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徽州古民居的历史价值

答案:6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31 18:09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3-31 05:00
徽州古民居的历史价值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3-31 05:53
作为徽州文化最具典型和普遍意义的载体物——那些分散存立于古徽州大地上的众多风格特异又典雅巧丽的徽派建筑,乃是中国农耕文明社会后期较为成熟的一大传统建筑样式,主要以古水口、古民居、古园林、古祠堂、古牌坊、古亭阁、古桥、古塔、古庙宇等具象实物存在为体现形式,它既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造就出来的、集合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体的一种物质实体,又是古徽州社会历史上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经济、政治、以及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在物质形态和精神理念上的反映,它受到徽州山水自然因素的制约与古代民间堪舆风水理论的影响,具有高超的建造技艺和浑厚的文化蕴意,尚且地域特征鲜明,其中数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最突显,号称徽州“古建三绝”,它们融古朴、秀巧、典雅、富丽于一身,在造型、功能、装饰、结构诸方面自成一格,保持着独特的艺术风采和魅力,不仅具有实际应用功能和开发使用功能,而且具有科技工艺价值、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乃至旅游观赏价值。

  徽州古民居的布局安排和设计建造注重的是建筑与环境、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透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这是它的一大特色,堪称中国古代人居建设的杰出典范之一。首先在徽州众多的自然村落里,那成片的古朴民居鳞次栉比,遥望鸳瓦鳞鳞、粉墙矗矗,棹楔峥嵘,鸱吻耸拔,跃动着和谐的美感。再从其外观造型看,徽州古民居不仅有低层及坡顶形式,而且还升高房屋顶两端或印斗式或鹊尾式的山墙使其超过屋面及屋脊,建造成呈水平线条状和对称跌落的三叠式或五叠式马头山墙(俗称“封火墙”),既可防火焚屋也可御风掀瓦,不但实用尚且美观。那些宅屋大多坐北朝南,倚山枕水,或两层楼或三层楼砖木结构,其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民间俗称三间式:中为厅堂,前辟天井,侧设两厢卧室。厅堂乃是整个宅屋的主体部分和公共场所,主要用于迎接宾客、举行婚丧红白喜事大礼、开展祭祖祀先活动等,也是居家族众会聚议事和日常起居之处。一般厅堂之间,家具陈设古朴雅致,中堂与立柱之上及两厢外壁间大多布置颇有品位的字画或者垂悬古旧楹联和书画小屏,盈溢者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屋内天井则具有通风排水、采光纳气的功能作用。居家之人端坐厅堂之上,就能够晨沐朝霞、夜观星斗,深切契合着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有些家庭还在天井中设置假山,摆放盆景,并砌池养鱼,可谓怡然惬意。倘若依据天井位置和布局形制,徽州古民居宅屋大致可分四类:其一为“凹”字型住宅,一般为三开间、内天井,俗称“一颗印”;其二为“回”字型住宅,多为两进各三间楼房,实为两座“凹”字型住宅相向组合而成;其三为倒“工”字型住宅,实为两座“凹”字型住宅背向组合而成的双天井宅楼;其四为“曰”或“目”字型住宅,也就是三间两进或三间三进宅楼,各进之间均辟有天井且两边俱以廊房相连。整座宅屋相对封闭,除大门、边门外,只开辟用于防盗的小窗,因为徽州居民中大半成年男子都在外经商或做官,居家者多属妇孺老幼,为保障人身财产安全需要宅屋建筑密实牢固。在悠长的历史岁月里,各家门户一旦关起便自成一统,相对独立,边门一开则合族由一个大门出入,大家共同拜祭祖宗先人,这生动反映了古徽州人聚族而居历久不变的乡俗民风。同时,一村之中,往往毗连宅屋座座相挨,进进套建,一如人们惯常所云“三十六天井,七十二槛窗”之景况,其规模恢弘,又真实再现了徽州宗族世家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的历史事实。

