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做一件汉服要多少布料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5 06:14
  • 提问者网友:捧腹剧
  • 2021-11-14 06:07
做一件汉服要多少布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安江南
  • 2021-11-14 07:06
做汉服需要多少布料,提供一个参考.
1.5幅宽:
1, 襦裙(上襦下裙):交领上襦2米,对襟上襦1.5米, 下裙2.5米。
2,批帛 :1米(1.5幅宽) 不拖地 。
3,曲裾深衣:6 米,(2.5米幅宽,大概需要3米半) 衣缘(含腰带):2.5米。
1.5幅宽:
1, 直裾: 3.6米, 衣缘(含腰带):2米 。
2, 高腰襦裙: 上襦和裙:4.5米( 2米幅宽), 裙: 2.5米(2米幅宽) 3米(1.5米幅宽) 。
3, 曲裾深衣:
身高1米6 。 衣长1米4,缘宽是75毫米。(尺寸是穿中跟鞋的,穿平底鞋子衣长缩短5公分) 。
露出手的,衣宽取1米35,缘宽取75毫米;不想露手出来就将衣宽加到1米5。
胸围取二尺六寸;腰围取二尺三寸;裉(肩膀部位)取不小于五寸半。
袖子口的大小不小于20公分即可,大则不限。
下摆(周长)最好不小于1米4,否则有迈不开腿的可能。
布料所需标准:1.2至1.8m宽的布,普通身材的人(2.5米宽以上减半),以下标准为网络上提供,请参照自己的身材决断,建议不是非常瘦小的朋友每种布料多加半米至一米。
直裾深衣主料:2倍上身长+2倍下身长+1倍袖宽 。
曲裾深衣: 2倍上身长+2~4倍下身长(根据绕的圈数)+1倍袖 。
宽襦: 2倍上身长+1倍袖宽(这个上身长比做深衣的上身长要长,比照西式衬衣长度差不多) 。
裙: 2倍下身长 。
褙子: 2倍肩膀到膝盖长度+1倍袖宽 。
直裰: 2倍全身长+1倍袖宽衣缘腰带 。
深衣标准
1、袖宽:45cm到75cm
按照士的等级,周制规定为二尺二寸,当今50cm,刚好齐腰。所以後世(如朱子制度)一般是采用齐腰的,也就是50cm以内。但如果按照明尺,二尺二寸大约75cm,已经相当於周尺的三尺三寸,也就是大夫级别了。按照明制,朝祭服用周尺三尺,所以现出土的朝服就是75cm,这是最高等级了,所以汉服袖宽没有超过这个尺寸的理由。明黄梨洲深衣用指尺,二尺二寸可能非常大,但我们建议不要超过75cm。
2、袖展(两袖展开的长度):200cm到240cm 。
明朝实物一般220cm到250cm,也就是规定的出手六寸、回肘减三寸,回肘。不宜过短。
3、袼:24cm到50cm
明朝袖根一般一尺,也就是34cm,最短七寸,24cm.。深衣规定袼之高下可以运肘。一般人的上臂长45cm,所以袼最好如此,以符合制度。但如果超过50cm,将不好系腰带。
4、缘边:领缘5cm到13.5cm,其他3.5cm到13.5cm。
周制领子两寸,其他侧缘、袖口、底边都缘一寸半。明朝则上宽领,达四寸。我们推荐领缘7cm,其他5cm。
5、腰围:
周制七尺二,约166cm。明朝服饰有遵守这个宽度的。今天做也应当比腰围宽出许多。
6、大带:5cm到14cm,长不少于300cm
周制士大带宽二寸,应打结後垂下三尺。朱子制度打结後垂到与下摆齐。如果用大夫等级,带四寸,我们还是推荐士级别,7cm为宜。另,严格说,应当缘边,且只有下垂的绅缘边。但考虑到工业生产,这个无法统一,所以改为全缘也是唯一的办法。按明朝风格,大都是全缘的。但朝服制度中的大带是严格遵照礼记的。当然明朝出现了大带有扣的改良,这个也无法批量生产。大带应该用五彩绦加固,这个大家可自行置办。
7、衣长:应到脚面。
最长去地一寸,最短去地七寸。
8、下裳:应为十二片全等的梯形,且下宽是上宽的两倍。
9、颜色:作为平常,这个无所谓。但礼仪中,既然要根据深衣制度,那就应当参考朱子的规定,白衣黑缘,或参照明中单用白衣蓝缘。
10、收袪:28cm到41cm,或不收。
按制应当从肘部渐渐圜收,然後收一尺二寸的袪(袖口),如果是三尺三寸的侈袂,则收一尺八寸的袪,只有收袪部分缘边。明朝则是通缘,一般收袪,也有不收的。
11、圆袂:一般理解为从肘部渐渐圆收到袖口,形成圆弧。但梨洲则理解为渐渐圆收到腋下,这是由於明朝一般是直袖或琵琶袖的。今天的韩国则一般处理成带圆角的方袖。鉴于今日的审美,不必做要求,只要是合适的汉服袖形即可。
12、义领:如果是礼仪场合的著装,最好不要义领。
13、接缝:背缝负绳及踝,必须保留。下裳十二幅拼接不能少。其他由於布幅变化,不必要求。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