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有一次魏征直言进谏李世民,李世民勃然大怒,道“会须杀此田舍翁”,然后长孙皇后亲自劝他,才作罢。那次是因为什么魏征劝谏他?

答案:3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3 06:57
  • 提问者网友:鼻尖触碰
  • 2021-04-12 07:15
有一次魏征直言进谏李世民,李世民勃然大怒,道“会须杀此田舍翁”,然后长孙皇后亲自劝他,才作罢。那次是因为什么魏征劝谏他?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4-12 08:18

呵呵~史书只说了


上曰:“魏徵每廷辱我。”(魏徵常在朝堂上羞辱我。)


大概是老魏经常不给皇帝老子面子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4-12 09:55

为长乐公主出生,要赏赐的事

长乐公主将出降,上以公主皇后所生,特爱之,敕有司资送倍于永嘉长公主。魏征谏曰;“昔汉明帝欲封皇子,曰:‘我子岂得与先帝子比!’皆令半楚、淮阳。今资送公主,倍于长主,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上然其言,入告皇后。后叹曰:“妾亟闻陛下称重魏征,不知其故,今观其引礼义以抑人主之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承恩礼,每言必先候颜色,不敢轻犯威严;况以人臣之疏远,乃能抗言如是,陛下不可不从也。”因请遣中使赍钱四百缗、绢四百匹以赐征,且语之曰:“闻公正直,乃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勿转移也。”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 《旧唐书 魏征传》

  • 2楼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4-12 09:28
李世民与魏征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纳谏者与进谏者的杰出代表。但是在他们之间也有着进谏与拒谏的较量。

  贞观六年,有人告魏征偏袒亲戚,后来查明是诬告,李世民让人转告魏征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魏征对李世民说:我把整个人献给朝廷,见什么不妥的就得直言。希望陛下使我成为一个良臣,不要让我成为一个忠臣。所谓忠臣,就是自己受到诛灭,还使皇上得了一个恶名,于国于家都没有好处。

  贞观十四年,魏征向李世民上了一道相当长的奏章,重点是再一次强调君臣之间的意气相投,要协调得像汤里的盐与梅,团结得像金石一样坚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不是给臣子高官厚禄,而是以礼相待。“进人以礼,退人以礼”,而不是重用一个人就把他放在膝腿上,斥退一个人就把他扔进深渊里。《礼记》说:“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如果憎而不知其善,做好事的人肯定会感到恐惧,国家的大治就不可能,君臣要互相依傍,如同鱼水。如果国君能当尧、舜,臣子能做良臣,怎么会碰到小事就移志,见到小利就变心呢?如此等等,似乎是泛泛而论,老生常谈,但是,联系到李世民曾经气得私下说要杀掉乡巴佬魏征,联系到魏征等人不止一次提到李世民由惟恐别人不提意见逐渐发展到听得勉强,甚至对提意见的人勃然大怒,可以认为,魏征罗罗嗦嗦讲这番话不无原因。

  果然,贞观十七年正月魏征去世之后半年,魏征推荐过有宰相才能的杜正伦、侯君集出事,李世民开始怀疑魏征结党营私。再加上有人揭发魏征曾抄写自己进谏李世民的文稿给起居郎褚遂良,意思无非是让褚遂良记进《起居注》中,让人们知道李世民有什么毛病,出李世民的丑,李世民马上借题发挥,解除了决定将衡山公主下嫁魏征儿子的婚约,废除亲自为魏征撰写的墓碑。果然实现了严惩“乡巴佬”的宿愿。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