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8分)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23:05
  • 提问者网友:暮烟疏雨之际
  • 2021-01-24 02:37
(8分)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掘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 。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  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  作用,这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  实现的,农药对害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  向更易产生抗药性的方向演化。
(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  。
(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  隔离。
(5)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分别都有这种甲虫种群,经检测发现它们的基因型共有5种,这反应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1-24 03:00
(答案→) 解析:(1)从A点到B点,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种群中有少数个体对杀虫剂具有抗性。(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是因为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遗传,在生存斗争中,通过选择,一代代的积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了,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基因频率。(3)在C点时,害虫种群数量快速下降,农民可能有更换了杀虫剂的种类。(4)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后代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5)生活在不同植物地里的甲虫种群,基因型有多种,反应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1-24 04:04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