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苏轼"黄州之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如何写?

答案:3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21 15:26
  • 提问者网友:两耳就是菩提
  • 2021-10-21 09:12
苏轼"黄州之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如何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10-21 10:19
网上找不到相关的论文资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间朝暮
  • 2021-10-21 12:00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匠 ,“名满天下 ,虽渔樵之人 ,里巷之儿童 ,马医厮役之徒 ,深山穷谷之妾妇 ,莫不能道”(毛滂《上苏内翰书》)。在苏轼身上体现了典型的宋代的文化精神、中华文化的精神。他的人生态度也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 :进退自如 ,宠辱不惊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他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主要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 ,处变不惊 ,无往而不可。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 ,凡物皆有可观 ,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在后世人的心中。苏轼的文学创作和…改革与人生:苏轼、张耒的共同话题——兼论黄州之贬对二人的影响杨胜宽 暂无全文春节促销手机充值优惠送,充20加送2元,充30加送5元国际标准刊号:ISSN 9999+3465摘  要:从研究“苏门文学团体”的新角度,探析了苏轼对张耒的影响,着重说明了二人在政治改革观点上的一致性和人生道路上的共同点以及产生其共同点最的深层原因。文章揭示出苏门人士的结合固然与其政治观点上的一致性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的乃是基于文学事业上的密切关系。文章的研完对系统研完“苏学”学术史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将文章收藏到好诶关 键 词:苏轼 张耒 黄州 政治改革 文学事业 处世态度 人格风范 文章出处:《黄冈师专学报》-1996年16卷1期 -50-55页栏目信息:苏轼研究 分 类 号:K244 相关文章: 主题相关
  • 2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10-21 11:34
从苏轼黄州之贬后词风及内容之变入手, 结合当时的政局,分析他的变与不变之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