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五十年代底塵埃怎么样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2 11:13
  • 提问者网友:抽煙菂渘情少年
  • 2021-12-02 08:08
五十年代底塵埃怎么样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12-02 09:43
那些影响我的人和书(一) 读史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两人,黄仁宇和唐德刚,前者的名气在内地要大一些。这两人的著作基本改变了我学历史的方法,说的严重一些就是价值观。我们的正统历史教科书是以斗争和年代为纲,历史的叙述简单粗糙,线索不清,以至于每一个完成所谓系统教育的人只是记得一些以后注定要遗忘的年代和模糊不清的在“重大战役”之外,其他居然是一篇空白。现在各种历史小说如此火爆的原因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无知所以渴望,就像一个营养极度不良的人前半生只是靠吃野菜度日,现在突然出现种类众多的丰富食物,自然是拦不住的,当然是吃是么都香,无论是“这些事”还是“那些事”,只要“事事的”就好。 现今的历史流行书,我看分为以下几类,一个是把历史口语化,就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重复一遍,再加自己若干感慨,有些类似说书的。还有就是把“当下”加进去(千万别联想啊),借古喻今,讲人生,讲哲理,讲职场,端的是精彩,听的人人恍然大悟,每天都是新发现。 在“当下”的“这些事”和“那些事”兴起之前,我就已经中了几个人的毒,认为把历史当故事讲的至今无人超越高阳,把历史细节还原的至今无人超越唐德刚和黄仁宇,但相比之下,我还觉得唐德刚更亲切一些。黄仁宇军旅出身,做学问认真扎实,但事事带着感慨,对经典崇敬,凡事要有来龙去脉。看唐德刚的书,就觉的此人个性明显,神气活现,经典信手拈来,古文功底极深。 黄仁宇的书基本内地都已出版,以《万历十五年》为代表,遗憾的是唐德刚的书内地出版很少,最有代表的《晚清七十年》和《新中国三十年》都未曾出版,所以在老唐其他被删节出版的《袁氏当国》和其他一些散文当中所引的词汇让很多人有些一头雾水的感觉。 读唐德刚的书是一个记忆和概念被纠错的过程,对于一个有着固定概念的人来说显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评论当中对唐的非议也不少,尤其是唐对“封建社会”一词的解释,并对唐创造的“历史三峡”的概念也颇多微词。 读唐德刚的作品就跟上他的课一样,在主线之外夹杂着大量的之外的信息,看似不着边际,实际上是意义深远,去过唐家里的人发现几乎他每一本藏书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备注,夹杂了大量的纸条和评注,试问现今有几个教授能够做到。备课时间是上课时间的十倍,常常在课堂上讲到悲愤之处,当场就放声大哭。 唐德刚是经历过两个世纪的人,也是胡适的弟子,唐本人阅历极深,在大革命时代颠沛流离的过程中不仅亲历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刻意的去收集奇闻异事。他的口述历史系类极为好看,比起刻板的人物传记来不知要生动多少倍。 最近出的《五十年代的尘埃》(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是唐德刚在五十年代的一些回忆录,其实是分两大块内容的,而且互相不搭界,有五篇是些自己年轻时候在美国的生活杂记,主要记载了一些有意思的人,有一篇是游记,写到前苏联的事,相当幽默。还有一篇是独立的文章,《梅兰芳传稿》,好的妙不可言,强烈建议陈凯歌导演阅读。 如今,在历史学有变为“显学”的趋势下,预计唐德刚全集的面世时间也就不远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