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述】
材料 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
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
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9分)
历史参考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述】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康熙十七年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21:38
- 提问者网友:山高云阔
- 2021-02-06 11:58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2-06 13:16
(答案→) 解析:(1)第一问,材料的第一段中“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表明黄宗羲是反对清政府统治的,而从倒数第二段的“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表明他对清政府的认可与赞美,尤其是“圣主”两个字,表明了他对清政府的赞誉。(2)黄宗羲对清政府态度变化的原因需要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客观上清军入关后,它的统治逐渐的稳固,原有的满汉民族矛盾以逐渐得以缓和,清政府为了稳定自身统治而实行一些汉族知识分子能接受的政策等等。主观上是黄宗羲面对上述社会现实对清政府的认可与接受。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过活
- 2021-02-06 13:35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