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礼乐制度】西周的礼乐制度是什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09:22
  • 提问者网友:人生佛魔见
  • 2021-02-25 00:57
【礼乐制度】西周的礼乐制度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2-25 02:28
【答案】 《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在奴隶社会的周代,国家大事有两件:一是要祭祀祖先,二是要带兵打仗.
  周武王死后,周公摄行王政.为了巩固其统治,他依照周国原有的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维护奴隶制统治的制度.其中有一种制度叫作“礼乐制度”.“礼乐制度”,也就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这是一种颇为完备的典章制度.乐有“房中”、“雅”、“颂”之分,舞有“大武”、“勺”、“象”之别.礼、乐、刑、政四术是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重要手段.其中礼、乐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设立的一种等级制度,而刑、政则是对下民的.礼可以区分贵贱等级,乐可以使“人”互相敬和.礼、乐的结合不仅能维护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更能有效地统治人民.所以,“礼”是“乐”的内容,“乐”是“礼”的表现.作为音乐制度,它包括乐县、舞列、用乐等都有其森严的规定.因此,在祭祀、宴享、朝贺等场合的礼节仪式中,都规定了与之相配合的各种音乐.如祀天神“奏黄钟、歌大吕、舞《大夏》”;祭地示“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举行大飨时“两君相见,楫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楫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升歌清庙,下管象武,夏龠序兴……客出以雍彻振羽”(《礼记》).诸侯宴使臣时,可用小雅《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左传•襄公四年》).关于乐队、舞队的编制,《周礼•大司乐》中载有:“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的规定,可见其等级的森严.这些规定,一方面体现于祭祀、宴享等日常的雅乐活动之中,另一方面贯彻在由大司乐进行的国子教育中.由此可见,西周的礼乐制度就是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可以说是对音乐社会作用的重视.但由于这种制度规定的太死,使这种奴隶主阶级视为理想的“雅乐”趋于呆板、僵化.
  在制定礼乐制度的同时,周代还豢养了一支庞大的音乐、舞蹈队伍,人员达1400余人,由“大司乐”(《礼记》称“乐正”)来统领这些乐官、乐工.
  为了适应这样庞大礼乐机构的需要,周代设有培养人才的机构——“国子监”.在“国子监”中学习的称之为“国子”,由大司乐直接掌握教学活动.《周礼》把这些教学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乐德”、“乐语”、“乐舞”,这里包含道德品质、言语进退和一些重要的乐舞教学.“国子”大多是王、公等贵族的子弟,《礼记》内则说,国子从十三岁便要入学,“学乐、诵诗、舞《勺》.成童(十五)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
  西周通过礼乐制度来维持和加强社会等级秩序,在学校教育内容中同样体现了这点.“六艺”之中书、数是基础知识,射、御是生产、生活技艺,礼、乐才是教育的核心.
  西周的教育特点是“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官府掌握了教育权,也掌握了官吏选拔权,不仅加强了政治统治,也加强了思想统治.
  礼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虽不能绝对化,但在周代的确是对立的.礼乐,原为“礼”,从示,从豊,象用祭器豆中食物,祭祀神祖之形,这是礼的初义,后来成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的工具.礼的内容广泛,除了有关政刑的各种制度外,重要体现为五礼:即吉、凶、军、宾、嘉,也就是有祭祀、丧葬、军旅、朝庭盟会和婚冠喜庆等各种典礼仪式.周人是很讲究礼与仪区别的.礼,内容复杂,总起来说是人们行动的准则;仪,则各种礼节的仪式.礼是仪的内容,仪是礼的形式,后来演为仅存其形式.实行礼制时,必须有乐舞相配合,乐舞随不同的礼,而演出不同的与礼相合的乐.周公制礼作乐,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文明,反映了西周极盛时期的时代特点.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2-25 04:06
谢谢解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