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首”,“雅正”是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00:52
- 提问者网友:富士山上尢
- 2021-01-30 19:24
“顿首”,“雅正”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鸽屿
- 2021-01-30 20:42
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
雅正(1) [standard;correct]∶规范的
(2) [upright;righteous]∶典雅方正
顿首
[编辑本段]【简介】
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如“……丘迟顿首”(《与陈伯之书》)。
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顿首是平辈之间的拜礼。稽首是称扬之辞,顿首是请罪之辞。后来,又因其拜礼至重,人们在有重大的事情请求时也用“顿首”。如《左传》记楚人申包胥因为国家危亡,在秦适九顿首于赵宣子,以求秦国援兵。
“与稽首略同为顿首。顿首者何?头顿地之。稽首,言其首舒迟至于地:顿首,言其首急遽至于地。稽顿之别,乃在下首迟速之分,此段玉裁之说也。”“与揖类似,甚至误会其相同者,则为厌礼,前谓推手者,拱其手于前,引手者,剑其手于胸,前为揖,后为厌,本不一致……叶与厌音同,古文礼,厌与揖不同,胜于今文礼,故郑从古文,而后人乃合揖厌。三者为一,其谬甚矣。”(引自黄现璠撰《我国礼节之形态与变迁》,载《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版第三期,1941年2月26日)
雅正 读音:yǎzhèng
(1) [standard;correct]∶规范的
(2) [upright;righteous]∶典雅方正
古文雅正-十四卷(兵部尚书蔡新家藏本)
国朝蔡世远编。是集选录自汉至元之文凡二百三十六篇。前有自序曰:“名之曰雅正者,其辞雅,其理正也。”案诗《大雅》、《小雅》及《尔雅》,古注疏皆训为正。然《史记•五帝本纪》称:“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司马相如传》称:“从车骑雍容,娴雅甚都。”顾野王《玉篇》亦曰:“雅,仪也;娴,雅也。”是自汉以来,雅正已分两训,世远盖用此义也。考总集之传,惟《文选》盛行於历代,残膏賸馥,沽溉无穷。然潘勖《九锡》之文,阮籍《劝进》之笺,名教有乖,而简牍并列,君子恒讥焉。是雅而不正也。至真德秀《文章正宗》、金履祥《濂洛风雅》。其持论一准於理。而藏弆之家。但充插架.固无人起而攻之。亦无人嗜而习之,岂非正而未雅欤?夫乐本於至和,然五音六律之不具,不能呕呀吟唱以为和;礼本於至敬,然九章五采之不备,不能袒裼跪拜以为敬也。文质相辅,何以异兹?世远是集,以理为根柢,而体杂语录者不登;以词为羽翼,而语伤浮艳者不录。刘勰所谓扶质立干、垂条结繁者,殆庶几焉。数十年传诵艺林,不虚也。或疑姚铉删《文苑英华》为《唐文粹》,骈体皆所不收,而此集有李谔《论文体书》、张说《宋公遗爱碑颂》诸篇,似乎稍滥。不知散体之变骈体,犹古诗之变律诗,但当论其词羲之是非,不必论其格律之今古。杜甫一集,近体强半,论者不谓其格卑於古体也。独於文则古文、四六判若鸿沟,是亦不充其类矣。兼收俪偶,正世远深明文章正变之故,又何足为是集累乎?
---出《四库总目提要》
(3) [be kind enough to give your esteemed opinion]∶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套语)
雅正:南宋词学中的"雅正"说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就其根源看,"雅正"说的理论基础正是南渡以来具有浓厚理学色彩的"崇正"理论;就其理论特征看,"雅正"说的重心并不在于建立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理论,而在于"正"词坛之不"正",崇尚"正统"的意味甚浓;就其学术倾向性看,"雅正"说颇同理学领域中的"道统"传承,不仅有着"定于一尊"的"正统化"词学痕迹,而且有着类似理学"道统"的清晰的传承统系.
