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文学城市”争议中被忽视的多数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03:20
  • 提问者网友:佞臣
  • 2021-01-23 21: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学城市”争议中被忽视的多数詹丹①不久前,有关深圳在“全国文学城市”排名中“名列第四”的一则报道,引起了网民和媒体热议,许多人质疑提供排名结果的盛大旗下7家网站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更对“怎么才算文学城市”的基本标准,发表不同看法。在不少人看来,排名在前的“文学城市”,起码应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这回南京、杭州居然排名在城市发展历史才30年的深圳之后,实在不可思议;而且这30年间,深圳并没有产生过一两个大作家,产生过在全国深具影响的文学大作,凭什么就成了“全国第四”?②我无意否认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无意否认大作家和大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但我坚持认为,一座城市没有大作家,不等于没有文学影响力。深圳是全国最庞大的打工者集聚地之一,从中涌现出来的文学爱好者和参与文学写作者蔚为大观、闻名全国,其民间写作者人数堪称全国之最。他们的作品除了发表于报刊、网络,还有1000余家内部刊物为之提供阵地,各种文学社团和文学读书会活动也相当活跃。③深圳作为一座城市,历史短暂,但这并不等于城市的主体——市民缺乏文化积累。当打工者从四面八方来到深圳这座崭新城市,他们承载的内地传统文化与多元地域文化与新环境相激,形成了历史与当下、城市与乡村、内地与沿海等多重张力。他们经历其间、遭遇其间,切身感受所引起的思想感情波澜,形诸于文字、建构成形象,创作出数量惊人又别具一格的打工文学、网络文学。其中的大部分作品,结构不够精致、文字不够精美,但是有来自生活的近乎笨重的质感,有源自生活的并非矫揉造作的悲喜交加。这是在书斋里关门造车,或者去基层草草体验一下生活就动笔的某些职业作家无法呈现的。一些职业作家炫技的所谓先锋作品,虽然很美,但与时代、与大众、与生活相当隔膜,是动漫里的纸花、灯影下的泡沫,缺乏鲜活人生的真切感受。④令人遗憾的是,有些网友和媒体似乎总愿意把他们对文学的敬意献给个人而不是群体,献给如烟的往事而不是鲜活的生活,心中留恋不去个人偶像崇拜和文化精英意识,因此评说起“文学城市”,标准不免单一,视野不免狭窄。他们似乎只愿意看到一个孤独的文学天才在城市中突然跳将出来,然后把这个天才的名字与一座城市联系起来;而对城市里站稳在地面劳作的芸芸众生,对民众涌现出的文学热情,对构成一个城市文学影响力的多数人的文学活动,视而不见,甚至藐视。即便城市中真有文学天才,也会在贫瘠土壤中迅速凋零;而市民文学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也会多少受些负面影响。(选自2010年9月17日《文汇报》,有删改)1.许多人质疑深圳成了“全国第四”文学城市的理由有哪些?“文学城市”争议中“被忽视的多数”指的是什么?(6分)2.文章第③段将“所谓先锋作品”比作“动漫里的纸花、灯影下的泡沫”,其目的何在?(6分)3.请阐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内涵。(6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1-23 22:45
【答案】1.(1)理由:缺少深厚的文化积淀(1分),历史短暂(1分),没有大作家(1分),文学成就的影响弱(1分)。(2)指代内容:城市里热爱文学的多数人(1分);多数人的文学活动(1分)。2.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地指出了这些作品与时代、大众、生活相当隔膜,缺乏鲜活人生的真切感受这一弊端(2分),与深圳大量“打工文学、网络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源自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分),进而揭示出“文学城市”的应有内涵:贴近大众,贴近生活(2分)。3.(1)一座城市没有大作家,不等于没有文学影响力。(3分)城市的文学影响力固然离不开大作家的支撑(1分),城市中大规模的文学爱好者群体、高密度的文学活动以及高数量的文学作品产出也有着重要的价值(2分)。(2)即便城市中真有文学天才,也会在贫瘠土壤中迅速凋零。(3分)部分网友和媒体固守个人偶像崇拜和文化精英意识,忽视大众的文学热情和文学活动(1分),最终将会使市民整体文学素养下降(1分),文学天才的成长就会失去适宜的环境而夭折(1分)。【解析】1.略2.略3.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1-24 00:20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