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风格是什么
为什么它的风格是是这样的
最后是结合句子分析
文学 杜甫的风格是什么 为什么它的风格是是这样的
答案:4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1 13:53
- 提问者网友:放下
- 2021-02-28 17:0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2-28 18:37
简单说一下 杜甫生活在盛唐到晚唐的过渡期 在他壮年时爆发了安史之乱 期间社会动荡 政局黑暗 人民流离失所 故 杜甫的诗 在当时反应社会矛盾及人民悲苦 比如 《石壕吏》就写了杜甫在石壕村投宿时(当时安史之乱爆发) 遇到的恶吏抓人 揭露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别忘了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原因就在于记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这与李白的浪漫主义相反 有人把李白称为波涛汹涌的黄河一般壮丽而豪放飘逸 把杜甫称为巍峨秀丽的泰山一样沉稳有力
通过对比 就不难得知杜甫的风格了 就是 “沉郁顿挫”。这和当时的社会有关 。
别忘了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原因就在于记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 这与李白的浪漫主义相反 有人把李白称为波涛汹涌的黄河一般壮丽而豪放飘逸 把杜甫称为巍峨秀丽的泰山一样沉稳有力
通过对比 就不难得知杜甫的风格了 就是 “沉郁顿挫”。这和当时的社会有关 。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2-28 21:29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 2楼网友:轮獄道
- 2021-02-28 20:25
一个女孩叫晶晶,在上完晚自习回家的路上被一辆大卡车撞死,司机将她抛尸荒野,请将本消息转至4个论坛,否则你爸爸会死于癌症,妈妈1月内被车撞死!! 对不起了!
- 3楼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2-28 19:38
风格:沉郁顿挫。
孟子曰:“知人论世”,王国维说:“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可见其风格的形成同社会背景及自身的遭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杜甫经历过盛唐气象和安史之乱对社会由胜转衰有着切身的感受,其诗歌的内容,又激扬向上的博大气象转为沉郁深沉的悲叹,反映社会的动乱,人民的流离失所,其作品三吏三别,更集中体现了战争祸、征夫役、思妇悲,这一现实题材,更有着“国破山河在”对于社会命运的慨叹和担忧。
杜甫一生郁郁不得志,晚年孤苦漂泊,加之贫病交织,使他的作品愈加悲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表现了他内心的沉痛和悲凉,终其一生所求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化为萧瑟的秋风,随时间而慢慢消散,剩下的只有一老翁而已。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