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引导十六,七岁的孩子有个健康的心态.

答案:5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5 00:26
  • 提问者网友:相思似海深
  • 2021-01-24 14:32
如何引导十六,七岁的孩子有个健康的心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1-24 14:48
要引导十六、七岁的孩子心态的健康,首先要分析这个年龄段的体征和心理特点。这个时期的孩子结束了童年的生活,将要走向成人的行列,他们的思想是半成熟状态,他们的思维能量也是不断在发展中健全的。所以,要及时的发现他们在生活中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优势与短处,积极预防这个年龄青春期蠕动的表现和反复无常的心理状态。尤其不可忽视的是,十几岁的学生,他们的逆反心理很严重,厌学情绪,暗地里的新鲜感,尤其是对异性的观察和心理,都会程度不同地反应出来。假如你不是正确引导,耐心地说教,假如你们不能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生活和个人感情问题,不是及时地给以指正和帮教,那就很可能造成孩子们心理健康的畸形发育。所以,大人们(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努力去做孩子们的朋友,跟他们互动,心交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尽量给孩子们一个合理的空间,这样可能就会缓解你们之间的矛盾,让他们接受你,慢慢的,孩子们会认清自己的道路,努力学习,给自己一个健康的心态,阳光地生活,笑对明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1-24 17:06
培养有益的兴趣
  • 2楼网友:拾荒鲤
  • 2021-01-24 16:29

首先,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确养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当父母跟孩子说话时,如果把孩子当作医生似的,那么我们就不会激怒孩子,当我们努力带着关心回应孩子时,回报是丰厚的,孩子听到了差别,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跟父母说话,用相同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其次,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和孩子沟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另外还要有技巧:需要同时照顾孩子和父母的自尊;要先说出表示理解的话,然后再提出建议或意见。比如,在围棋赛后,孩子由于失败表现出了过激的形为,如果您对孩子说:“这次失利真遗憾,一定是哪里疏忽了,才让对手占了上风,难怪你会如此生气!”这时孩子由于得到了理解,心情一定会平和许多,对于他的行为也会表示出抱歉。

此外,我们现在都在鼓励赏识教育,大多数人相信夸奖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让他们有安全感。但是,实际上,夸奖可能导致孩子紧张和行为失当。当父母跟孩子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时,他可能无法接受,因为他对自己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夸奖越多,他的不端行为可能就越多,因为他想显示出他的“真我”。称赞,就象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药。在称赞时我们要明确其内容,而不是笼统的表扬。这样,让孩子内心清楚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批评和评定性的称赞是双刃剑,两者都是在给孩子下判断。为了避免下判断,家长应该尽量避免批评意见影响孩子,而是指导孩子。因为在批评时,父母会攻击孩子的人品和性格,而指导孩子时,我们陈述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不会针对孩子本人发表任何观点。

总之,孩子在不同阶段心理和思想发育都是不同的,家长要常常跟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因势利导,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祝好!

  • 3楼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1-24 15:28
首先你要和他做朋友,然后每一天给他灌输一点点,这样他就不会觉得你罗嗦也容易听的进去
  • 4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1-24 15:02
仅供参考孩子的性格是从小养成的,出现了问题再改是很难的,所以家长在生活中要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孩子性格倔强怎么办,首先家长要清楚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倔强,才能够很好的引导孩子调整性格。   有的孩子脾气倔强,任性,不加约束,有时我行我素不听道理,使得家长很是头痛。虽然,管理教育倔孩子比一般孩子要难一些,但是做家长的只要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讲究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就可变消极为积极,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孩子如果性格比较倔强,跟家长的溺爱有一定关系。好多家长看到这里肯定觉得自己不至于溺爱孩子吧?我讲几个最常见的例子:带孩子去街上,孩子看到一个很好的东西想要,但是妈妈不想买,孩子哭闹。这是妈妈觉得孩子在大街上哭闹很丢人啊,就赶紧妥协,买给孩子。于是孩子记住了,每次达不到目的就哭闹,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孩子慢慢变得不讲理。所以家长们不管孩子有理还是无理的要求,如果孩子以哭来表达需要,一定不能满足。从小让孩子知道哭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什么要表达出来,合理的满足,不合理的给孩子说清楚为什么不能。对于孩子以哭闹提出的无理要求家长要断然拒绝,因为孩子的哭闹也是试探性的,如果没用,他就不会再以哭闹来达到目的了。从小就要让孩子服理,也就是有道理就听,没道理不管是谁说他可以拒绝。教会孩子听道理,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孩子不叫倔强,叫是非分明。家长首先要搞清楚孩子属于哪一种,如果孩子不听是因为你说的没道理,那孩子没有任何错。如果你说的明明有理,但他就是故意反抗,不听,这时候家长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了。方法有以下几种,家长按孩子逆反程度选择处理方式。   第一,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对于孩子的倔强任性行为,我们不能够只表达对孩子的不满情绪,要孩子有表达和解释的机会,让他说清楚坚持这件事的理由,这样可以防止家长冤枉孩子。如果他对这件表面很无理的要求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家长们不仅要尊重他们的意见,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帮助他们满足需求。这是家长和孩子很好的交流机会,他觉得你相信他,他也就相信你,这样孩子也就不会为了一个错误说谎。但是家长如果长期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只是粗暴对待孩子的错误,慢慢的孩子就不会与你交流了。所以很多家长很苦恼,为什么孩子不爱说话啊?这是因为你无意识的剥夺了他说话的权利,不尊重他。   第二,给孩子讲清道理,不能粗暴批评,责骂。当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与做法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给孩子讲清楚道理,把不合理之处告诉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以及哪里不对,为什么不对。对于不爱听大道理的孩子家长可以讲一些相关故事让其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气的跟孩子解释,千万不要以威胁的口气和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一定的时间就会有效。  第三,对于听不进去道理,过于任性的孩子,要学会恩威并用。比如哭闹的时侯家长可在一旁悄悄观察,不予理睬,孩子看到自己这样并未引起重视,时间久了就会放弃这种表达方式。在孩子大发脾气,不可理喻时,进行合理的冷处理。把孩子带到安静的地方,让其自我冷静;并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比如因为哭闹吃不到该吃的水果,得不到该拥有的玩具,告诉孩子这些都和他发脾气和无理的哭闹有直接关联,这样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后果就会有意识的控制。不管怎么做,都要让孩子最终明白这种行为对大家造成的不好的影响以及他自己所承担的后果。   第四,大人的言传身教,要想孩子文明,懂礼貌,性格温和,家长必须做到。如果家长脾气暴躁,讲再多的道理对孩子来说都不足说服力,因为有这样的坏榜样所有的道理都很苍白无力。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性格,建议家长也要改变自己,收起自己粗暴的教育方式,以理服人!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