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之对联文化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4 09:21
- 提问者网友:欲劫无渡
- 2021-01-13 11:55
中华传统文化之对联文化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1-13 13:26
对联文化: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的内容可以是写景状物,也可以是写人叙事。 对联的起源:楹联习俗源于中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对联文化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的内容可以是写景状物,也可以是写人叙事。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作为一种习惯,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称为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对联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部分对联才需要押韵)。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历史渊源-对联的起源
楹联习俗源于中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
西晋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现代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21世纪初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的创作方法及规则
又对又联
对联的基本章法,是又对又联。
对,是对立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联,是两者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统一起来,表达一个主题。
对 仗
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平 仄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断定对联的上下联,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结 构
对联除要求押韵和对仗外,词组和结构也是有一定规则的。如:
单组,四字结构:
上联:知足常乐;
下联:能忍自安。
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与“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在谋篇布局对联词组时,一定要注意上下联的词组结构必须相同,这亦是对联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
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5、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6、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文化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的内容可以是写景状物,也可以是写人叙事。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作为一种习惯,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称为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对联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部分对联才需要押韵)。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历史渊源-对联的起源
楹联习俗源于中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
西晋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现代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21世纪初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的创作方法及规则
又对又联
对联的基本章法,是又对又联。
对,是对立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联,是两者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统一起来,表达一个主题。
对 仗
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平 仄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断定对联的上下联,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结 构
对联除要求押韵和对仗外,词组和结构也是有一定规则的。如:
单组,四字结构:
上联:知足常乐;
下联:能忍自安。
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与“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在谋篇布局对联词组时,一定要注意上下联的词组结构必须相同,这亦是对联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
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5、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6、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夜余生
- 2021-01-13 13:37
“对联”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文学形式之一。“对联”,也叫“对子”、“对句”、“对”、“联”。根据对联位置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门联、楹联、寿联、挽联、春联等。古今宫殿寺观、亭台楼阁、府衙官邸、川石池瀑、园林艺苑、厂房店市、民宅农户乃至器物书画、报端刊头、案边壁上等等,都有人喜欢用对联,真是雅俗共赏。有许多对联妙趣横生,令人拍手叫绝。这是英美等外国入难以体会得到的,但凡是来中国旅游和工作的外国人,随处都可以看到它,尤其是节庆时日,光彩夺目。为此,本书特于此简单介绍,以便中外交流。
现今我国很重视中西方的经济交流及合作。中外合资企业喜庆之日,写一副对联向宾客表示自己的愿望、宗旨或抱负,很有意义。对联总是言简意精,宾客读后马上可以牢记,其“广告”作用极佳。借用一副老对,意味也无穷。例如:
生 意 兴 隆 通 四 海
财 源 茂 盛 达 三 江
“四海”,原指我国四境海域之内,意指全国。现冠“中外合资企业”,其义可扩大到我国四境海域之外,即通世界。“三江”原非实指。是指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流域(“三”在此是表示多数的意思),意指全国。用这幅对也给人吉祥之感。
旧时中国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门的两旁都要换上新对联,表示弃旧迎新,展望新的吉祥的一年。喜庆的对联,都是用毛笔在红纸上写的。特别考究的人家是用金粉写在红纸上,或者,先用毛笔写上黑字,然后再用金粉套黑字的边。对联上的字,尽量请书法写得漂亮的人写,既光门楣,又表示对未来恭敬之意。
对联,写得好也是不容易的。从一副对联里往往可以知道一个人的知识面,因此旧时有的考官考学子,往往就是先考对联。或出题目要求考生做一副对,或考官出上联,让考生对下联。对不出来,即表明考生没有水平,遂不让他们考其他的内容。
有一个故事,古代海南省一个渔夫,平时也为过路人摆渡。有一天,一个黑小仔挑着两捆书和行装要乘船过渡,渔夫见他满头大汗,问他要到那里去?他说:“我进京赶考(考状元)。”渔夫哈哈大笑,说:“你这副模样哪里是‘赶考’的料?”这渔夫原来多次上京赶考落第,老来隐居当渔夫,并为过路者摆渡,故肚子里颇有经纶。他就对那黑小仔说:“你还是回家去罢,免得白跑。”黑小仔坚持要去。他就说:“你一定要去,那么我出副对给你对,对得出来,我就把弥摆过去,一分钱不收。对不出来,你只好回去,哪里有水平去赶考。”黑小仔见是个渔夫,很自信地说:“好,您出吧!”那渔夫毫不在意地随手指指他捕渔的竹笼说:“你就对这里边的东西罢。”接着出上联:“鳝长鳅短鳗生耳”,这个对范围很小,是非常难对的。”但黑小仔不慌不忙地接下去说:“龟圆鳖扁蟹无头”。对得妙极了,同来乘船过渡的人听了拍手叫好。那渔夫刮目相看,颇感惊奇,并暗暗佩服。便让黑小仔上船。黑小仔名“邱浚”,是海南琼山府城人,自小聪颖。此次上京考试,才学名列榜首,本应为状元,但因手指之间有点像鸭蹼而遗憾。“状元”不仅取才,还要取貌。因此被录取为第三名——探花。以后他一直做到宰相。
对联还是一种斗争的武器。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毛泽东曾引用过: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对联的作者是明朝初年江南才子、《永乐大典》主编解缙。
