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出阁后...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3 03:37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02-22 22:10
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出阁后,监门校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大理少卿戴胄驳曰:“校尉不觉,无忌误带刀入内,同为误耳。失臣子之于尊极,不得称误,准律云:‘供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拒法,罚铜未为得理。”太宗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耶?”更令定议。德彝执议如初,太宗将从其议,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太宗乃免校尉之死。 是时,朝廷大开选举,或有诈伪阶资者,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太宗曰:“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 (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1.下列加粗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罪当死 当:当作 B.准律云 准:依据 C.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 议:建议 D.臣不敢亏职法。 亏:破坏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句(  ) A.是时,朝廷大开选举 B.太宗令其自首 C.不首,罪至于死 D.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 3.对下列加粗词的意义、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4.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部体现戴胄依法办案精神的一组是(  ) ①校尉不觉,无忌误带刀入内,同为误耳 ②若当拒法,罚铜未为得理 ③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 ④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 ⑤既付所司,臣不敢于法 ⑥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5.下面是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戴胄两次驳奏的记叙,表现了戴胄依法办案的精神,歌颂了他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B.本文通过戴胄两次驳奏的记叙,赞扬了他依法办案的精神和他的人君也不能以言代法的思想。 C.本文通过记叙唐太宗两次采纳戴胄意见之事,表现了唐太宗的从善如流和宽宏大度。 D.本文通过记叙唐太宗两次采纳戴胄意见之事,表现了唐太宗对戴胄的高度信任,歌颂了唐太宗接受批评,屈己重法的美德。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冷風如刀
  • 2019-06-09 10:32
1.A  2.B  3.D  4.D  5.B 1.A 点拨:“当”应为“判罪”。 2.B  点拨:A项“选举”为选择举荐人才,C项,“至于”,到。D项“所以”,“……的目的” 3.D  点拨:①介词“由于”,②副词“才”,③介词“用”,④介词“因为”。 4.D  点拨:①是对案情的分析,④解释“固请”的原因,⑥对“法”的作用的解释。这三句都与依法办案无关。 5.B  点拨:A意思不全,C、D弄错了文章的重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19-09-20 08:07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