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企业知识管理?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5 11:22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02-15 03:21
"知识经济时代,大家都意识到知识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但是具体到企业落地实现,知识管理该如何进行价值定位,如何找准切入点?如何做出价值?"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02-15 04:25
知识管理大致可以分为5个步骤。
1. 哪些知识值得管理。
2. 定义知识管理目标
3. 明确知识管理责任
4. 设计知识管理激励
5. 等待知识管理生长
一、哪些知识值得管理
管理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和多数人想的不一样,管理不仅有收益还有成本,主要成本有两方面:一是低效配置资源产生的机会成本;二是突破员工舒适区行为惯性的转化成本。
从成本收益角度,不是所有知识都值得管理,甚至只有少数知识值得管理。
所以知识管理,首先要解构概念,既评估哪些知识值得管理。
一般来说企业中三种知识值得管理:
一、从业务角度核心价值创造环节(2/8原则);
二、从人力角度卓越绩效员工负责领域;
三、从流程角度进度和效果更好衡量评估的范畴。
知识管理启动的切入点越窄越好,资源投入足够聚焦才能深入,深入才有效果,有效果就可以评估成本收益。
二、定义知识管理目标
知识管理的目标尽量指向结果而非过程,不要说沉淀了什么经验,积累了什么智慧,需要的是通过沉淀和积累,究竟提高了哪些效率,节约了哪些成本。如果缺少上一步的聚焦,这里的目标就没办法设定,甚至论证目标需要的时间精力超过了知识管理本身的收益。
当管理层设定了较为清晰的管理目标,随着切入领域结果的呈现,有了有说服力的收益,管理层再进行扩展和推进就容易的多。
三、 明确知识管理责任
任何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可以帮助人,前提是有人对流程和制度的有效性负责。很多企业推动知识管理的时候常说“每个岗位每个员工都有责任”。这种程度的责任是不够的,就像我们在第一条中说的一样,如果形式主义的全面推进知识管理,对很多岗位和流程来说这种改变是低效、无效甚至有负效果的。
这里的知识管理责任不仅是评估和证明知识管理有效,而且要评估和发现知识管理无效,如果我们了解到企业的哪些环节是不需要知识管理就可以流畅高效运行的,这本身就是收获。时刻铭记,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
四、设计知识管理激励
行为有惯性,如果要改变行为惯性,必须投入足够多的资源,但是这种资源投入很需要技巧。管理层必须知道我们要激励的究竟什么行为。
知识管理是种工具,仅仅是使用这种工具并不值得激励,值得投入激励资源的方面有三种:一、工具的优化升级,更有效率更低成本的知识管理工具和方法;二、工具和业务的融合,将工具和方法与现有工作流程有效结合,设计新工作和工作方法;三、利用新工具创造高绩效。第一点和第二点创造第三点,第三点证明第一点和第二点的有效。
如果仅关注员工行为的改变,而忽视对绩效的关注,这种激励本质上不利于推进知识管理的。
五、等待知识管理生长
搭建知识管理体系的关键是前期耐心和后期初心。
最开始启动的时候,我们提出过很多假设比如:哪些是价值创造核心环节;哪些人的绩效卓越;哪些流程更好评估和衡量,这些假设很多都是错误的,管理层需要足够的耐心验证假设,调整假设,等待成果,验证假设。如果推进过于迅速,那管理的就不是有效的知识,只是混沌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最没有价值的就是信息,信息越多,筛选成本越高,价值越低。如果一个岗位有100个流程,每个环节有1000字的说明,我相信这份文件不会有任何一个人看的。知识必须经过时间沉淀,让我们多些耐心。
1. 哪些知识值得管理。
2. 定义知识管理目标
3. 明确知识管理责任
4. 设计知识管理激励
5. 等待知识管理生长
一、哪些知识值得管理
管理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和多数人想的不一样,管理不仅有收益还有成本,主要成本有两方面:一是低效配置资源产生的机会成本;二是突破员工舒适区行为惯性的转化成本。
从成本收益角度,不是所有知识都值得管理,甚至只有少数知识值得管理。
所以知识管理,首先要解构概念,既评估哪些知识值得管理。
一般来说企业中三种知识值得管理:
一、从业务角度核心价值创造环节(2/8原则);
二、从人力角度卓越绩效员工负责领域;
三、从流程角度进度和效果更好衡量评估的范畴。
知识管理启动的切入点越窄越好,资源投入足够聚焦才能深入,深入才有效果,有效果就可以评估成本收益。
二、定义知识管理目标
知识管理的目标尽量指向结果而非过程,不要说沉淀了什么经验,积累了什么智慧,需要的是通过沉淀和积累,究竟提高了哪些效率,节约了哪些成本。如果缺少上一步的聚焦,这里的目标就没办法设定,甚至论证目标需要的时间精力超过了知识管理本身的收益。
当管理层设定了较为清晰的管理目标,随着切入领域结果的呈现,有了有说服力的收益,管理层再进行扩展和推进就容易的多。
三、 明确知识管理责任
任何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可以帮助人,前提是有人对流程和制度的有效性负责。很多企业推动知识管理的时候常说“每个岗位每个员工都有责任”。这种程度的责任是不够的,就像我们在第一条中说的一样,如果形式主义的全面推进知识管理,对很多岗位和流程来说这种改变是低效、无效甚至有负效果的。
这里的知识管理责任不仅是评估和证明知识管理有效,而且要评估和发现知识管理无效,如果我们了解到企业的哪些环节是不需要知识管理就可以流畅高效运行的,这本身就是收获。时刻铭记,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
四、设计知识管理激励
行为有惯性,如果要改变行为惯性,必须投入足够多的资源,但是这种资源投入很需要技巧。管理层必须知道我们要激励的究竟什么行为。
知识管理是种工具,仅仅是使用这种工具并不值得激励,值得投入激励资源的方面有三种:一、工具的优化升级,更有效率更低成本的知识管理工具和方法;二、工具和业务的融合,将工具和方法与现有工作流程有效结合,设计新工作和工作方法;三、利用新工具创造高绩效。第一点和第二点创造第三点,第三点证明第一点和第二点的有效。
