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构建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5 11:56
  • 提问者网友:浪荡绅士
  • 2021-02-15 00:29
如何构建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余生
  • 2021-02-15 01:10
(一)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使之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就必须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首先,应形成一个经理人的竞争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把真正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吸引进来。建立健全经营者资格认定制度和选聘制度,使经营者的资格认定、任命、考核更具规范化、民主化、法制化。其次,加强对经营者的制衡约束,通过所有者约束机制、市场约束和国家法律约束来完善对公司经理层的约束机制。再次,健全经营者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推行适当的经营者持股制度,实施长期激励。如股票期权制度,即通过让经营者拥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期权,使经营者利益与公司长期利益联系起来,实现经营者与所有者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一种激励制度。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是优化股权结构。要改变“一股独大”,可以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降低公司股权的集中度,平等对待所有股东,使股东之间形成相应的牵制。针对“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首先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董事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其次是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对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的适当外部化,以期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作为健全的监事会制度应该保证监事会独立有效地行使其对董事会的监督权,同时应赋予监事会更大的监督权力,不仅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的三角制衡关系,而且会督促董事以及经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遵循与执行。
(三)设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权责分派体系。
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提供规划、执行、控制和监督活动的框架,组织结构既不应简单到使管理当局无法有效地监督企业的各项活动,也不能复杂到阻碍业务的正常进行以及必要信息的流通。企业设置组织结构,应按照相互牵制、相互协调的原则,结合企业规模、业务特点等具体情况设置职能部门并进行业务分工,以使每一项业务的全部处理过程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是由一个部门单独办理,而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完成。对各部门既要避免权力重叠,也要防止出现权力真空,使每项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机构负责。在具体形态上,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机构是大多数企业的较好选择。
(四)制定适宜的人力资源政策。
科学的制度是由人来制定的,再好的制度也必须有人去执行。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内部控制中由于人事制度的缺陷所造成的失误。现代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制度(www.chinatpm.net):一是要严把用人关,对重要岗位的人员配置和管理人员的选拔,应全面考核其综合素质,确保各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二是要多层次、多方位地加强岗位和在职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其遵纪守法、精通业务;三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员工自觉遵守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培养员工敬业爱岗的精神形成以自我控制为主要手段的内部控制制约机制;四是要对有些岗位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轮换制度,以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五)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经济活动往往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运作,经济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呼唤文化的支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企业的形象如何,直接折射着社会的文明......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