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羵羊指的是什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30 00:51
  • 提问者网友:爱唱彩虹
  • 2021-04-29 03:22
羵羊指的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迟山
  • 2021-04-29 04:26

羵羊”的出处



  孔子辨“羵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很多古代典籍都有记载。



  《国语·鲁语下》:“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对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这是古代典籍关于“羵羊”的最早记载。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乾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问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坟羊。’”司马迁将此事定于鲁定公五年,即公元前505年。



  《孔子家语·辨物》:“季桓子穿井,获如玉缶,其中有羊焉。使使问孔子曰:‘吾穿井于费,而于井中得一狗,何也?’孔子曰:‘丘之所闻者,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蝄蜽,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羵羊也。’” 孔安国将此事定于费地,即今山东费县(注)。



  此事又见《说苑·辨物》、《淮南子·汜论训》等。 “羵羊”是什么? 孔子给出的权威解释是“土之怪”。翻译成白话,就是“土中的精怪”。虽然“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但是面对井下怪物这一活生生的事实,他也只好硬着头皮用“怪”来解释了。



  三国魏人张揖《广雅·释天》说:“土神谓之羵羊。”他把“羵羊”说成是“土神”,此说只不过是“土之怪”的翻版。



  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说:“雨土之精,尚生羵羊。”他把“羵羊”说成“土之精”,并信手加了一个“雨”字。



  古人对“羵羊”的认识,始终没有超出“精怪”、“神怪”、“妖怪”等迷信之说的范畴。 即使现代人,也是浅尝辄止,对“羵羊”的认识至今仍然停留在“土之怪”这一水平上,没有人做进一步的探究。 然而,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精怪”。孔子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而把“羵羊”解释为“土之怪”,情有可原;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仍然用“土之怪”来解释,就说不过去了。 “羵羊”到底是什么?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4-29 05:55

羵羊 

古代传说谓土中所生的精怪。《国语·鲁语下》:“ 季桓子 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 曰:‘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对曰:‘以 丘 之所闻,羊也。 丘闻之:土之怪,曰羵羊。’”

“羵羊”是什么?孔子给出的权威解释是“土之怪”,就是“土中的精怪”。虽然“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但是面对井下怪物这一活生生的事实,他也只好硬着头皮用“怪”来解释了。

    透过有限的文字记载,我们还是能够推想出“羵羊”的一些外观特征来:     1、它是活体。既然孔子称它是“怪”,应该是一个蠕动的活体。

    2、形如胎肉。三国吴人唐固《国语注》:“羵羊,雌雄未成者也。”所谓“雌雄未成”,是说它好像未足月的胎儿,尚未成形。《国语》和《史记》一会儿说是狗,一会儿又说是羊,也是因为它虽然具备动物的雏形,但是形态未真,狗羊难辨。     3、体量不大。既然能够装在土罐里,体量应该不会太大。以狗或羊来推论,重量约为几公斤。     如此看来,这个神秘的不速之客,分明就是一块鲜活的“地下怪肉”。 近年来,各地也陆续发现了很多“地下怪肉”,并称之为“太岁”:     1986年,甘肃永登县3个农民在起土打坯时,从10米深的地下挖出一个肉乎乎、滑溜溜、上白下黄的“怪肉”。     1992年,陕西周至县农民杜战盟在渭河打捞上来一块“怪肉”,外表黑色,切开为白肉,重达20公斤,一个星期之后长到35公斤。     2002年,吉林桦甸县农民韩增禄在山上发现一个“肉坨”,重达49公斤,保存于纸箱中半年有余,依然鲜活如初。     综合上述古今例证来看,这些“地下怪肉”的共同特点是:1、生长在地下;2、多为活体;3、外观似肉;4、颜色不一,以白色居多。     这些特点,与“羵羊”的外观特征基本吻合。 令人吃惊的是,古人对于“地下怪肉”已经有了初步的较为科学的认识。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有意将“视肉”的排序放在了动物之后、植物之前,十分耐人寻味。     晋代郭璞是一位知识广博的学者,他认为“聚肉”与一种叫马勃的菌类“颇相仿佛”。马勃,又称“脱皮马勃”,属灰包科,幼时内外纯白色,内部肉质,稍带粘性,子实体入药。     明代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肉芝,状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他直接把“肉芝”列入“菜部”,与木耳、香蕈、土菌等并列,指称其“乃生物也”,并详细说明了它的药用价值。     这些认识,已经远远超越了“太岁”等迷信之说,接近于科学解释。     为了破解“地下怪肉”之谜,科学家对它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确认它是一种菌类,叫做“粘菌复合体”。它是由几十亿年前的一种原始的鞭毛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这种生物叫做原生质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原生质生物生活在水中能够游动,它既可以像动物一样通过吞噬其他的生物生活,也可以像植物一样通过光合作用生活。这个“粘菌复合体”,它的细胞结构和原始的鞭毛细胞的结构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这种细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进化谱系图》分析,它的位置应在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也就是说,它处于生命演化的一个岔道口上,向左就会发展到植物界,向右就会发展到动物界,原地不动就变成了像蘑菇、灵芝一样的真菌类。由于非常少见,一直是生命演化研究的一个盲点。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粘菌复合体”含有将近50%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十分有帮助。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