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访从文故居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1 06:32
  • 提问者网友:了了无期
  • 2021-04-10 14:3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0分)

访从文故居

吴丽嫦

星星的眼里有了光,黄昏像个慈祥老人依傍着我这个远道来到湘西的异客。我理解黄昏的性格是平静清淡的,也理解星光中智慧的疑惑和内蕴的忧伤。这时,我意识到有个更加慈祥的老人已经不会再回到这个地方来了。于是我看到街树也载着黄昏,像绕城而去的沱江河上的那种翘头翘尾的小船,尽管在平静的水面击起过湘西风情的水花,如今沿途笼罩着沉重的影子。

我是中午从吉首到凤凰的,进了古气森然的南华门,就急着去拜谒从文故居,我的心在肃穆的感情中跳动,像坐在酉水的小船上。老人家生前,我无缘拜见,死后去看看先生的家。不过,我估计旧居不过是旧居,因为从文先生有过名气却从来不曾荣耀过,生前如此,身后如果连个旧居也让人纪念,未必是合乎他的意愿。但旧居毕竟落在他家乡的本土上,也是不会湮没的。

很快走到一个广场,正犹豫着,举视之下,是个文化馆,好像冥冥中从文先生在指引我这个异乡来客。他的笔墨是那般亲切,现在我感到他的灵魂更亲切!不过我在附近走了几个来回,不见有从文旧居的任何指示性标志。不必等了,我意会到从文旧居不会在热闹宽敞的地带,一定在那些青石板小巷子里,可是在哪条巷子里呢?每条巷子都是那么窄,且又是那么幽深,我踌躇了。

看沿街有许多高高缠着头巾,身穿花边衣裤的苗族姑娘摆着地瓜摊,地瓜白白嫩嫩,苗女笑容盈盈,这些正是沈先生的同胞。先生曾为她们先辈多厄的生活付出过温爱的悲悯的笔墨,我想她们一定会知道自己的作家。我趁机一一打听,她们遗憾地向我摇头。

但这叫我这个陌生客怎办?我荡到一座桥头,好风景呀,这是少年从文游水戏水过的沱江河边,黄昏中的沱江河,却异常欢快地传来捣衣声,好似依旧的乡音又似乎平添的新谣。在从文小说散文中早已见识过的吊脚楼,果然和几度梦见过的模样一样,它的迷人,和从文先生描写的迷人,同样令我沉醉。吊脚楼是古老神秘得猜不透的,还会有第二个人再来那样深情地写它吗?也许不会无人再来写它,但难以和从文先生的笔一样了。历史就是这样,是不可能重复而顶多能相似。历史可贵的悲哀永远要子孙来负担,大概这些街树和我想的一样,才这般地把它的幽思染成团团的疑虑和乡愁,投满了凤凰城的街道。

我不能让无谓的焦急来煞我的心头的风景,便在一家裁缝铺前站定。哦!好美的苗族服饰!看上去年轻的凤凰妹崽是我的汉族同胞,手上拿着一本什么书,我便高兴起来,向闹中取静、孜孜阅卷的她敬意地叩问。她很有礼貌,连声说抱歉。

我突感人地生疏起来,便走下桥头石级,迎面走来一位背背篓的老翁,好像从深深的青石板巷口突然走出的,特别是天刚下过雨,老人古风犹存,穿着古老的钉鞋,这使我深信,他是青石板小巷里生活的人物。沈从文这样写到过石板巷:“落雨就得穿钉鞋,……夜半有人从街巷里过身,钉鞋的声音实在好听。”我不能多想,天色不早了,真有些急,不先行礼就先问:“请教沈从文故居在哪里?”老人尚耳聪目明,却也说不上来。

凤凰是小城,中外闻名的大作家为何轰动不了这座小城?

我不得不想起小朋友了,记得先生的母校是文昌阁小学。到了南门外的南华山麓,这座学校隐在郁郁复葱葱的自然境界里,已到放学的时候了,我抓住了最后离校的几个小朋友中的一个女孩,她却知道,很高兴地要为我带路。这太使我欣慰了。这只小凤凰领我飞到了原来我到过的广场文化馆前面。广场很有几分情意,向从文旧居所在的石板小巷敞开了胸怀。

传说凤凰是不死的,死了还会复生。从文先生还活在小学生的心里。那不是么?只要登上文昌阁小学整齐的石阶,再穿过葱蓊青翠的林荫,沈从文捐稿费修建起来的藏书楼不就是凤雏栖息的梧桐吗?

