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质之子威,字伯武。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2 21:54
- 提问者网友:王者佥
- 2021-03-22 03:41
胡质之子威,字伯武。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①,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注释:①爨,音cu4n,烧火煮饭。(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群居终日,言不及义(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毕,复随旅进道。译: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译: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译: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译: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①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③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④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⑤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⑥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砺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以“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回答,认为自己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3-22 04:37
答案:1.C;2.A;3.B;4.A;5.C;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轮獄道
- 2021-03-22 05:01
就是这个解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