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阅读米勒郑小琼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01:00
  • 提问者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
  • 2021-01-03 04:57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阅读米勒 郑小琼 我收到这些画作时,心中竟充满如此多的感伤,有关一些宏大的词语不断地涌了上来,我感觉我铺开的不再是画作,而是广阔的原野,那是我的川东平原,亲人们全都站在这画作之中了。这便是米勒吗? 我不断地倾心于他画中的忧郁。心就像一张巨大的原野,生命总会在原野上或多或少留下一些感受。在苍茫的辽阔的大地上,我只是一个倾听者,倾听着米勒不急不缓、有些伤感的诉说。田野是一片无穷的诱惑,它不断地吸引着我。我想此刻我应该如同那位老妇人一样弯下腰来,拾起每一株遗失在大地上的麦穗。她多么像我年迈的祖母啊,我多想走近她,去握住她那双充满了沧桑的手,去为她分担一些来自生活的贫困而产生的忧郁。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时我常常会跟在祖母的背后去收获后的田野上拾麦穗,祖辈父辈对每一粒粮食都是那样的充满了敬畏之情,那种敬畏是如今没有感受饥饿滋味的人无法理解的。每当祖母看到被人不小心踩到泥里的麦穗条时,她总会一边小心翼翼的从泥里抽出那些麦穗,一边说着“作孽啊!作孽啊!”她会顿然神伤,然后会对年幼的我说起在她生命经历过的荒年来。 此刻,正在读画的观众,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原野上低着头颅,拾着艺术的麦穗。 我第一次知道米勒是从上世纪那个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开始,是那个疯疯癫癫留着两撇向上翘起的胡子的西班牙画家让我认识米勒的。达利是如此说的,他小时候在教会学校读书,教室的门上挂着米勒的《晚钟》,每次看到那幅画,他说他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感伤,那个低头默祷的农妇犹如现代圣母,那个脱了帽子规规矩矩垂掩沉重的头的农夫像一个被压抑的灵魂,米勒笔下那淡淡的哀愁气氛,就像他在回忆童年,使他难以忘怀。 当我不断打量着米勒的《拾穗者》,不由得想起一个诗人的诗句来:“拾穗者弯下腰来/整个天空弯下腰来/要是天空再旧一些/如同农妇身上的衣服/天空就是又一个拾麦穗的农妇”一直以来,我对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艺术家们都怀着深深的敬意,这种敬意是来自于他们作品的本身,在他们作品之中,我看到人类一种来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对世俗的关心与属于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对现实生活的敏感与怜悯之心。 有一次,我独自置身于小房子里,关上窗帘,不断翻阅着那本印刷品上的米勒画集。他画中的人物是那样的平凡而温柔敦厚,朴实而安分守己。我想起了我乡下的父老乡亲,他们两者之间是如此相像,有时你会以为画中的人就是他们,或者他们是画中的人走进了现实中。黄昏之时,身心疲惫了,当你坐在那里,你突然目睹这画中的一个个疲惫的农妇或者是佝偻的老人,你不能不被人类自身命运的不同而大为感伤。我一直倾心于米勒画中的那种迟暮气息,一种枯涩的黄,袅袅穿过乡村的原野,生命在沉重的现实中长出了善良的翅膀,在悲天悯人的哀愁中,我们终于感受到了现实。阅读他的作品时,我一直企图让金黄色的余晖变成一双天使的翅膀,会把那一种不幸与悲伤带走。他的画如同我童年记忆中老了的辘轳一样,让我不断地回味着,在回忆之中学会了深刻与旷达。 我愿在这样的黄昏遍布的房间里,在宁静中铺开米勒,然后让自己沉浸在落日的温暖与哀愁中。 (2006.12.22《河北日报》) 作者在文章中不止一次提到“原野”,请简要阐释“原野”的含义? 作者由米勒《拾穗者》联想到祖母的“作孽啊,作孽”的情态和语言,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阅读全文,请回答问题 ⑴“在原野上低着头颅,拾着艺术的麦穗”,有何作用,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 ⑵“在宁静中铺开米勒,然后让自己沉浸在落日的温暖与哀愁中”,含义是什么,有何作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01-03 05:39
【小题1】“原野”的含义:一是它是指作者川东平原,二是指米勒画面中的乡村的原野;三是指作者苍茫而忧郁的心境,浩淼深沉。 【小题2】①作者写祖母是因为《拾穗者》中老迈农妇像自己祖母;②是为了表达祖母对粮食的敬畏之情;③为了表达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对苦难的同情与悲天悯人的情怀。 【小题3】⑴此句在文中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由眼前所想到回忆往昔;表达了作者对米勒的景仰之情,表面上是指米勒《拾穗者》,而实际则指作者自己,作者不仅从米勒画里汲取了思想力量,而且还是滋养了自己的艺术。 ⑵说明了作者再次在宁静中阅读米勒,而且沉浸在对米勒的怀念之中,沉浸在对米勒画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及悲天悯人的气息中;同时,此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再次回应了开头升华了主题。 解析: 【小题1】本题实际上是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为C。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词,如“作孽啊,作孽”,只有将这句话“还原”到祖母生活的环境中,才会理解作者写祖母的缘由了。 【小题2】本题命题意图就是借助或通过“重要句子”,来达成对写作主旨及文章形象的读解。此类问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结合具体语境,二是应深切体味“重要句子”的特点,在本题中就要体察祖母的动作和语言等细节的功用。这样,才能切合题旨。 【小题3】本题命题意图是借助“重要文句”及“题目”的作用,通过“拟人”与“双关”等手法达到解读文章形象与主旨的作用。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掌握散文中常见的拟人及引用等修辞格,二是要将修辞作用与作者情感及作家的观点态度,体味作家的浓郁的人文色彩,三是善于发掘含蓄语句,并能够阐释与发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蓝房子
  • 2021-01-03 06:17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