  同其它徽派建筑物一样,徽州古民居也多采用砖木石原料构造而成,且无不将镂刻着山水人物、花草鸟兽、纹饰图案及戏文故事等富丽内容的砖雕木雕石雕构件,镶嵌应用在宅屋的门罩、门窗、门额、栏杆、梁柱、雀替、承托、柱础、裙板、庭院、花台等单元处,表现出卓绝的建筑装饰水平与高雅的实用艺术品位,使宅屋精美,如诗似画,此乃古徽州民居宅第的另一大特色。诸如黟县西递的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履福堂、膺福堂、笃敬堂等、黟县宏村的承志堂、德义堂、三立堂、乐贤堂、培德堂、松鹤堂等、歙县棠樾的五世同堂宅第、县城斗山街成片古民宅等、休宁县溪头村的三槐堂等、祁门县渚口村倪氏兄弟“进士第”(又称“一府六县”宅第)等、婺源县江湾村的培心堂、敦崇堂等、绩溪县上庄镇的胡开文纪念馆、胡适故居和瀛洲村162号章锡久户古宅屋等,此外还有屯溪区的程氏三宅、徽州区的潜口民宅、呈坎村毗接成片的明清宅第等均为徽州古民居的典型代表。有意思的是,徽州古民居如今还堂皇地走向了世界——原属休宁县黄村的荫馀堂于近年被整体原封移迁到美国麻萨诸塞州波士顿落户并供人们参观,向世人展现了透现传统徽州文化韵味的徽派建筑的奇特魅力,从而也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21-03-31 08:47
24孝图
  • 2楼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3-31 08:24
徽州,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皖、浙、赣三省的交界处。这里山岳绵绵,横亘着黄山、齐云山(白岳)及其余脉,缠绵数百里,形成皖南的丘陵地带。由于地处中亚热带地区加上独特的地形,形成了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徽州的古 林形成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整个徽州就是一个大的园林,一个“中国画中的乡村”。
徽州古建筑以徽州地区的地理山水为背景。徽州山水迤逦,丘陵起伏,地少形狭,山高水长,这样的地理状况制约着徽州园林的范围、格局、体式。因此,靠山采形,傍水取势,顺其自然就成了其一大特色。其实质就是师法自然。
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筑宫殿,建园林,不仅刺激了徽商从事竹、木、漆经营,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徽州是“文化之邦”,徽商致富还乡,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开始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
现存的古村落如有名的西递、宏村,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徽州建筑风格。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站在高外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借落有致。
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从整个外观上说,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信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
  • 3楼网友:雾月
  • 2021-03-31 06:55
我也想问这个问题!!!
  • 4楼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3-31 06:14
徽州,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皖、浙、赣三省的交界处。这里山岳绵绵,横亘着黄山、齐云山(白岳)及其余脉,缠绵数百里,形成皖南的丘陵地带。由于地处中亚热带地区加上独特的地形,形成了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徽州的古 林形成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整个徽州就是一个大的园林,一个“中国画中的乡村”。
徽州古建筑以徽州地区的地理山水为背景。徽州山水迤逦,丘陵起伏,地少形狭,山高水长,这样的地理状况制约着徽州园林的范围、格局、体式。因此,靠山采形,傍水取势,顺其自然就成了其一大特色。其实质就是师法自然。
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筑宫殿,建园林,不仅刺激了徽商从事竹、木、漆经营,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徽州是“文化之邦”,徽商致富还乡,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从而开始和形成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
现存的古村落如有名的西递、宏村,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徽州建筑风格。古村落选址一般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一般依山傍水,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鳞次栉比,散落在山麓或丛林之间,浓绿与黑白相映,形成特色的风格。同时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古塔和园林杂陈其间,使得整个环境富有文化气息和园林情趣。站在高外望村落,只见白墙青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借落有致。
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从整个外观上说,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信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