多么不容易啊,我终于看到了“沈从文旧居”。我想,再下去便是凤凰复活的时候了!

(有删改)

【注】作者系浦江女作家,本文写于沈从文逝世二周年之际。

1.请指出第一自然段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3分)

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我的心在肃穆的感情中跳动,像坐在酉水的小船上。

(2)这只小凤凰领我飞到了原来我到过的广场文化馆前面。

3.从文中看,“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4分)

4.文章4-7自然段作者写到苗女、汉族妹崽、老翁,有何用意?(4分)

5.作者说 “凤凰是小城,中外闻名的大作家为何轰动不了这座小城?”引发你哪几个方面的思考?(5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4-10 15:49
【答案】

1.(1)通过对星星和黄昏景色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先生的崇敬。 (2)奠定全文疑惑和忧伤感情基调。(3)为下文访故居的遭遇埋下伏笔。

2.(1)①用比喻手法写出作者走进从文故居心情的不平静。②表明作者对先生的无比敬仰。

(2)①运用比拟(拟物)手法,把小姑娘比作小凤凰,写出她的可爱和善良。②表达作者对先生的精神或事业定会后继有人的欣慰。③反映了作者的意外惊喜之情。

3.(4分)情感历程:激动--失落--反思--欣喜(急迫--失望--困惑--欣慰)

4.①交代寻找过程,展现湘西风情 ②揭示不同人物(从文同胞,爱书的汉族妹仔,笔下人物原型)普遍对从文先生不了解的现状 ③为下文作者的失望困惑反思作铺垫

5.①表明作者的悲愤之情,有为先生鸣不平之意。②从文先生的遭遇体现了文学的悲哀。③说明现代人精神的麻木,只重物质不重精神。④说明从文先生为人低调,崇尚淡泊。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涉及到环境描写的相关知识,环境描写,一般就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如放在文章第一段,还有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的作用。文章第一段描写到了星星、黄昏景色,从 “平静清淡的,也理解星光中智慧的疑惑和内蕴的忧伤”“ 笼罩着沉重的影子”的景物描写中,可以体会到意境的深沉,忧伤,这种基调,烘托了作者对沈从文先生的崇敬,也为下文访故居的遭遇埋下伏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句子的赏析,要从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来表述。(1)从句子的“像”以及对我的心的、小船,可以判定出,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比喻的表达作用就是生动形象;而句子中的词语“肃穆”一词表现了作者对先生的敬仰。把内容和表达技巧融合在一起,就可以这样来组织答案: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作者走进从文故居心情的不平静,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无比敬仰之情。(2)从句子的上下文可以知道,作者把小姑娘比作小凤凰,这是运用了比拟(拟物)手法,小姑娘的善良、可爱很形象的表现出来。进而让人联想到小姑娘和先生拥有的精神相同。对于一直心情沉重的作者来说,是一件意外之喜。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我”的情感经历也算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在分析此题时,要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从文章开始进入沈从文的家乡开始概括作者的情感经历。文章第二段,“我是中午从吉首到凤凰的,进了古气森然的南华门,就急着去拜谒从文故居,我的心在肃穆的感情中跳动,像坐在酉水的小船上。”“急着”“跳动”表明了作者激动的心情;从文章第四、五段中“遗憾”“生疏”可以看出作者的失落;“凤凰是小城,中外闻名的大作家为何轰动不了这座小城?表明了作者的反思;文章第七段小姑娘的引路,让作者感到了意外的惊喜。”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从作者写苗女、汉族妹崽、老翁的语句中,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他们对对从文先生不了解。所以,这是作者分别从不同的人物角度来反映普遍对从文先生不了解的现状,结合下文作者的失落及反思,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写他们的还有一个用意:为下文做铺垫。同时在找寻先生的过程中,也能展现先生故乡的风貌。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5.

试题分析:此题可以从作者的情感角度、文学现状的角度、现代人的精神状态角度和沈从文先生的性格角度来分析。如情感角度,要体现出作者的失落、悲愤;文学现状角度,要体现出文学发展的被人冷落现状;现代人只重物质,不重视精神的麻木以及先生的低调性格。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4-10 16:23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