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Ⅰ:某研究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蝗虫为二倍体的生物,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较少(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由性染色数决定性别(雄X0,雌XX)。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跳蝻)→成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精巢中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无变异)和 形成的精子中有 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 条染色体。
(2)蝗虫为农、牧业害虫。要防止蝗灾的发生,关键是控制其幼虫——跳蝻的密度,那么调查跳蝻的密度常用 法。采用 的方法既能有效的防止蝗灾的发生,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Ⅱ:该研究小组对某池塘中生物的食性及整个生长季节流经各部分的能量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一和表二。
表一 表二(能量单位:KJ)
泥鳅
水蚤
太阳能
光合
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
水蚤
乌鱼
1010
1%
10%
106
8X105
小球藻乌鱼消化道中的食物残屑
+
-
-
河蚌消化道中的食物残屑
-
-
+
泥鳅消化道中的食物残屑
-
+
+
水蚤消化道中的食物残屑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依据表一完善下图的食物网,依据食物网和表二计算河蚌从池塘中获取的能量为 kJ
(9分)Ⅰ:某研究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蝗虫为二倍体的生物,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较少(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由性染色数决定性别(雄X0,雌XX)。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16:07
- 提问者网友:喧嚣尘世
- 2021-01-31 09:03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1-31 09:59
(答案→) 解析:Ⅰ(1)蝗虫的精子的形成需要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变形形成精子,精子中有1个染色体组,根据题意可知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1或12 条染色体(雌性不同)。(2)跳蝻活动范围不广,所以调查跳蝻的密度常用样方法。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既能有效的防止蝗灾的发生,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Ⅱ根据表一每种生物化道中的食物残屑的种类可判断出食物网。依据食物网和表二计算乌鱼8X105 和水蚤106,可算出泥鳅为8X106-105=7.9 X106,又因为小球藻为1010X1%=108,所以河蚌从池塘中获取的能量为108X10%-7.9 X106-106= 1.1X106kJ。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佘樂
- 2021-01-31 11:03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