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江淮伏旱强弱的原因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10:04
  • 提问者网友:沦陷
  • 2021-03-09 06:23
江淮伏旱强弱的原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3-09 08:02
问题一:江淮地区伏旱成因?? 求好解析 好就采纳 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下沉气流,高压少雨问题二:关于伏旱的形成原因等 随着气温的升高,陆地气压降低,太平洋上的副热带订气压(夏威夷高压)逐渐西移,正常年份在7月中旬-8月中旬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控制下,下沉气流十分强盛,长江中下游地区难以形成降水,7、8月又多晴朗天气,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盛夏伏旱。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盛夏伏旱形成的天气系统是: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或反气旋。
陆地气温的升高,气压降低,7月中旬-8月中旬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逐渐西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我国雨带已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就是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逐渐西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中心和大部分在太平洋上,西部延伸的高压脊只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控制整个大陆问题三:伏旱 春旱的成因 1、春旱主要形成于春季的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的春旱更为严重,原因是春季降水少,但气温回升快而且多大风,蒸发量比较大,而且河流径流量也比较小,再加上此时农业用水量较大,因此春旱严重 2、伏旱主要出现夏季7-8月的南方地区,由于雨带此时已经移动到华北和东北等地区,南方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副热带高压影响),天气潮湿但就是不下雨,所以降水量在此时期比较少,另外夏季气温较高,增加了当地的蒸发量,造成南方的伏旱天气。
麻烦采纳,谢谢!问题四:江淮地区降水时间分布 比如什么时候梅雨,伏旱等,求具体月份 后出现多雨的夏季干旱。主要发生在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在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领域的。
雨季开始时间的高纬度时间。 MOD台左右5月中旬到6月中旬,梅花。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MOD,在七月初梅。但具体的周围的差异。
夏末约在阳历7月中旬到八月初。问题五:江淮地区进入伏旱时湄公河流域的气候是什么 易发生什么灾害 该地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厘米。
日照
该地区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小时;鄂西南最少,为1100-1400小时。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
气温
该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
降水
该地区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全省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是梅雨期。问题六:介绍一下江淮流域伏旱 正常年份7,8月长江下游也是炎热多雨.但如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往年强大就会西伸至大陆上控制我国长江中下游.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干燥少雨同时由于其势力强大还会推动锋面提前北上使得南方异常干旱,这就是长江下游的伏旱
希望采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