永乐年间的一个冬天,礼部尚书的夫人做寿。解缙等不少京官都前往祝寿。有人提议,请善于作诗做对的解缙贺诗一首。解缙却提出做对子。此时锦衣卫的头头纪纲笑着说:“各位都是文人学士,我也来凑个热闹。我出个对,看谁能对上。对上了,我认罚,喝了这杯酒。”他见大家不作声,便念道:“塘里水鸭,嘴扁脚短叫呷呷。”念毕,稍息,他见解缙只顾喝酒,不加理睬,便肆意笑道:“我这对,连解学士也难倒了,还是我自己来对吧!”说着摇头晃脑地念道:“洞中乌龟,颈长壳硬矮拍拍。”解缙一听,知道纪纲是在讽刺他生得矮小。
这纪纲原来是个落弟秀才。朱棣起兵那年,纪纲去投军。由于他善奉迎拍马,很得赏识,朱棣当明朝永乐皇帝后,便让他做掌有生杀大权的锦衣卫。平时,他仗势欺人,残害忠良,大家都敢怒不敢言。解缙想,今天我倒要教训他一下,替大家出口气。于是,解缙高声道:“刚才蒙卫帅看得起,过席出对。解某不才,但不敢忘了礼尚往来的古训,现下也出一联向卫帅求教。”他全依纪纲对的句式、用词和字数,高声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客人们一听,哄堂大笑。原来那纪纲长得高,脑壳特别大,多数京官了解他的出身。知道这上联还有更深一层的讽刺意味。那纪人听了心中有数,无不笑逐颜开。
纪纲被羞得像只落汤大虾,满脸通红,却又不好发作。他心里发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杀解缙。誓不为人。后来,纪纲果然与没有当上皇太子的汉王勾结在一起,硬是把解缙打入天牢,害死在狱中。
古今名对妙对很多,俯首可拾。这朵深受中国民众喜爱的艺求之花不开在使用英文等西文的国度,而开在使用汉字的中国,其原因何在?因为这朵花的“土壤”是汉字,没有汉字,这朵花就开不起来。汉字的“土质”和西方文字的“土质”不同,因此用西文的国度长不出这朵“花”来。下面我们看根据:
第一,对联语句以两个音节连读为主。
前面已经说过:由于汉字对汉语起反作用,汉语言形式以两个音节连读为主的形式,三千多年来人们已感到习惯。两个音节连读使语句成偶、骈行、整齐,人们当然也就喜闻乐见了。对联便是依人们这一心愿产生的,这属心理基础。当然,对联的发展不仅在于形式,还在于它以简短的两句话可以表达丰富的内容。各种人物都可以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意愿、情趣、思想等。
对联的具体形式是从诗句演变来的。《辞海》(修订版)说:“相传始予五代后一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见《蜀祷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遂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古今对联很多,句中音节仍以两个音节为主。孟昶这副对中的“新年”、“余庆”、“嘉节”、“长春”就是两字连读的。(在汉字下用“ ”表示两字连读。下同。)下面一副对也是连读的多: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我们再举一副特殊的对联来考察。浙江温州江心寺大门前有一副“绝妙对”。温州踞江临海,在瓯江当中的江心寺,每天都可以看到瓯江潮水的涨落和浮云的涌散。对云:
海 水朝 朝 朝 朝 朝 朝 朝 落;
浮 云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消。
这幅对中上联有七个“朝”字,下联有七个“长”字。 “朝”、“长”二字都有异音:朝(zhao)读作“chao”,音同“潮”,借“潮”义;长(chang),读作“zhang”,音同“涨”,借“涨”义。
这样可以有三种读法:
其一: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其二:海水潮,朝潮,朝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涨,长长涨,长消。
其三:海水潮,朝潮,朝潮,朝朝落;
浮云涨,长涨,长涨,长长消。
不论怎么读,两个音节连读都占优势。如果各字音节分开读,意义就不可理解,数音节连续又不能表达合适的意思,可见用汉字写对联才有这样的特殊作用。
在对联中妙用汉字的形、音、义,可以使“对联”增辉。如拆字对、离合对、增损对、借音对、谐音对、叠音对、歇后对、复叠对、回文对、数字对、双关对、嵌字对等等。汉字如果全部以拼音文字取代,可以肯定,“对联”艺术也将随之消亡。只有保存并发展汉字,“对联”艺术才会进一步发展。
第二,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完全相等。
对联字数相等是美的要求。一副对联,一边长一边短挂在楹柱上或贴在门的两旁不对称,很难看。对联不仅要求上下联总字数相等,联中有词组或分句,其词组或分句的字数也必须相等。少,儿学作对,是带有游戏性质的,一人出上联,一人对下联。用这种方法,快速提高孩子识字量和用词的能力很有好处。对对,少到两个字,多到一两百字。不等。一般以五至十字居多,七字最为普遍。写在楹拄上或门两边的对,都是直写的。这种形式的要求,英文就无能为力。用英文字写,即使上下联音节相同,结尾也无法整齐;直写更不是英文字的能力。浙江<钱江晚报》2000年12月7日7版《中英文对出“天下第一联”》说:据新华社电,“前在长沙结束的全国首届“楹联文化与楹联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展出一副特殊对联,上联是英文而下联是中文。据介绍,目前还没有发现第二副这样的中英文对联。”