请人指教说“请赐教”;请人校正说“请雅正”。
自己作品说“拙作”;对方书信说“惠书”。
同义词:指正、斧正
雅正(1) [standard;correct]∶规范的
(2) [upright;righteous]∶典雅方正
顿首
[编辑本段]【简介】
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如“……丘迟顿首”(《与陈伯之书》)。
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顿首是平辈之间的拜礼。稽首是称扬之辞,顿首是请罪之辞。后来,又因其拜礼至重,人们在有重大的事情请求时也用“顿首”。如《左传》记楚人申包胥因为国家危亡,在秦适九顿首于赵宣子,以求秦国援兵。
“与稽首略同为顿首。顿首者何?头顿地之。稽首,言其首舒迟至于地:顿首,言其首急遽至于地。稽顿之别,乃在下首迟速之分,此段玉裁之说也。”“与揖类似,甚至误会其相同者,则为厌礼,前谓推手者,拱其手于前,引手者,剑其手于胸,前为揖,后为厌,本不一致……叶与厌音同,古文礼,厌与揖不同,胜于今文礼,故郑从古文,而后人乃合揖厌。三者为一,其谬甚矣。”(引自黄现璠撰《我国礼节之形态与变迁》,载《扫荡报》文史地周刊版第三期,1941年2月26日)
雅正 读音:yǎzhèng
(1) [standard;correct]∶规范的
(2) [upright;righteous]∶典雅方正
古文雅正-十四卷(兵部尚书蔡新家藏本)
国朝蔡世远编。是集选录自汉至元之文凡二百三十六篇。前有自序曰:“名之曰雅正者,其辞雅,其理正也。”案诗《大雅》、《小雅》及《尔雅》,古注疏皆训为正。然《史记•五帝本纪》称:“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司马相如传》称:“从车骑雍容,娴雅甚都。”顾野王《玉篇》亦曰:“雅,仪也;娴,雅也。”是自汉以来,雅正已分两训,世远盖用此义也。考总集之传,惟《文选》盛行於历代,残膏賸馥,沽溉无穷。然潘勖《九锡》之文,阮籍《劝进》之笺,名教有乖,而简牍并列,君子恒讥焉。是雅而不正也。至真德秀《文章正宗》、金履祥《濂洛风雅》。其持论一准於理。而藏弆之家。但充插架.固无人起而攻之。亦无人嗜而习之,岂非正而未雅欤?夫乐本於至和,然五音六律之不具,不能呕呀吟唱以为和;礼本於至敬,然九章五采之不备,不能袒裼跪拜以为敬也。文质相辅,何以异兹?世远是集,以理为根柢,而体杂语录者不登;以词为羽翼,而语伤浮艳者不录。刘勰所谓扶质立干、垂条结繁者,殆庶几焉。数十年传诵艺林,不虚也。或疑姚铉删《文苑英华》为《唐文粹》,骈体皆所不收,而此集有李谔《论文体书》、张说《宋公遗爱碑颂》诸篇,似乎稍滥。不知散体之变骈体,犹古诗之变律诗,但当论其词羲之是非,不必论其格律之今古。杜甫一集,近体强半,论者不谓其格卑於古体也。独於文则古文、四六判若鸿沟,是亦不充其类矣。兼收俪偶,正世远深明文章正变之故,又何足为是集累乎?
---出《四库总目提要》
(3) [be kind enough to give your esteemed opinion]∶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套语)
雅正:南宋词学中的"雅正"说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就其根源看,"雅正"说的理论基础正是南渡以来具有浓厚理学色彩的"崇正"理论;就其理论特征看,"雅正"说的重心并不在于建立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理论,而在于"正"词坛之不"正",崇尚"正统"的意味甚浓;就其学术倾向性看,"雅正"说颇同理学领域中的"道统"传承,不仅有着"定于一尊"的"正统化"词学痕迹,而且有着类似理学"道统"的清晰的传承统系.
请人指教说“请赐教”;请人校正说“请雅正”。
自己作品说“拙作”;对方书信说“惠书”。
同义词:指正、斧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1-30 21:01
顿首:跪而头叩地为顿首
指正
指正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