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交响曲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7 22:19
  • 提问者网友:流星是天使的眼泪
  • 2021-10-17 16:28
交响曲的特点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三千妖杀
  • 2021-10-17 16:47
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体裁特点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 结构宏大,意蕴深广,擅于概括社会生活和人类思想的丰富内容,有着巨大 的戏剧性的感人魅力。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也有多于或少于四个乐章的。 第一乐章决板,奏鸣曲式。有三大部分:一是呈示部,通常以主部与副 部主题的对比为主要特点,成为音乐发展的基础,两个主题不在一个调性上, 它们之间常以连接部进行过渡;二是展开部,通过转调、模进、分裂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呈示部各主题中具有特征的因素,其间有时出现比较稳定的 插部;三是再现部,基本上是呈示部的复现,但副部主题仍回到主调。呈示 部前面可加引子,再现部后面往往殿以尾声。第二乐章——漫板或稍慢,以 抒情性见长,可用节略奏鸣曲式(往往省去展开部)、三段式、复三段式或回 旋曲式。通常是第一乐章的下属调或关系大调。第三乐章——决板或稍快, 在主调上,用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的形式(复三段),常具有鲜明的舞蹈性。第 四乐章——终曲,快板或急板,在主调上,用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或变 奏曲式,常表现斗争的胜利和节日狂欢形象等。

交响曲(sinfonia或symphony)的名称源出希腊语,原意即“一齐响”。 在中世纪,此词亦曾指两个音的和谐结合,至16-18世纪前半叶,则泛指一 切多声部的声乐曲和器乐曲。规范化了的交响曲体裁,则是由17世纪末意大 利式歌剧序曲演变而成。那不勒斯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亚历山德罗.斯卡拉 蒂(1660—1725)为这种序曲确立的“快板一慢板一快板”的三段形式,促 进了交响曲乐章基本格局的形成。其子多美尼科.斯卡拉蒂(1685—1757) 则在二段式的古钢琴交响曲的创作上,为交响曲第一乐章奏鸣曲快板的确立 提供了重要经验。18世纪中、后期,交响曲逐渐脱离歌剧而成为独树一帜的 器乐体裁。意大利的萨尔玛蒂尼(1701—1775)为弦乐组与两支圆号写过不 少三乐章交响曲,第一乐章为快板,第二乐章为慢板,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 尤其是第一乐章两个对比主题的写作,对后来交响曲中奏鸣曲式的主题布局 产生了一定影响。此时,德国曼海姆乐派先后以约.施塔密茨(1717— 1757)、其子卡尔.施塔密茨(1745—1801)、坎拿比希(1731—1791)以及 一些捷克音乐家为代表,致力于交响乐写作手法和管弦乐队演奏风格的创新, 显露了交响曲的主调音乐风格,发挥乐队效果,提高音乐的戏剧性表现力, 并在带有小步舞曲的三个乐章的基础上,加上快速的终曲乐章,从而初步形 成了交响曲四个乐章套曲的雏形,使欧洲器乐创作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成 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前驱。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在交响曲发展史上 作出过伟大贡献。海顿确立了交响曲的规范形式,采用了双管编制的乐队组 合方式,展示了多样化的主题发展手法,使小步舞曲乐章洋溢着民间的生活 气息。莫扎特的音乐清丽流畅,结构工致,以带复调因素的主调和声风格和 旋律化的展开手法,并吸取德奥歌剧创作经验和民间音乐素材,丰富了交响 曲的表现力。贝多芬在作品中植入了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先进思想和战斗热情。 他运用广阔发展的动机、对比主题和富于动力的和声,给结尾部以充分抒发 的余地,扩大展开部的容量,使奏鸣曲式成为戏剧性的结构形式;以诙谐曲 代替小步舞曲乐章,末乐章往往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将短笛编入乐队,增加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甚至在第九交响曲中加入人声……开了浪漫主义交响 音乐的先河。

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人继承古典乐派的传统,在当时 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交响曲。柏辽兹和李斯 特致力于标题交响曲的创作,形式更为自由,音乐更富于色彩。柏辽兹首创 “固定乐思”贯穿的写法,后被瓦格纳发挥为贯穿乐剧的“主导动机”,而布 鲁克纳又受了瓦格纳创作的极大影响。李斯特首创标题“交响诗”,实际上是 交响曲的浓缩,后来理查.施特劳斯的创作,深受他的影响。19世纪70年 代以后,俄罗斯的交响乐创作得到巨大发展。鲍罗丁、巴拉基列夫、穆索尔 斯基、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继承格林卡的传统,努力从民 间音乐中吸取养料,同时借鉴西欧传统创作经验,写了大量具有俄罗斯民族 风格的交响音乐作品。此后,在俄国和革命后的苏联,交响乐创作曾经十分 活跃,作曲家有格拉祖诺夫、斯克罩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米亚斯科夫斯基、 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等。

19世纪中、后期,交响曲的重要作曲家还有理查.施特劳斯、马勒、丹 第、圣桑、弗兰克等人。捷克的德沃夏克、斯美塔那,芬兰的西贝柳斯等民 族乐派的交响曲创作显示了可贵的民族特色。

进入20世纪后,出现了各种现代主义音乐流派,主要有斯特拉文斯基、 亨德密特的新古典主义,以及勋伯格为代表的“新维也纳乐派”的十二音体 系等,给欧美交响乐创作造成纷繁复杂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法国 的“六人团”、英国的勃里顿和沃恩.威廉斯、美国的艾甫斯等人的创作较有 影响。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