上联:To China for china, China with china, dinner on china
下联:到前门 买前门,前门没 前门,后门 有前门
报道说:“英文,专家翻译成中文为:去中国买瓷器,中国有瓷器,吃饭靠瓷器。下联中文中第一个‘前门’意思是前面的门,后一个‘前门’意思是前门牌香烟。”
这副对联,对得确实妙,难得,但还有一点不足,就是上下对的长短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上联全部词加起来有42个字母,词与词之间共空7个字母的位置,两个标点占两个字母位置,加在一起,需占51个字母的位置。下联共有16个汉字,每个汉字占两个字母位置,合共占32个字母的位置;两个标点两个字母位置,汉字词与词之间不需要空格,这样中文下联比英文上联少占17个字母的位置。我们把两联接其所占位置排列起来,就是这个样子:
To China for china, China with china, dinner on china
到前门买前门,前门没前门,后门有前门两联长短参差不齐,不对称,挂起来难看,不符合对联的要求。
第三,对联要求上下联语序和词性相同。例如,前面举过的两副对联,其词性可分析如下:
第四。对联的平仄要求。
汉语音节是以声调区别意义的,音节调反映在汉字上就是字调。字调古代分平、上、去、入四声,写诗词、做对联的入讲究字调配搭和谐、悦耳,于是就将字调分为平仄两大类。古平声字为“平”,古上、去、入三声字为“仄”。这样分的原因,主要是这两类字数差不多,搭配平衡自如。现今普通话里入声字已经不独立存在,它分别并入平、上、去三声中去了。现在普通话里的上声和去声字(包括并入的入声字)都属于“仄声”字;阴平、阳平字中绝大部分属于“平声”字,只有少数由入声并迸的字才算“仄声”字,如:急、激、锡、竹、伯、合等。入声字,现在中国南方方言中大都保留其八声读法,容易辨认,北方方言则很少有保留入声念法的,因此一般北方人不易识别入声字。于是有人提倡,今后写诗或作对联等,可以不管入声字。都以普通话为标准,规定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字,以减轻今后青年人和外国入学习使用的困难。但是必须提出,如果学习、研究或学写古诗词、傲对联等,那是不能不注意入声字问题的。这是汉语的特点,也是汉字的特点。对联最需要重视上下联末字平仄:上联束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末字必须是平声字。旧时汉字直写是从右到左的,楹柱和门边等的对联,上联居右下联居左。有的人不知平仄,对对子中的内容又不大懂,往往就会把对联挂错或贴错闹笑话。对联中的其他字,凡讲究的都要论平仄,所谓“工对”。上下联同位置的字必须“平对仄”或“仄对平”,至少二、
四、六、八等双字位置上的字要注意。从五言七言诗中来的对,都是比较工的。例如:
欲 穷 千 里 目;
(仄)(平)(平)(仄)(仄)
更*上 一 层 楼。(*“更”字是可平可仄的字)
(平)(仄)(仄)(平)(平)
宜 将 剩 勇 追 穷 寇;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 可 沽 名 学*霸 王。(*“学”字是入声字,
应作仄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复词大量增多,平仄有的难于字字相对,那就放宽一点,人们还是欢迎的。
对联大都是书面文字,它十分注意视觉的对称美。字义有双关、三关更显含蓄丰硕。
现今我国很重视中西方的经济交流及合作。中外合资企业喜庆之日,写一副对联向宾客表示自己的愿望、宗旨或抱负,很有意义。对联总是言简意精,宾客读后马上可以牢记,其“广告”作用极佳。借用一副老对,意味也无穷。例如:
生 意 兴 隆 通 四 海
财 源 茂 盛 达 三 江
“四海”,原指我国四境海域之内,意指全国。现冠“中外合资企业”,其义可扩大到我国四境海域之外,即通世界。“三江”原非实指。是指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流域(“三”在此是表示多数的意思),意指全国。用这幅对也给人吉祥之感。
旧时中国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门的两旁都要换上新对联,表示弃旧迎新,展望新的吉祥的一年。喜庆的对联,都是用毛笔在红纸上写的。特别考究的人家是用金粉写在红纸上,或者,先用毛笔写上黑字,然后再用金粉套黑字的边。对联上的字,尽量请书法写得漂亮的人写,既光门楣,又表示对未来恭敬之意。
对联,写得好也是不容易的。从一副对联里往往可以知道一个人的知识面,因此旧时有的考官考学子,往往就是先考对联。或出题目要求考生做一副对,或考官出上联,让考生对下联。对不出来,即表明考生没有水平,遂不让他们考其他的内容。
