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越高空气越稀薄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6 15:55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12-26 00:53
为什么越高空气越稀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12-26 01:09
问题一:为什么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 你可以联想到苹果会上掉到地上一样的原理,空气虽然小,但是它还是有微小的质量,还有地球的万有引力吸引着,距离地球的核心越远,离心率就会越大,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问题二:为什么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空气密度和气压有关,气压越高空气密度越大,海拔高处的气压没有海拔低处的气压高,因为海拔低处的空气层要比高处的厚,所以气压就高一些,而密度也就大.问题三:关于气压 1。空气是气态的,气态的物质的分子的间隔是很大的,在压强大的地方,气体被压缩,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压力的作用下就小,分子密集;在压强小的地方,气体不被压缩,分子就分散。
在地球的下面,上层的空气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对下面的空气产生压力,将它们压缩,使它们的分子分布密集,所以浓密;而上层的空气受到更上层的空气的压力很少,所以分子之间间隔大,分子分布稀疏
2.因为气压低,空气稀薄。海拔高的地区的大气保温较差,导致热量大量散失
海拔高的地方,云层少,晚上对地面的逆辐射作用弱,温度低
由于海拔高,白天吸收地面辐射少,因为,随海拔的升高温度越低,
大气的温度主要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白天,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就少,温度低;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温度低。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在对流层内,海拔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度。
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并不是直接来源于太阳的热量,而是来源于大地上空的空气,大地吸收了太阳的热量,向周围的空气中散发,因此,空气是自下而上逐渐变暖的。所以,山越高,得到大气中的热量越少,自然温度就越低;另外,山越高,空气愈稀薄,保存的热量也越少。因此, 我们登上离太阳较近的高山时,感觉到不是太热, 而是太冷
3.大气的温度是地球表面给的,所以地球表面的冷热不均就使大气的温度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冷热差异,空气的冷热可以使它热胀上升冷缩下沉。空气的这种垂直方向上的上升和下沉就会使的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值的差异,也就是低压区和高压区。如某地温度高,就使该地近地面空气热胀上升,从而出现近地面空气流失形成低压区,高空空气增多形成高压区;如某地温度低,就会使该地空气冷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区,高空形成低压区。
但是---大气压强是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产生的,所以大气压强是水平面上最大,然后随高度的垂直上升而大气压强值下降的。所以,你如果判断垂直方向上的各点气压大小的话,就该遵循大气压强垂直变化的规律:越近地面越大,越远离地面越小。所以近地面的低压区气压值要大于它垂直方向上的高空的高压区的气压值问题四:气温影响空气的疏密程度,气温越高,空气越稀薄.那为什么山顶上是气温越低空气越稀薄呢?这不是 气温影响空气的疏密程度,气温越高,空气越稀薄.那为什么山顶上是气温越低空气越稀薄呢?这不是矛盾了吗?1、同层大气环境下——气温越高,空气越稀薄(分子间距增大);2、垂直分布上越远离地面空气越稀薄(大气组分减少)。3、这是两回事,一点也不矛盾。问题五:为什么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 为什么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 回目录
??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找的东西,但它是一种物质,是由许多气体分子所组成的,它也受到地心引力。由于空气是可以压缩的气体,上层的空气压在下层的上面,下层空气的密度就被压得变大了;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受到更上层的空气压缩的力量越小,所以密度也是越向上越小。而密度的大小,就是指空气浓密或稀薄的竟一种叫法,所以说离地面越高,空气就越稀薄。
??根据研究,如果地面上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有2550亿亿个分子的话,在离地面5千米高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就只有1530亿亿个分子;在地面以上50千米高的地方,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只有2.4亿亿个分子了;在离地面100千米的地方,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分子少到18万亿个;在离地面1000千米的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等分子只有10万个左右,其空气密度大约只及地面的260万亿分之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12-26 02:05
谢谢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