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诚者,将之成也,无诚者,将之败也。是谁说的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1 20:07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12-01 08:51
诚者,将之成也,无诚者,将之败也。是谁说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撞了怀
  • 2021-12-01 09:24
《中庸》二十五章云: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对于“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朱子说:“言诚者物之所以自成,而道者人之所当自行也。‘诚’以心言,本也;‘道’以理言,用也”。朱子说“诚者物之所以自成”,加了一个“物”字,显然是受到下文“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的影响。朱子注解“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故必得是理,然后有是物。所得之理既尽,则是物亦尽而无有矣。人之心一有不实,则虽有所为亦如无有”。两个“无有”的意思正好相反,此外,朱子理解的“物”是天下之物,是《大学》“格物”之“物”,而《中庸》“诚者物之终始”之“物”却是心物一元的,“物”即是“而道自道也”之“道”。并且“道”也不是客观之理,而是性之全体所展现出来的大用,所谓“率性之谓道”。
《中庸》二十二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诚者自成也”即是以至诚尽己之性,尽己之性,自然也在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以至赞天地之化育,所谓“而道自道也”。《中庸》首章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不可须臾离“性”,离“性”即非“道”。墨家摩顶放踵利天下,不是自成,而是舍己为人,离开了自性,故偏离了正道。“诚者自成”,但又“非自成己而已也”,杨朱为我,但只是为躯壳之小我,不是为自性之大我,把人、我绝对对立起来,所以也是异端。儒家是修己以安人,正己而物正者,贯通人我内外,“成己,仁也;成物,知也”,“仁”是成己之道,“知”是成物之道,“诚者自成也”是“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中庸》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