有一个故事,古代海南省一个渔夫,平时也为过路人摆渡。有一天,一个黑小仔挑着两捆书和行装要乘船过渡,渔夫见他满头大汗,问他要到那里去?他说:“我进京赶考(考状元)。”渔夫哈哈大笑,说:“你这副模样哪里是‘赶考’的料?”这渔夫原来多次上京赶考落第,老来隐居当渔夫,并为过路者摆渡,故肚子里颇有经纶。他就对那黑小仔说:“你还是回家去罢,免得白跑。”黑小仔坚持要去。他就说:“你一定要去,那么我出副对给你对,对得出来,我就把弥摆过去,一分钱不收。对不出来,你只好回去,哪里有水平去赶考。”黑小仔见是个渔夫,很自信地说:“好,您出吧!”那渔夫毫不在意地随手指指他捕渔的竹笼说:“你就对这里边的东西罢。”接着出上联:“鳝长鳅短鳗生耳”,这个对范围很小,是非常难对的。”但黑小仔不慌不忙地接下去说:“龟圆鳖扁蟹无头”。对得妙极了,同来乘船过渡的人听了拍手叫好。那渔夫刮目相看,颇感惊奇,并暗暗佩服。便让黑小仔上船。黑小仔名“邱浚”,是海南琼山府城人,自小聪颖。此次上京考试,才学名列榜首,本应为状元,但因手指之间有点像鸭蹼而遗憾。“状元”不仅取才,还要取貌。因此被录取为第三名——探花。以后他一直做到宰相。
对联还是一种斗争的武器。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毛泽东曾引用过: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对联的作者是明朝初年江南才子、《永乐大典》主编解缙。
永乐年间的一个冬天,礼部尚书的夫人做寿。解缙等不少京官都前往祝寿。有人提议,请善于作诗做对的解缙贺诗一首。解缙却提出做对子。此时锦衣卫的头头纪纲笑着说:“各位都是文人学士,我也来凑个热闹。我出个对,看谁能对上。对上了,我认罚,喝了这杯酒。”他见大家不作声,便念道:“塘里水鸭,嘴扁脚短叫呷呷。”念毕,稍息,他见解缙只顾喝酒,不加理睬,便肆意笑道:“我这对,连解学士也难倒了,还是我自己来对吧!”说着摇头晃脑地念道:“洞中乌龟,颈长壳硬矮拍拍。”解缙一听,知道纪纲是在讽刺他生得矮小。
这纪纲原来是个落弟秀才。朱棣起兵那年,纪纲去投军。由于他善奉迎拍马,很得赏识,朱棣当明朝永乐皇帝后,便让他做掌有生杀大权的锦衣卫。平时,他仗势欺人,残害忠良,大家都敢怒不敢言。解缙想,今天我倒要教训他一下,替大家出口气。于是,解缙高声道:“刚才蒙卫帅看得起,过席出对。解某不才,但不敢忘了礼尚往来的古训,现下也出一联向卫帅求教。”他全依纪纲对的句式、用词和字数,高声道:“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客人们一听,哄堂大笑。原来那纪纲长得高,脑壳特别大,多数京官了解他的出身。知道这上联还有更深一层的讽刺意味。那纪人听了心中有数,无不笑逐颜开。
纪纲被羞得像只落汤大虾,满脸通红,却又不好发作。他心里发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杀解缙。誓不为人。后来,纪纲果然与没有当上皇太子的汉王勾结在一起,硬是把解缙打入天牢,害死在狱中。
古今名对妙对很多,俯首可拾。这朵深受中国民众喜爱的艺求之花不开在使用英文等西文的国度,而开在使用汉字的中国,其原因何在?因为这朵花的“土壤”是汉字,没有汉字,这朵花就开不起来。汉字的“土质”和西方文字的“土质”不同,因此用西文的国度长不出这朵“花”来。下面我们看根据:
第一,对联语句以两个音节连读为主。
前面已经说过:由于汉字对汉语起反作用,汉语言形式以两个音节连读为主的形式,三千多年来人们已感到习惯。两个音节连读使语句成偶、骈行、整齐,人们当然也就喜闻乐见了。对联便是依人们这一心愿产生的,这属心理基础。当然,对联的发展不仅在于形式,还在于它以简短的两句话可以表达丰富的内容。各种人物都可以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意愿、情趣、思想等。
对联的具体形式是从诗句演变来的。《辞海》(修订版)说:“相传始予五代后一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见《蜀祷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遂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古今对联很多,句中音节仍以两个音节为主。孟昶这副对中的“新年”、“余庆”、“嘉节”、“长春”就是两字连读的。(在汉字下用“ ”表示两字连读。下同。)下面一副对也是连读的多: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我们再举一副特殊的对联来考察。浙江温州江心寺大门前有一副“绝妙对”。温州踞江临海,在瓯江当中的江心寺,每天都可以看到瓯江潮水的涨落和浮云的涌散。对云:
海 水朝 朝 朝 朝 朝 朝 朝 落;
浮 云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长 消。
这幅对中上联有七个“朝”字,下联有七个“长”字。 “朝”、“长”二字都有异音:朝(zhao)读作“chao”,音同“潮”,借“潮”义;长(chang),读作“zhang”,音同“涨”,借“涨”义。
这样可以有三种读法:
其一: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其二:海水潮,朝潮,朝朝潮,朝落,
