鼓吹亭,东亭名为龙吟,西亭称作虎啸。”
犹如仙山琼阁的蜀王府宫城,不仅景象万千,叹为观止,而且,工程质量,十分的严格考究。
中国古代,楼台亭阁、庙堂宫室的建筑技巧和质量历来享誉于世。对于皇室宫廷而言,建筑规格和要求,更是高之又高。从明代史料的如下几则记载便可想而知:
“烧造之事,在外临清砖厂,京师琉璃黑窑厂,皆造砖瓦,以供营缮。”(据《明史》)
“窑冶旧有砖瓦、石灰,今归营缮司。其烧造、铸造诸器物,皆官府取用,……凿石取煤,具有禁令,今列于后。”(《大明会典》)
“凡南京琉璃窑砖瓦,万历元年奏准,行南京内官监。将黑沙洲租银二百两,尽数采柴,伐该窑烧,以备修理。”(《大明会典》)

“万历十二年十月庚申,工部覆司礼太监张宏传砖料内粗糙着申饬烧造官条亲查验,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方准发运。诏申饬之。”(《明实录》)
从上述史料可以认定,在明代,中央王朝对宫廷府邸的建筑材料和构件等是有一定规制的,管理制度是严格而具体的,执行者是绝对不能怠慢的。不是吗?连宫廷使用的“砖料”都有“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具体规定。
当年,康太监在督建蜀王府的过程中,花费了明朝国库的大量钱财银两,被户部不满而上奏皇帝,朱元璋大怒而敕其自尽。朱椿长大来成都就藩,发现历时八年(1382年——1390年)修建的蜀王府竟然如此富丽雄伟,认定应该花费那么多的钱财,康太监被父皇误判为贪污,而敕死,是冤枉的。于是,在成都修建了“康公庙”
(今康庄街位置)以悼念康太监。其实,康太监的确死得冤枉。当初,朱元璋派他到成都督建蜀王府,曾特别吩咐“修好点”。而康太监又深知朱元璋特别喜爱朱椿。所以,康太监领奉圣旨之后,星夜兼程,赶赴成都,备工选料,大兴土木,建筑工程极尽豪华堂皇,真正地应验了明太主的诏谕:“非壮丽无以示威仪”!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