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唐诗有哪些风派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9 16:03
  • 提问者网友:雨不眠的下
  • 2021-04-09 03:29
唐诗有哪些风派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04-09 05:07
十六、七言诗:全篇由七字或七字句为主构成。源于古代民谣,先秦时,除《诗经》、《楚辞》已有七言句外,荀子《成相篇》亦为模仿民谣而成以七言为主之七言体韵文。西汉成帝时之《上郡歌》已是一首完整之七言歌谣。至东汉,七言、杂言民谣更多。据现存史料,第一首完整七言诗当推东汉张衡《四愁诗》,其所作《思玄赋》末之系辞亦为完整的七言。魏曹丕《燕歌行》则更为完整,更富艺术特性。鲍照于此贡献尤巨(见“歌行体部分”)。清施补华在《山见佣说诗》中称“然开合变化,波澜壮阔,必至盛唐而后大昌”。李白、杜甫、岑参、韩愈与白居易等人,均对此体之成熟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七言诗分为七古、七律与七绝三类。其作不胜枚举。
十七、一头两脚体:指一篇诗分为三段,首段领起,是为“头”。下二段申言之,而句数相同,是为“两脚”。如杜甫《兵车行》即属此体。仇兆鳌《杜甫详注》卷二:“此章是一头二脚体,下面两扇各有起结,各换四韵,各十四句,条理秩然,而善于曲折变化,故从来读者不觉耳”。又如杜甫《梦李白二首》,二诗均可依梦前、梦中、梦后分段,各为四、六、六句,亦属此体。
十八、一至七言诗(宝塔诗):指一首诗从一言起至七言止。又因其每句字数依次递增,形成宝塔,故又名“宝塔诗”。如唐张南史《雪》:“雪。雪。花片,玉屑。结阴风,凝暮节。高岭虚晶,平原广阔。初从云外飘,还向空中噎。千门万户皆静,兽炭皮裘自热。此时双舞洛阳人,谁悟郢中歌断绝。”。后字数有延至九字,宋以来更延至十字。
在下诗作《矢》
矢,矢。
离弦,疾驰。
渐而缓,凭余势。
蚁惊穷远,地谑咫尺。
得意穿风劲,落辔厌尘迟。
过花影树稍纵,一梦觉来即逝。
只矢行踪君更晓,明灭人生共谁知。
十九、三五七言诗:指一篇中三、五、七言依次排序,各两句,共六句。此一诗体起于李白,有诗“秋风清,秋风清。落叶聚还散,寒鸭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后刘长卿、冠准、赵秉文等人有作,然终因体近小词,非诗中正体,故作者甚少。
二十、三韵律:每首6句,隔句押韵,共有3个韵,故名。分五言、七言二种,属律诗之一种。
二十一、小律诗:
白居易《江上吟元白绝句》有“大江浑处月明时,一夜吟君小律诗”之句,可见所指即今体
绝句。惟因其由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构成为近体诗中体制最小者,故名。
二十二、五言诗:
全篇由五字句构成,起于汉代民谣。从现存史料看,最早文人五言诗当首推东汉班固《咏史
》,唯属初起,质木无文。东汉末年出现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标志文人五言诗创作完全
成熟。魏晋以后,历六朝而至唐,更有长足发展,乃至成为古代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五言
诗分为五古、五律、五绝三种。其作不胜枚举。
二十三、长调、短调:
指七言诗与五言诗。
二十四、六言诗:
全篇由六字句组成。相传始于西汉谷永或认为东方朔已有六言,不传。今所见之六言诗以汉
末孔融所作为最早。
二十五、四言诗:
全篇由每句四字组成或以四字为主。为古代诗歌中最早之诗体。初见于上古歌谣及《周易》
韵语。而集中保存在我国最早之诗歌总集《诗经》中。西汉民谣多为五言,文士作四言诗则
较多,其中以韦孟《讽谏诗》最为著称。然因文繁意少,变化不多,故东汉以后,为五言所
迅速替代。虽有曹氏、嵇康、陶潜等不断作创,但终是大势已去。
二十六、竹枝词:
唐代乐府曲名,亦称竹、竹枝子。本为巴渝一带民歌。崔令钦《教坊记.曲名》中已载有“
竹枝子”,则在唐玄宗时已采入朝坊。中唐诗人顾祝亦有《竹枝词》之作,刘禹锡、白居易
均有作。其后作者甚多,大都用以描写人情风土、富有民歌色彩。唐代时《竹枝词》歌词......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