浮云涨,长涨,长长涨,长消。
其三:海水潮,朝潮,朝潮,朝朝落;
浮云涨,长涨,长涨,长长消。
不论怎么读,两个音节连读都占优势。如果各字音节分开读,意义就不可理解,数音节连续又不能表达合适的意思,可见用汉字写对联才有这样的特殊作用。
在对联中妙用汉字的形、音、义,可以使“对联”增辉。如拆字对、离合对、增损对、借音对、谐音对、叠音对、歇后对、复叠对、回文对、数字对、双关对、嵌字对等等。汉字如果全部以拼音文字取代,可以肯定,“对联”艺术也将随之消亡。只有保存并发展汉字,“对联”艺术才会进一步发展。
第二,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完全相等。
对联字数相等是美的要求。一副对联,一边长一边短挂在楹柱上或贴在门的两旁不对称,很难看。对联不仅要求上下联总字数相等,联中有词组或分句,其词组或分句的字数也必须相等。少,儿学作对,是带有游戏性质的,一人出上联,一人对下联。用这种方法,快速提高孩子识字量和用词的能力很有好处。对对,少到两个字,多到一两百字。不等。一般以五至十字居多,七字最为普遍。写在楹拄上或门两边的对,都是直写的。这种形式的要求,英文就无能为力。用英文字写,即使上下联音节相同,结尾也无法整齐;直写更不是英文字的能力。浙江<钱江晚报》2000年12月7日7版《中英文对出“天下第一联”》说:据新华社电,“前在长沙结束的全国首届“楹联文化与楹联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展出一副特殊对联,上联是英文而下联是中文。据介绍,目前还没有发现第二副这样的中英文对联。”
上联:To China for china, China with china, dinner on china
下联:到前门 买前门,前门没 前门,后门 有前门
报道说:“英文,专家翻译成中文为:去中国买瓷器,中国有瓷器,吃饭靠瓷器。下联中文中第一个‘前门’意思是前面的门,后一个‘前门’意思是前门牌香烟。”
这副对联,对得确实妙,难得,但还有一点不足,就是上下对的长短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上联全部词加起来有42个字母,词与词之间共空7个字母的位置,两个标点占两个字母位置,加在一起,需占51个字母的位置。下联共有16个汉字,每个汉字占两个字母位置,合共占32个字母的位置;两个标点两个字母位置,汉字词与词之间不需要空格,这样中文下联比英文上联少占17个字母的位置。我们把两联接其所占位置排列起来,就是这个样子:
To China for china, China with china, dinner on china
到前门买前门,前门没前门,后门有前门两联长短参差不齐,不对称,挂起来难看,不符合对联的要求。
第三,对联要求上下联语序和词性相同。例如,前面举过的两副对联,其词性可分析如下:
第四。对联的平仄要求。
汉语音节是以声调区别意义的,音节调反映在汉字上就是字调。字调古代分平、上、去、入四声,写诗词、做对联的入讲究字调配搭和谐、悦耳,于是就将字调分为平仄两大类。古平声字为“平”,古上、去、入三声字为“仄”。这样分的原因,主要是这两类字数差不多,搭配平衡自如。现今普通话里入声字已经不独立存在,它分别并入平、上、去三声中去了。现在普通话里的上声和去声字(包括并入的入声字)都属于“仄声”字;阴平、阳平字中绝大部分属于“平声”字,只有少数由入声并迸的字才算“仄声”字,如:急、激、锡、竹、伯、合等。入声字,现在中国南方方言中大都保留其八声读法,容易辨认,北方方言则很少有保留入声念法的,因此一般北方人不易识别入声字。于是有人提倡,今后写诗或作对联等,可以不管入声字。都以普通话为标准,规定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字,以减轻今后青年人和外国入学习使用的困难。但是必须提出,如果学习、研究或学写古诗词、傲对联等,那是不能不注意入声字问题的。这是汉语的特点,也是汉字的特点。对联最需要重视上下联末字平仄:上联束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末字必须是平声字。旧时汉字直写是从右到左的,楹柱和门边等的对联,上联居右下联居左。有的人不知平仄,对对子中的内容又不大懂,往往就会把对联挂错或贴错闹笑话。对联中的其他字,凡讲究的都要论平仄,所谓“工对”。上下联同位置的字必须“平对仄”或“仄对平”,至少二、
四、六、八等双字位置上的字要注意。从五言七言诗中来的对,都是比较工的。例如:
欲 穷 千 里 目;
(仄)(平)(平)(仄)(仄)
更*上 一 层 楼。(*“更”字是可平可仄的字)
(平)(仄)(仄)(平)(平)
宜 将 剩 勇 追 穷 寇;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 可 沽 名 学*霸 王。(*“学”字是入声字,
应作仄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复词大量增多,平仄有的难于字字相对,那就放宽一点,人们还是欢迎的。
对联大都是书面文字,它十分注意视觉的对称美。字义有双关、三关更显含蓄丰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