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陋室铭 (12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31 10:51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12-31 05:34
陋室铭 (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下面句中划线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2分)A.何陋之有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醉翁之意不在酒【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3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小题3】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2分)
【小题4】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 、  、  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5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12-31 07:00
(答案→)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之”的认知能力。例句和“C”项中的“之”都是“助词、无意义”。【小题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此句时注意省略的“于”即可。【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作者的品德来理解“陋室不陋”的原因即可。【小题4】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文章的内容来概括从哪几个方面来“陋室不陋”,然后根据“不陋”的方面来感悟作者的节操和情趣即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12-31 08:04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