如果仅关注员工行为的改变,而忽视对绩效的关注,这种激励本质上不利于推进知识管理的。
五、等待知识管理生长
搭建知识管理体系的关键是前期耐心和后期初心。
最开始启动的时候,我们提出过很多假设比如:哪些是价值创造核心环节;哪些人的绩效卓越;哪些流程更好评估和衡量,这些假设很多都是错误的,管理层需要足够的耐心验证假设,调整假设,等待成果,验证假设。如果推进过于迅速,那管理的就不是有效的知识,只是混沌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最没有价值的就是信息,信息越多,筛选成本越高,价值越低。如果一个岗位有100个流程,每个环节有1000字的说明,我相信这份文件不会有任何一个人看的。知识必须经过时间沉淀,让我们多些耐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拾荒鲤
- 2021-02-15 04:30
进行知识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步:
1、建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并设立知识主管
知识主管的主要任务是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将企业的知识资源转化为最大的收益,激励员工进行知识共享和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主要职责是:了解公司的环境和公司本身,理解公司内的信息需求;建立和造就一个能够促进学习、积累知识和信息共享的环境,使每个人都认识到知识共享的好处,并为公司的知识库作贡献;监督保证知识质量、深度、风格、并与公司的发展一致,其中包括信息的更新等;保证知识库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知识集成,产生新的知识,促进知识共享的过程等等。
2、促进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关键在于营造一个利于促进知识共享,鼓励知识创新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内,人们相互信任,关系融洽,畅所欲言,气氛轻松,思想活跃。其中信任尤为重要,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要想达到企业内的知识共享,每个员工的想法、点子、建议、意见,都应受组织和其他员工所理解和尊重。此外轻松活跃的气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轻松活跃的工作氛围中,员工心情舒畅,可以尽情构思。无限想象,从而新想法、新点子、新思维层出不穷,知识创新潜能得到极大发挥。
3、不断e化企业,建立企业的信息网络
现代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一个信息网络,作为联系员工、交流信息、共享知识、合作创新的媒介。例如,安达信咨询公司通过notes软件把大约2万名咨询人员连接在一个名为“知识交易所”的网络上。这个“知识交易所”拥有2000多个数据库。通过这一网络,该公司的咨询人员不仅可以一天24小时使用上述数据库,而且可以彼此交流最新想法,共享知识,共同创新。
在企业内部网中还应建立企业知识库,集中存储企业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和数据,以及员工的建议。
4、引入激励机制,建立评价体系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已经凝固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人类智慧。隐性知识是指存储于人们大脑的经历、经验、技巧、诀窍等尚未公开的秘密知识或只可意会难于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往往具有独占性,开发利用价值比较高。显性知识实现共享,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技术和媒体实现,但隐性知识的共享,取决于企业员工的个人意愿。在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自己的隐性知识是其个人价值所在,如果把这部分知识拿出去共享,他就可能因没有价值而失宠甚或丢掉工作。而知识管理不仅仅提倡“知识就是力量”,更重视“共享知识就是力量”。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员工提供自己的隐性知识供企业共享,并积极进行知识创新。
5、雇佣愿意共享知识的员工
“若你希望有共享知识的员工,最好是从开始做起”,专家谈到;“要创立一个员工共享知识的文化必须从招聘员工这一步开始,因此,我们仅招聘那些我们的员工感觉能够与之进行良好工作的人员。”所以,公司的应聘过程通常持续连续几天,要求应聘者与现在的员工进行广泛的商业及社会交流。这种过程最后以群体讨论的形式达到高潮,员工将对应聘者的表现评估,只要有一个反对意见,应聘者就不能录取。此外,公司还以员工回答了多少公布的问题,多快能回答问题,当他们获得答案后,是否能经常总结问题并将问题及时公布于公司内部网上等标准来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
6、建立知识管理的反馈系统
知识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变化,通过知识管理的反馈系统可以及时地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知识主管,便于知识主管能够快速准确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以便使企业的知识管理成本降到最小,使知识管理能够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效用。
除这些方面外,企业还应采取更新经营管理理念,与其他企业开展合作性竞争,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等措施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