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文豪西塞罗说:“哲学!人生的导师,至善的良友,罪恶的劲敌,假使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 提问者网友:饥饿走向夜
- 2021-06-05 13:06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06-05 13:59
◎傅佩荣
“没有哲学,人生是盲目的;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我在台湾大学教一门通识课程,课名就是“哲学与人生”,二十余年来,选课的学生超过万人,校园网站评价为最优。我也因此在台大三度获得教学优良奖,教育部颁给教学特优奖,以及民生报评选为校园热门教授。
“哲学”的原意是爱好智慧,谁不希望亲近智慧?但是在作任何决定之前,首先要澄清概念,不然难免混淆主观意愿与客观情势,或者自以为是而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智能”异于信息与知识,它是对人生经验作全面的反省,以求得到完整而根本理解,进而建立一套价值观,可以指引现实生活,评估文化生态。
正是因为如此,哲学家的见解往往显示高度的统合性,常用“一言以蔽之”来说明人生的复杂问题。譬如,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老子说:“功成身退,天之道。”对于人性与天道这么广泛的题材,哲学家却要言不烦,一语中的。我们若要充分理解他们的意思,恐怕要花上大半辈子的时间。西方哲学家不也是类似吗?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海德格说:“人是走向死亡的存有者。”这一类的格言可谓层出不穷,常能发人深省。
那么,像“哲学与人生”这样的一门课,应该如何规划内容呢?在大致介绍“哲学”的学科特色之后,首先要谈“思想方法”。我选择四个重点:逻辑是研究运思的规则,语言分析是强调表达的效应,现象学提供了分辨事物本质所需要的策略,诠释学则教我们阅读的具体方法。哲学“从经验出发,但不可止于经验”,它还须深入到经验背后,找出“先验条件”,亦即先于经验并做为经验之基础者。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什么条件或因素”使这些事得以发生。不去思索先验条件,则人生难免于原地打转或重蹈覆辙。
接着,再由西方传统来说明此理,我选择的题材依序是“人性的真相”、“神话与悲剧”、“苏格拉底”、“存在主义”、“荒谬之超越”。为何先谈西方?因为它有清晰的概念、明确的线索,发展的规律,以及它对今日世界仍有主导的力量。不先了解西方,又如何可能适切认识自己?台湾的哲学界大都是“以西方为主,以中国为辅”,并且中西双方的想法不太交往流通。为此,我的课程设计特别安排了三节,主题是:“中国哲学的特质”、“儒家的风格”、“道家的智慧”。正是因为加了这一部份,许多学生可以在对照比较的观点下,知己知彼,建立不卑不亢的心态。
对中西两大传统都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我再集中焦点于四个问题:“艺术与审美”、“宗教与永恒”、“教育与自我”,以及“文化的视野”。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些与我们的心灵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在深度、广度与高度上,自然有其特色。哲学的角度不是别的,就是尽量留意“整体而根本”的要求;而人生最大的忧虑,不正是困陷于此时此地的琐碎事物中,以致疏忽或遗忘了整体而根本的生命蓝图吗?试问:谁不需要艺术?谁不向往宗教?谁不关心教育?谁不希望文化的陶冶可以充实生活的内涵,提升生命的层次?方东美先生喜欢引述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一句话,就是:“哲学!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如果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
容我再说一次,哲学是爱好智慧,因此它要求开放心胸,接受一切经验,再作合理省思,总要推敲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人生的奥秘也许就在这样的求知态度与实践热忱中,不断呈现出来。当学生问我“人生有何意义”时,我的回答是:“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询问‘人生有何意义’!”我的回答不是取巧或回避,而是真诚与务实的。
《哲学与人生》出版成书之后,在台湾与大陆都受到不少读者的欢迎,因为爱智是人的天性。在此推荐给爱智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