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藏人不吃鱼
答案:6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5 04:14
- 提问者网友:萌卜娃娃
- 2021-03-14 19:03
为什么西藏人不吃鱼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3-14 19:46
主要是水葬的关系
不过有的地方不是很严 有藏族吃的
有的地方就真的很严了 看到你抓鱼非弄死你
所以很多地方鱼多的不行了 成灾了 真怕出鱼妖
不过有的地方不是很严 有藏族吃的
有的地方就真的很严了 看到你抓鱼非弄死你
所以很多地方鱼多的不行了 成灾了 真怕出鱼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3-15 02:33
没有鱼
- 2楼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3-15 01:07
拜托,不是西藏人不吃鱼/而是藏族同胞不吃雨,理由如4楼的
- 3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3-14 23:48
西藏人是不吃鱼的。因为,湖对他们来说是神圣的
- 4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3-14 22:34
在藏族的一些地方是水葬,天葬.所以他们不吃鱼.
- 5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3-14 21:01
说到味觉,我觉得应该说说鱼。关于西藏鱼的传说沸沸扬扬,早在我进藏前就听说西藏人不吃鱼。
对于鱼,我有一种天然的崇拜之情。我想,就像人有灵魂、草原上有牛羊、地球上有森林一样,水里如果没有鱼怎么行呢?鱼是水的魂啊!所以,在四川省黄龙风景区,那一片五彩的碧水中,因为是钙华水和雪山水鱼不能成活,见不到一条鱼时,我的心中充满遗憾。
都说藏族人不吃鱼,而我们吃的是拉萨河的胡子鱼,它的学名应该叫裸鲤,嘴边有几根长长的胡须。鱼不长,最多有三四十厘米,无鳞,但味道极其鲜美,特别是它的鼻子最好吃。每每吃鱼,鱼头总是被抢劫一空。
日子久了,就听到很多关于鱼的传说。
有一次,八廓街的洛桑班典说,谁说藏族人不吃鱼,我在大昭寺学佛的时候,寺里负责人是我师傅,他的学问很高,对我要求也严格。每年春天,他都让我去市场上买鱼,回来把鱼搅成泥,拌上辣椒,特别好吃。他说,我们藏族人有一句谚语:“春天的鱼国王都吃不到,秋天的鱼乞丐都不吃”。因为春天的鱼营养价值最高,最干净。
慢慢地,我对藏族人的饮食习惯有了一定了解。过去藏胞不吃菜,说那是吃草;不吃虾,说是吃“虫子”。藏族人普遍爱吃牦牛肉和绵羊肉。但他们不吃奇蹄类牲畜和带爪的肉食动物。至于为什么不吃鱼,据说有这样一种观点:鱼是一种自生自灭的物种,人们不需要为养育它们付出任何代价,至少不必为喂养它们去劳作,也就是说,这不是佛赏赐给人的食品。如果无端捕杀、食用鱼类,无异于涂炭生灵。而牛羊则不同,人们在驯化和饲养过程中要付出很多辛劳,说明它是佛赐给人类的物种,可以役使和食用。还有人说灵魂是不灭和轮回的,如果你吃了鱼,死后就会变成鱼,而鱼要变成人来吃你。也有人说,鱼是龙或者水神的化身,敬还来不及呐。
然而,我们发现西藏吃鱼的历史非常悠久。最少有1400多年历史了。据藏族史籍《贤者喜宴》记载:吐蕃第二十九代赞普的妻子,因没有吃到家乡的鱼而失去原有姿色,变得丑陋不堪。后来,奴婢们抓来鱼用酥油煮熟,供她慢慢享用,她容光焕发,重现昔日美丽容颜。当时西藏很多地方不吃鱼,称之为“青蛙”,而王妃来自林芝朗县一带,说明那里是吃鱼的。在松赞干布的传记中,还有这样的歌词:“我等所得一份饮食/是鱼和麦子/吃起来是吃不完的/吃吧,又不想吃它。……鱼,的确是一条大鱼啊/见到大鱼就抓吧/把鱼挂上铁钩子/能挂就把它挂上吧。”这说明,吐蕃的鼎盛时期,在雅鲁藏布江地区已盛行吃鱼,鱼和青稞一样成为主要食物。后来因为佛教传入,吃鱼之风才渐渐减弱。
在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有个村子叫俊巴,是个鱼村。他们祖祖辈辈以打鱼为生,仅吃鱼的方法就有近20种。据老百姓说,解放前,虽然他们打鱼,但吃不到鱼,贵族和领主说不许打鱼,但晚上又偷偷来买鱼。他们最知道鱼好吃。从现实情况看,越是文明程度高和开化的地方,像城市、沿江河的地区,吃鱼的藏胞越多,2002年5月,拉萨市渔政部门第一次发出通知,要求在每年5到7月在拉萨河禁渔,制止无节制乱捕现象发生。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看到了天津电视台拍摄的一个专题片,说的是拉萨市郊区的农民丹增的三个儿子,以打鱼为生。他们划着牛皮船,在拉萨河上用白色的尼龙网捕鱼,到拉萨市场上批发给鱼贩子,每斤活鱼卖一到两块钱。野外露宿,他们吃的是自己做的鱼,吃法很奇特:把鱼的内脏挖掉,再用藏刀把鱼皮剥去,剩下的鱼肉剁成肉酱,在平底锅里加上辣椒粉熬成粥状,然后放进糌粑捏成的小“碗”里吃;也有人干脆就把鱼粥挖一勺放在手心舔着吃。这种吃法在拉萨很有代表性,很多小孩把凉粉和臭豆腐等食品都是放在手心舔着吃。漂到下游后,他们要背着100斤重的牛皮船再到上游,漂流下来。如果运气好,他们会搭乘汽车到上游。这种捕鱼活动一般在春季进行。
拉萨也有垂钓爱好者,比如金志国。他还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西藏文学》上,题目就叫《在拉萨垂钓》,据他说,除了西藏的原生鱼类,来自内地的草鱼、鲤鱼和鲫鱼也开始大量繁殖。许多藏族老人买来用于放生,适应的鱼类因此生存下来。垂钓者钓的大都是这类鱼,既环保又休闲。
我为什么不能成为一条游在拉萨河里的鱼!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