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哦话题:宋金绍兴和议之后,宋金整体趋向和平,为什么却在年后爆发了著名的采石之战?
答案:4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3 02:51
- 提问者网友:杀手的诗
- 2021-04-12 04:26
历史哦话题:宋金绍兴和议之后,宋金整体趋向和平,为什么却在年后爆发了著名的采石之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4-12 05:44
和平是整体态势,而采石之战的爆发是金海陵王完颜亮的个人意志行为。
整体态势趋于和平,并不是说双方的统治者都爱好和平了,而是双方的战略力量对比平衡了,谁都无法消灭对方,所以实现了和平。但是在封建体制下,君主的意志是十分强大的。因此尽管宋金态势整体平衡,金实际上并不可能征服宋,但在完颜亮的推动下,伐宋之战还是发生了。但是,也正是由于宋金实力均势状态的存在,使得完颜亮的行动无法取得胜利,因为他没有能力打破这个均势。也就是说君主的意志可以推动某件事情的发生,但事情结果的产生还是要靠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不是单凭君主的一直就可以实现的。
可能有点绕,LZ见谅。
整体态势趋于和平,并不是说双方的统治者都爱好和平了,而是双方的战略力量对比平衡了,谁都无法消灭对方,所以实现了和平。但是在封建体制下,君主的意志是十分强大的。因此尽管宋金态势整体平衡,金实际上并不可能征服宋,但在完颜亮的推动下,伐宋之战还是发生了。但是,也正是由于宋金实力均势状态的存在,使得完颜亮的行动无法取得胜利,因为他没有能力打破这个均势。也就是说君主的意志可以推动某件事情的发生,但事情结果的产生还是要靠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不是单凭君主的一直就可以实现的。
可能有点绕,LZ见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4-12 08:53
贼子亡我大宋之心不死
- 2楼网友:鱼芗
- 2021-04-12 07:41
正隆六年(1161年)十月,海陵王兵分四路,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正在这时,海陵王之从弟完颜雍,乘他南征和中原空虚而在东京(辽阳)称帝。南征将士也有从前线逃回去拥立完颜雍。十一月二日,世宗完颜雍登位的消息传到前线,军心动摇,加之有三路水军被宋军击败,至此己军无斗志。就海陵王的性格而言,绝不肯在败时无功而返,因此他决定先取南宋或至少胜利渡过长江,捞回个"面子"后,再北上与世宗抗衡。于是金军自和州渡江攻宋,宋将虞允文大败金之水师于采石矶,战船全被宋军烧毁。金军伤亡惨重,海陵被迫移驻瓜州渡。 世宗称帝和采石矶之败,使海陵觉得更没面子了,他仍无退意,并对近侍说:"三日渡江不得,将随军大臣尽行处斩。"这就激起了兵变,兵马都统领耶律元宜与其子王祥和都总管徒单守素、猛安唐括乌野等联兵反叛,与海陵近卫军将士共谋,事先盗走海陵兵器,以烛引他到帐处,众兵用乱箭将其射死。海陵年四十,在位十三年。
- 3楼网友:孤老序
- 2021-04-12 06:26
其实很简单,所谓的议和条约,只不过是国家之间的一种政治手段。尤其是金宋之间(弱国无外交)的和约。在世界历史上,有很多订立了和约,而又不声不响的开战的国家。比如二战时,德国和苏联之前也订立了互不侵犯和约,但是,最终结果呢,德国突然发动进攻,最终德国惨败在苏联的脚下。正所谓,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和约是暂时的,只有真正的实力才是存活的根本。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