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宽容的故事】关于宽容的名人的小故事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02:42
  • 提问者网友:富士山上尢
  • 2021-02-05 17:21
【宽容的故事】关于宽容的名人的小故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2-05 18:42
【答案】 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立即把脸给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们看到了周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六尺巷传奇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 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
  彭德怀度量宽宏
  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传令兵手执红 旗边跑边喊让路.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彭德怀见人挡路便喊了几句.战士站起来朝彭总 就是两拳.彭总让过他匆匆赶路.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见彭总.彭总立即让他回去战 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意,深受感动,后来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 宏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2-05 20:20
谢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