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求一篇有关阜新发展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有关什么的发展都可以.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11:08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01-28 02:17
与这方面有关的文章也可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芗
  • 2021-01-28 02:45
2008年的朝霞无疑是明亮、和煦的。
  对于阜新而言,伴随着2008年的朝霞喷薄而出的,还有阜新人民昂扬向上的激情、自我突破的胆识、勇往直前的魄力。
  而这激情、胆识、魄力迸发的原动力是始于今年年初“突破阜新”战略的实施。
  2001——2007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阜新经济转型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8年,阜新经济转型进入新阶段,“突破阜新”战略的实施对阜新是极大挑战的同时,更给阜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突破阜新”战略的实施,使阜新历史地站在一个更新、更高的起点上。阜新这座城市在思考、在实践,阜新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超乎寻常的闯劲、干劲、拼劲书写着这座城市更加辉煌、灿烂的今天和未来。
  “突破阜新”,阜新的目光更高远
  经济转型给阜新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观念的创新、法制的健全、社会的和谐以及阜新人民内在的自信、阜新对外形象的提升,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经济转型6年的成功探索为阜新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6年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发图强,开拓进取,推动转型振兴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市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70.5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93.6亿元,年均增长16.1%。
  接续替代产业框架基本形成。“三大产业基地”和“六个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和电力工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1.6%和12.5%。
  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了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展了矸石山治理和海州露天矿地质灾害治理。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道路交通更加畅通。完成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435.5万亩,全市森林覆被率达到32.1%。
  就业压力得到缓解。累计实现稳定就业22.3万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437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净增3027.5元。
  以去年12月19日召开的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为标志:阜新转型振兴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从2008年开始,阜新将进入转型振兴的第二阶段。
  如果说,阜新转型振兴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搭建起接续替代产业的框架,为实现转型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的话,经济转型第二阶段是阜新转型振兴的关键阶段,阜新面临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
  为此,市委提出,到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00亿元,年均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3亿元,年均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年均增长1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
  这样的目标和增长速度,在2007年看来,是市委在经济转型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确定的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但“突破阜新”战略实施之初,阜新市委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要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必须实现自我超越,树立更高的发展追求,确立更高的目标定位。
  在今年3月14日召开的全市实施“突破阜新”战略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姚志平审时度势地指出:“如果没有大发展、大跨越,没有超过别人两倍三倍的速度,阜新很难改变目前这种局面。”
  就是从那一天起,阜新确定了未来5年“突破阜新”的“三二一”奋斗目标:“三”是实现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努力建设更加适宜投资兴业的环境,建设更加适宜人居的环境;“一”是形成一批大项目和具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850亿元和40亿元,年均增长都在3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70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000元和10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8%和19%以上,超过全国小康标准水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