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关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几种说话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22:26
  • 提问者网友:贪了杯
  • 2021-01-03 16:23
关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几种说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1-03 18:00
《春秋谷梁传》中说“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也就是说凡是尊者、贤者、亲者的耻辱、过失、不足,都最好少说,对那些有失三者体面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现在人们对尊者、贤者,已很少认为有“讳”的必要了,但对自己的亲人长辈,仍有“为亲者讳”的心理。孔子在《论语》中有过相同的讨论,他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一种真实情感,理应受到保护。我也认为人伦秩序是一个社会最需要尊重的底线。 基督教也这么看。上帝虽然认为世界已经堕落,但依然用无花果叶和衣服遮盖了人类,这就表明上帝允许人类向其他人掩饰自己的丑陋之处,并认为这也是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上帝看来,人并不能成为别人行为的裁决者和法官,人们只需按自己确定的方式生活和行动,自然会得到上帝的引导。 喋喋不休并不意味着就是真实。不同的秩序之间要相互尊重,如果用法律和历史要求的秩序,破坏了婚姻和家庭的秩序,真话讲得太多反而沦为谎言,因为它破坏了缄默和秘密的神圣感。对于家庭来说,真话是有边界的,即不能不顾及亲人的弱点和羞耻心,否则会破坏人与人之间对于真实的认知和理解,破坏家庭的信任感,使背叛成为一种常态,最终婚姻和家庭只会成为一片废墟。“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此语出自《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这是孔子编纂删定《春秋》时的原则和态度。他老人家的原则和态度,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亦注定了“平等”二字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更遑论成长了。孔子对于当时那些事件重大的,不好定论的史实,往往欲言又止,采取讳而不言的态度。即不明记其事,只以三言两语作蜻蜓点水的手法以褒贬,这就是所谓的“微言大义”,读者自我体味,毋庸点破。而他所讳者是有原则的:“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讳莫如深,深则隐。”那些至高无上的掌权者,就是尊者。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经过血腥战争所取得的立(复)国建朝之始,就是皇帝对开国大臣们实施削权罢官、驱逐流放以至杀戮之时了。何则?“权倾天下”、“功高盖主”等等都可以成为理由。更重要的一条,就是知尊者之不足,知尊者之弱点,知尊者之隐私,一言以蔽之,知尊者之讳事!有失尊者体面之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样的话,尊者就成了完美无缺的“至尊”者了。越王勾践如此,汉王刘邦如是。故文种必死,韩信斩首就不足为奇了。而识得为尊者讳,急流勇退者,乃识时务之俊杰也。范蠡识趣,散发五湖,留侯识趣,辟谷学仙。唯吾不甚识趣,把此秘笈揭出来了。盖烈夫答:何谓“为尊者讳”? 2011-02-23 很多学员询问:“为尊者讳”是什么意思?如何践行?我觉得这是一个个人修养的重要问题,所以简答如下: “为尊者讳”一词出自《春秋》,原文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大家知道,孔子编《春秋》,因此,这也反映了当时孔子编纂《春秋》的原则和态度。然而,孔圣的这一原则和态度,后来却成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平等”二字不能在中国推广而埋下了“不公平”的种子。 孔子在编纂《春秋》时,对于一些重大的、不好定论的史实,往往采取欲言又止,讳而不言的态度。即使有谈到,也只是三言两语蜻蜓点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孔子“微言大义”。而孔子所“讳”的人和事,是有原则的,那就是“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诚可谓“讳莫如深,深则隐。” 那么,要“讳”什么呢?就是“尊者”之不足,“尊者”之弱点,“尊者”之隐私,一言以蔽之,有失“尊者”体面之事,还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知道的事越少越好。如此一来,“尊者”也就成了完美无缺的“至尊”了。 那么,第二个问题又来了:谁是“尊者”?就是那些帝王将相、权威者......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